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教材背景下引导初中生深度朗读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动”起来,“活”起来,多方面激活多层次推动,促进学生深度朗读,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学生才能想学、乐学、会学,获得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深度朗读 以读激趣 以读怡情 以读养德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88-01
  一、以读激趣,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是提高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学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朗读中的诵读法是语文教学最传统、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入情入境的诵读就能很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诵读,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把所读材料的语言进行内化的最好途径。背诵是语言积累最有效的手段。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强调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初中语文中文言文的教学,对文言文如果读不顺畅,理解就更加费劲了,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特别突出。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以“读”为教学中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行浅显的尝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古诗词、文言文都是篇幅短小、朗朗上口、容易背诵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中学生“初读、读顺、细读、诵读、研读”。如:抓名句、看句式、读名言。先通过入情入境、营造氛围地朗读,可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再引导学生通过背诵文言文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在竞赛中提高中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兴趣更加浓厚、兴趣更加丰富、兴趣更加经久不衰,从而促进学习更加深化,有效提高深度朗读的教学实效。
  二、以读怡情,朗读中欣赏提升感情定位
  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也有一句“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本著作,每个人的看法和观点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语文教学是少不了朗读、领悟和想象等要素和环节的,可以说多朗读是必须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既需要通过更多方式的读来实现,更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新教材“部编本”七年级《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先范读课文,把握节奏和语感,提示学生在课本或笔记表上做出相应的标记或批注,接着引导学生轻声默读、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③你认为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哪些恰当的方法?④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随后教师采取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深入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同学们都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为什么如此优美呢?正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主要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写作手法和准确生动的语言對济南冬天的美进行了突出描述,从而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最后再次深化朗读,要读出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整篇文章的教学通过以“读”来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充满画意,饱含真情,使人回味无穷。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为教材所束缚,充分发挥学生朗读学习的潜在优势。
  三、以读养德,朗读中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所以新教材增加了经典诗文比重。为了让学生养成与书为伴、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教学中可加强经典文章的朗读。例如:选择以新教材中的经典课文《陋室铭》、《岳阳楼记》、《行路难》、《论语》等为主,课外阅读的初中六册《国学课本》为辅,让学生多朗读多领悟经典文中的道德情怀,可以潜移默化地达成陶冶道德修养的目标。还如学习新教材九上第一单元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乡愁》时,可让学生详细了解该诗作者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含义。朗读几遍后,让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分享朗读诗歌后的体会。最后让学生多次的朗读,在读中深切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度朗读,以读养德,在朗读中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文章不是无情物”,朗读中,“传统美德”、“是非观念”、“爱国情”、“亲情”、“友情”等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所以,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深入朗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体现“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精神,达到养德、养气、养精神的最终目的。
  总之,引导学生深度朗读,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进学生深度朗读,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李银芬《让深度学习走入语文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