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短跑运动员股后群肌损伤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短跑运动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在速度和爆发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速度和爆发力也是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提出的专业性要求。在短跑运动中,良好的运动素质的代表,就是运动员在这2项指標上的水平。对于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而言,短跑运动成绩的提升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运动中的伤病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探讨的股后群肌肉损伤,是对于初级水平的运动员来讲比较典型的一种运动损伤类型,掌握相应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  股后群肌肉损伤  康复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c)-0007-02
  1  短跑运动的项目特征分析
  短跑运动,是竞技体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对于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短跑时还需要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做好运动损伤的防护。从人体整体结构和肌肉群的专业角度来讲,这种短距离的速度性体育项目,在能量供应方面主要以三磷酸铵和磷酸肌酸为主,这2种能量,正是储存在人体的肌肉当中,为肌肉的收缩提供动力的。在短跑运动的状态下,运动员的上下肢需要协调运动,做好蹬摆衔接的动作。如果这一协调运动的过程没有进行良好把握,则短跑成绩会直接受到影响[1]。另外,人体躯干的稳定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整个短跑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的整体连贯性,以及对频率和步幅的控制。这些效果的达成,都需要对运动员的肌肉收缩性以及身体的神经调动能力进行把握。在高强度的训练状态下,运动员出现肌肉群的损伤,也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2  股后群肌肉损伤的原因分析
  在对短跑运动项目的特征介绍完毕后,需要继续对股后肌肉群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关于采取何种康复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下文从损伤原因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提出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从具体损伤原因的角度分析,可知肌力不平衡、肌肉离心收缩、疲劳是引发损伤的主要因素,以下为具体分析。
  2.1 肌力不平衡引发损伤
  在短跑运动训练中,下肢力量的训练是一项长期且基础的训练内容。具体的训练方法包括了深蹲训练、半蹲训练、弓箭步交换跳训练及屈膝训练。这几种类型的训练内容,都是为了针对性地加强运动员的腿部力量[2]。从肌肉锻炼的专业角度来说,运动的主要锻炼区域为腿前侧股四头肌以及臀部肌肉。在这个过程中,股四头肌的对抗肌,后侧肌群腘绳肌虽然在训练中的参与度不大,但同时也会带来肌力不平衡的现象。而且,短跑运动对于速度的要求,也意味着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力度都会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肌力不平衡的现象持续下去,就会引发肌肉损伤的问题。
  2.2 肌肉离心收缩引发损伤
  这种原因引发的损伤主要集中在退步前摆动作的过程中,在跑动中,前脚掌落地的同步肌肉运动状态为,股二头肌的收缩,且这种收缩状态是处在逐步拉长的状态下的。其中,拉长的阶段就是肌肉发生离心收缩的阶段[3]。这个阶段所产生而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加之短跑速度的要求,在运动中就很容易由于强度较高的训练以及运动员自身在伸展性和柔韧性上的不足导致损伤的出现。
  2.3 靠运动疲劳引发损伤
  疲劳是运动训练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疲劳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运动训练的持续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运动训练的强度过大。从常规的情况分析,可知训练疲劳是一种正常的训练后现象,疲劳引发的损伤,则是指当高强度的训练中途停止后,虽然运动状态结束了,但身体的肌肉状态并没有完全恢复。在这种状态下,突然停止运动会引发疲劳损伤的问题,另外,在高强度的训练负荷量要求下,如果训练人员采用过度统一的训练强度和训练程序,则会使得部分运动员出现身体状态与训练频率无法良好的相适应的问题,持续的高强度训练,就会由于使其身体过度疲劳而引发损伤的问题。对于专业运动训练来讲,训练工作是持续且具有周期性要求的,这就意味着可能产生的疲劳感也是具有周期性特征的,这也就是一种疲劳机制的形成。
  3  损伤后的修复处理办法
  当由于运动的因素造成肌肉损伤后,需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处理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流程来进行。
  首先,肌肉拉伤是在运动中瞬间出现的一种损伤形式,在训练中如果运动员出现了肌肉拉伤的问题,则需要教练对运动区域的损伤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如运动员出现了拉伤区域红肿的现象,教练需要第一时间让运动员停止训练,随后按照冰敷、抬高受伤侧肢体、进一步修养观察的步骤进行处理,如果运动员受伤程度严重,则建议立即去医院进行及时处理。其中,休息时间应当至少达到2~3周的持续长度。从肌肉组织的恢复流程角度分析,可知恢复阶段也包括3个具体流程;第一,炎症出现和发展阶段;第二,肌肉组织修复阶段;第三,肌肉组织再造阶段。
