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年级语文课堂朗读训练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功。老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技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通过朗读陶冶学生的情操,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培养;语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161-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受到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讲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使学生领会课文的情感。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朗读水平,对学生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语句的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读正确、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重读、不倒读、不唱读,学生由于容易按自己的语言习惯表达,就会影响朗读效果,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教会学生正确读课文。
  (二)朗读时注意停顿
  停顿就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要教会学生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让学生知道遇到逗号要停一下,遇到句号要换气,学会了停顿,读起课文来就会更加流畅了。
  (三)朗读时注意表达思想情感
  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朗读训练的难点,是朗读中最重要的。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蝌蚪天真可爱,由于找妈妈心切,读时语气要急切,鲤鱼语速要适中,乌龟的话要读得舒缓,小蝌蚪“游哇游”语速要慢,读出时间的漫长。青蛙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读时要面带微笑语气充满爱意,故事的结尾以叙述的口吻读,读得要慢一些,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有声有色地朗读才能体现对课文的理解。
  (四)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的读
  声音洪亮的读更富有感染力,容易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朗读
  兴趣。
  二、教师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还能通过表情、眼神等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如《金色的草地》中,教师以舒缓、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将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惊讶。教师范读时要抑扬顿挫,读出童真童趣,抒发出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课堂上老师抓住学生爱模仿,容易受到感染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自己想读一读的愿望,老师范读还会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
  三、多种形式朗读,以趣促读
  在学习课文时,要避免朗读的单一性,力求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可以尝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如优秀学生领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轻声读、小组竞赛读、配乐朗读等。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可用范读指导;要表达喜悦的感情可要求集体读;抒发悲伤的情绪,适合个别读;要读出气势之感最好齐声读;对话描写的段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读懂,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会失去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山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中听和朗读有13遍,学生的朗读兴趣一直很浓厚,老师引导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这一课是一首小诗,诗很短但很有情趣,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读了生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读的更棒。”“听了同学们读老师也想读。”“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吗?”“听某同学带来的朗读还有动画那?”“某同学读的声音很优美,谁还想和他比一比。”……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兴趣丝毫未减。在学生朗读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要针对每一位朗读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但不要吝啬表扬,评价语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如“你读得真好听!”“读得真棒!”“让人听得都醉了!”“你读出了小朋友的快
  乐。”等评价语言,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提出不足,学生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树立了自信,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
  四、指导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遍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
  每一遍读的目的和所要达到效果是什么,教师心里都应该是清晰的,这样指导学生的时候才可能既方向正确又有针对性。一般来说,初读课文时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课文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该掌握并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现的情境和感情。在学习完全篇课文后,朗读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体会并表现出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件培养学生倾听并模仿着朗读,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如《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多媒体课件,看着动画、倾听配着音乐的朗读,开始时音乐欢快,表达鸟儿和树相处时的快乐,慢慢的音乐变得越来越沉重,从音乐中感受到鸟儿的“疑惑”“不安”和“忧伤”。多媒体的恰当应用,有助于学生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体会鸟儿与树的深厚情谊,课件朗读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激发学生去想象,这样的渗透教育也是有效的。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教师精心的指导,学生的刻苦练习,才会让语文课堂充满声情并茂的琅琅书声。
  【作者简介】
  张秀新(1969~),女,汉族,西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小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