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第令毋斩”怎么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选录的《陈涉世家》一文,其中“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句的注释有误,一是不能随意增词,二是“藉第令”是同义复词,不必分开解释。因为同义复词产生误注误译现象较多,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藉第令;注释;误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选录了《陈涉世家》一文,其中有“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句。课本对其做如下注释:“藉第令毋斩: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在有些版本中,“藉第令”也作“借第令”或“借弟令”)
先看注释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仅能”二字从何而来,原文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语,这有悖古文翻譯“信”的原则,其实将其删掉更符合原文意思,也简洁明了。二是把“藉”“第”“令”三字分开解释也不妥当,不仅繁琐,也容易使人产生疑问:既然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还要三字重复使用呢?
“藉”“第”“令”单用,确实都能表示“即使、假若”的意思。如:
例1:藉曰未知,亦既抱子。(《诗经·大雅·抑》)
——即使说他不懂事,他也已经抱了儿子。
例2: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史记·张丞相传》)
——你假若前去,我现在派人去把你召回来。
例3: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终老于家中,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
课文中显然不是单用,也就是说“藉第令”应该属于三音节合成词连用。我们不妨再看两个例子:
例4:“藉第令得志,其画策何可胜穷。”(明·汪道昆《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
——假使他实现了志向,他的谋划策略怎么能用尽呢!
例5:“藉第令计不出是奈何?”(明·刘元卿《应谐录·学偷》)
——假使当时想不出办法,该怎么办?
从上面两个语例中不难看出,“藉第令”并非三个词,而是一个词。其实,在文言虚词工具书中也大都收有“藉第令”词条,如《古代汉语虚词词条》(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此来看,课文中“藉第令”的注释三字不必分开,直接理解成“即使、假如”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藉”“第”“令”也有双用的情形,也是“即使、假如”的意思。如:
例6: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咫尺地哉!(清·崔述《冉氏烹狗记》)
——假使有仇敌强盗夜晚去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是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
例7:藉令有人焉,始不悟而今也悟,则自今日无一物不可少者。(明·唐顺之《答王江南提学使》)
——假使有人开始不悟而现在悟,那么从现在起没有一物不可少的。
例8:今大王与吴西乡,第令事成,两王分争,患乃始结。(《史记·吴王濞列传》)
——现在大王您和吴王举兵西进,假如事情成功了,胶西与吴两国又会相争,祸患就开始构成。
例9:第令受酒肉之赐,制以动静。(《宋书·孝武文穆王皇后传》)
——即使受酒肉的赏赐,一举一动仍受控制。
“藉第令”三字作为三音节合成词连用,不必分开解释的语言现象叫同义连用,也叫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复用,并列构成复合词语。也就是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单位各有自己的词义系统,只是因为在某一义项上相同,便舍弃了其它义项,组合成了同义复词。这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词汇现象。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把这种同义连用的语言现象称为“复语”“连言”“字重”“重言”等。
二字复用的同义复词不再赘述,重点看三字及三字以上复用的同义复词的语例。如:
例10:齐国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三言,臣请烹。”(《战国策·齐策一》)
——有个请求接见的齐国人,说:“请允许我说三句话罢了,超过三句话,我请您把我煮了。”
“而”“已”“矣”是语气副词,都是“罢了”“算了”的意思,三个同义词复用构成同义复词,译为“罢了”“算了”。
例11: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再说奴婢妻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
“臧”“获”“婢”都是“奴婢”的意思,三个同义词复用构成同义复词,译为“奴婢”。
例12: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尚书·周书·无逸》)
——从前在殷王中宗时,居敬,用天命衡量自己,很小心的管理民众,不敢有所怠慢和安乐。
“严”“恭”“寅”“畏”都是“敬”的意思,四个同义词复用构成同义复词,译为“居敬”。
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古人训诂,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指。”言外之意就是同义复词如果分开来解,就会适得其反。再加上字、词的古义在后来往往消失或发生了演变,如果稍不注意也会将这类同义复词曲解,产生误注误译现象,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简介:齐殿贵(1970—),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