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雅娟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使命和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仍要以提高效率为主,必须从营造课堂气氛,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和差异化教学三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兴趣化教学 教学策略
很多语文课堂效率较低,学生负担较重,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堪忧。部分学生不具备语文学科素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水平整体偏低,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是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究其原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根据目前课堂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一、营造愉悦氛围,把握课堂节奏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就要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不紧不慢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都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语文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问题,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第一堂课时往往直奔主题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缓冲的时间,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全部在灌输文学知识,传授语文理论,但是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看并不理想。教师在日常授课之前要给学生留出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要盲目追赶教学进度或者急于求成,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尚未成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正式上课之前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上节课的知识回顾,还可以采用听写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回答或者答卷进行适当的评价与总结之后再正式上课也不迟。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课堂丰富多彩
在当今大数据信息流的时代,网络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学校早就在使用多媒体教学,部分学校甚至完成了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全面覆盖。部分教师仍然墨守成规,采用传统的已经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学生能力提升较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掌握新进教学手段,不能被时代所抛弃。另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在制作PPT时可以大量采用动漫素材,让课件变得活泼有趣,朴素呆板的设计无法抓住学生的目光,只有用学生熟悉的动漫人物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当然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动漫人物素材只是点缀,课件的主体内容还是授课中要讲解传授的语文知识,切不可喧宾夺主。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不定时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语文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一种期待和紧迫感,另外教师要时刻关注网络教学平台的提问板块内容,部分学生性格腼腆不善于与教师沟通交流,但是学生会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畅所欲言,真正实现师生之间零距离。
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会消除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疲劳感,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那么的有趣,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会慢慢爱上语文,达到语文兴趣化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感觉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享受的旅行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任务。
三、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性格腼腆,有些学生爱好广泛。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进行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尽相同,如果教师要全方面了解每个学生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有些方面还容易遗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正面与侧面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其他同学对该学生的评价来做出合适的判断,并且制定相应的兴趣化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的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这样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较为便捷,另外组内成员联系紧密相互更为了解,教师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做出判断的正确率较高。在掌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更为具体精密的定向辅导。例如该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擅长语文阅读揣摩作者心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对其进行写作强化训练,督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且适当减少其阅读训练,这样学生在语文上可以全面均衡发展。
教师针对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再是一样的,而是具有差异性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促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 考 文 献
[1]于长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J].黑河教育,2018(12):35-36.
[2]崔艳波.浅议如何把握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9.
[3]华攸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J].江西教育,2017(3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