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有着明显的不足与漏洞。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所以民营企业也应加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与节奏,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企业内部控制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规范,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有待加强,而且很多是家族性公司,其管理方式更加不规范,所以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发挥不出有效性。从而导致很多企业竞争力下降,面临各种财务困难,甚至是解散破产,因此,当前应当更加重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不断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1.内部控制的环境较差
   企业内部控制能否真正落实与其环境紧密相关。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范围很广,例如职工教育培训和绩效评价等人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规范合理,决定了企业能否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体系封闭不灵活,激励制度不完善或未能严格落实,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人力制度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约束力明显不足。
  2.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并不大,风险相对集中,且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的认识不高。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不健全的企业制度和缓慢的生产技术更新的环境下,管理素质较低,风险应对能力也不高。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机制,而是以管理层主观的经验去应对风险,缺乏科学规范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员工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意识淡化,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沟通闭塞
   信息沟通是否顺畅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里所有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员工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应发挥的作用,使责权更加清晰。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工作时,要及时将发现的内部控制风险向上层领导沟通汇报,企业领导层也要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民企领导层并未对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产生足够的重视,或者沟通闭塞,员工发现问题也无渠道反映,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也发挥不出来,所以在内部控制中即使发现了违规问题也无法得以上报并解决。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1.治理结构不合理
   一些民营企业治理层结构混乱,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分配不清。而且许多民营企业还有“一股独大”的现象,使股东大会掌握在少数股东甚至一个大股东手中,这也就使股东大会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造成中小股东权益受损。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往往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许多民营企业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所以也未能有效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有的作用。首先在聘任方面,民营企业往往由大股东选择独立董事,选择的独立董事也都是大股东的自己人,有着共同的经营意图或者唯大股东马首是瞻。这些独立董事本来就与公司实际大股东有很深的私交,或者是存在著关联关系,这就必然损害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监事会在很多民营企业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例如信息不对称,很多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以及财务的信息完全掌握在董事会和管理层手中,监事会没有独立的渠道获取这些信息,只能依靠管理层提供的经营数据与财务信息,以此来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监督。而且,民营企业监事会工作活动所需的经费以及监事会成员的薪酬多由经营管理者提供,也难免对独立性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很多民营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建立的收入分配制度不能很好的兼顾公平与效率,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薪酬和大股东股利所得往往远高于普通员工的薪酬,且又未对高层管理者有一定的制约限制措施,导致企业收入差距过大,企业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2.缺乏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优秀的企业通常能展现出良好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很多企业没有形成符合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缺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也是由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属于小型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员工数量较少,且员工素质的提升不足,没能形成注重效率,强调协调配合的企业价值观。
   好的企业必然是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能够创新的,但我国的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很多民营企业,从上到下,说到创新都只是去模仿其他企业已有的产品或成果,衍生出很多山寨的理念与产品,不符合自身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也是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在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上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总的来说,还是缺乏一种创新的意识。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可以区分与其他企业的产品和独特的风格,难以将企业文化转变为品牌效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3.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开始,一直贯穿于战略的实施与评估的全过程,也就是将风险管理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步。但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主观性过强,管理层的意志就能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在制定一系列决策之前,没有通过风险管理系统的检验,来对风险进行分析与确定相应的应对防范措施,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很多民营企业之所以从辉煌突然走向衰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并未建立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不到位,管理层一个未经过科学合理分析的决策,或者一个重大的风险问题没及时防范应对,就直接导致企业的衰败。这种缺乏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的企业,没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思维,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
  三、对策与建议
  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首先要看其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民营企业首先要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明晰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权力和责任,也可以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来规范企业的经营决策。民营企业还可以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独特的品牌意识,并在意识层面上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完善风险评估系统,树立风险意识
   民营企业应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培养或聘用专业人员来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应对。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树立风险意识的引导,以及强化从事风险评估的员工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且,在制度层面上就要严格防范管理层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重大风险所做出的决策。
  3.保障沟通渠道的通畅
   为了让内部控制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在企业内部进行反馈,应当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关的生产信息、资产信息,以及财务信息都要及时反映,并保障所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时,要保障企业员工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使得相关的建议和意见能迅速向管理层反映,管理层也应当拓宽沟通渠道,采纳基础员工的合理建议与意见。
  参考文献:
  [1]张乐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7,(12):72-73.
  [2]柳建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7,(04):282+284.
  [3]何明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J].财会学习,2016,(08):225+227.
  作者简介:程冠杰(1993- ),男,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352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