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但也非常重要。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提高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可以初读文章内容,同时也对文章中的语言有了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朗读是传统的语文课堂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朗读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现在有许多教师对朗读教育存在着认知误区,加上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使朗读教育陷入困局。[1]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认识不全面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之前都会让学生们朗读课文,但仅仅停留在把朗读当作一个硬性要求层面上,认为课文朗读只是课程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步骤,有时时间不够就会把朗读的时间缩减。这是由于教师对朗读教育缺少认识,使朗读教育的有效性得不到落实。
  2. 教学的方法单一枯燥
  教师在实施朗读教育时通常会单纯的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的教师只是在布置课后或者家庭作业时提出把课文熟读的要求,把朗读作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使朗读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2]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质量,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再对具体的朗读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详细的目标,选择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朗读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积极性;教师在朗读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态度,运用多种评价策略鼓励学生朗读,及时进行反馈。
  1.整体感知课文, 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学习课文时,对课文的初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初读,学生可以大概了解作者的大概思想和文章的整体结构,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朗读教育之前,首先教师要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去朗读,其次在朗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感情朗读,感受作者的中心思想,最后在朗读结束后,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准备进入学习阶段。[3]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在园子里干什么?祖父又在干什么呢?哪些事情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引導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朗读这篇课文,最好地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知课文里作者想表达的童年时光无忧无虑的情感,使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这样的模式不仅在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世界, 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师正确示范,传授朗读技巧
  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课堂中教师也经常会为学生朗读课文,此时就要求教师正确示范朗读的技巧,要求教师的字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帮助学生感受课文里的情感,也无形中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
  例如四年级语文课文《巨人的花园》中有一段:小孩回来了,树木非常高兴,立刻全身遍开花朵,手臂在孩子头上摇来摇去。鸟儿也上下飞舞,欢喜而婉转地开始唱歌。花儿也从绿草丛中露出脸颊,在那儿欢笑。这是一幅多么可爱的图画,只有花园最偏僻的角落,仍旧弥漫在冬天的萧瑟里。就在那花园最偏僻的角落,有一个小孩站在那儿,他人太小,爬不上树,在那儿转来转去,很悲伤地哭着。可怜的树,仍全身覆盖霜雪,北风依旧在头上怒吼。树儿尽量把枝条弯下,说:“爬上来呀,小朋友!”但那孩子太小了,始终攀爬不上去。这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和充满情感的情绪描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花园景色,体会到孩子们的快乐,也在这之中无形地传授朗读技巧。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朗读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不仅仅拘泥于课本,在课前做好准备,找到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是音乐等,通过多媒体的帮助,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看了这些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后,对课文更感兴趣,朗读的积极性就更高。
  例如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准备金鱼的绘画作品、金鱼游的视频片段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到这些时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会对课文内容非常的感兴趣,这时朗读质量就提高了。
  4.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实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时,教师通常会使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是一种普遍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合作学习,即是让若干个学生合作完成朗读,可以根据角色也可根据段落,进行安排。合作朗读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朗读的质量。
  例如, 在朗读二年级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因为文章中出现了很多角色,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中角色的语气。比如在这段话中: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小蝌蚪的问话中“在哪里”是一种急切的语气,所以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把握这个词语的语气。除此之外,教师在朗读前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朗读角色的感情更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朗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朗读教育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6.
  [2]张美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3]王香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2):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