  其次,在具体的恢复流程中,炎症阶段是身体对于肌肉损伤所做出的最典型反应。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中,运动员的肌肉反应疼痛程度也比较高。在随后的肌肉组织修复阶段中,发挥修复作用的组织会逐步强韧起来,实现最终的修复完成过程。
  4  康复训练的具体策略分析   4.1 损伤后训练的总体概述
  在运动员的损伤恢复后,针对短跑运动的股后群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以便帮助运动员的肌肉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在进行训练时,主要训练模式是阻力训练,即通过阻力训练达到恢复运动员肌肉力量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训练过程需要在运动员的肌肉疼痛感消除后进行。在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上,包括了利用辅助训练工具造成阻力,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可用的辅助训练器材包括了橡皮带、健身球等。另外,训练的主要区域应当集中在髋关节区域。并且注意控制训练的幅度和频率。这主要因为在受伤后的康复训练中,如果采取过大的强度实施训练,则容易造成运动员肌肉的二次损伤。一旦损伤发生,则进一步的康复过程在难度上就会加大,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成本来进行全面康复。针对股后群肌的训练中,比较典型的训练方式是膝屈伸运动训练。在具体的训练中,教练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受损伤具体情况把握膝屈伸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可将伸屈动作进行分解训练,也可通过等长收缩的方式进行训练,以便保证运动员的神经肌肉功能的稳定性。
  4.2 损伤后训练的策略的详细执行方法
  首先,应用臀桥训练的方法达到康复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方法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运动员的股二头肌的肌肉力量。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仰卧在训练垫上,在初步训练时,要求运动员腰部保持紧贴地面的状态,并且大小腿处在折叠的状态下,双脚在不离开地面的基础上,将臀部、腰部按顺序抬起。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各个区域肌肉的发力顺序控制和力度的掌握,当躯体和大腿达到一条直线的状态时,则臀部和股二头肌呈现自然收紧的状态。短时间持续动作后,注意按照顺序恢复正常,恢复顺序为,运动员腰部应当保持先下落至训练垫,随后臀部落垫。注意整体的动作恢复流程中,要注意动作进行的缓慢性。只有当基础的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和强度,进入进阶训练状态时,方可通过单腿训练方式的达到调整训练难度的目的。另外,训练期间也可以同步借助工具负重的方式来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其次,采取被动训练的方法。也就是说在训练中采用等长收缩的方式进行训练,训练中运动员需要俯卧在训练垫上,保持屈膝状态,屈膝角度90°。随后辅助训练人员需要将手放在运动员的踝关节区域,进行辅助对抗训练,对抗期间运动员膝关节位置和状态不宜发生变化,对抗训练的持续时间一般保持在15s一次的频率。完毕后可进行适当的放松。最终通过训练达到康复肌肉群的目的。
  最后,利用专业的PNF训练方法实施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所能够达到的肌肉训练层次较深,是一种通过对运动员的感受神经施加刺激的方式来进行训练的方法。在具体的使用范围方面,这种训练方法还可以用在日常的功能性训练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训练方法方面,要求运动员保持仰卧的姿势在训练垫上,双手抓住固定物体,由辅助训练人员将其单侧的腿抬起,另一侧保持固定状态。这种状态下腘绳肌是处在拉长的状态下的。需要保持这种状态持续最长15s,再进行持续5s的放松,随后再由辅助训练人员将目标肌肉做等长收缩对抗训练,保持15s。从整体的训练阶段上来看,这一训练方法是分2个阶段发挥作用的。需要在训练过程中分阶段严格执行训练运动。并注意强度和力度的控制,保持运动训练按照既定的顺序稳定开展。另外,这一训练阶段也可以用橡皮带进行代替,且橡皮带的自身弹性也能达到良好的运动训练效果。由于这种训练模式有组别的差异,因此,具体训练中需要做几组训练、训练间隔时间的长度,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5  结语
  总体来讲,短跑运动的训练需要依托针对性区域的肌肉作支持,即本文探讨的股后群肌。无论是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还是高强度集中训练的过程中,肌肉损伤的情况都有一定的发生几率,这也要求教练员应当对损伤的发生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结合具体的损伤原因和损伤嚴重程度,采取正确的措施做好损伤的处理和康复训练,从而保持运动员良好的运动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霞,于瑷琪,黄中校.腘绳肌损伤广西短跑运动员不良动作模式特征分析[J].体育科技,2017,38(6):22-25.
  [2] 彭春平,邓多喜,彭亮.推拿对划船运动员股四头肌扭挫伤的疗效观察及骨骼肌损伤机制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3):38-40.
  [3] 梁孝天,曾晓辉,王博,等.腱止点过度使用性损伤组织:形态学及生长因子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8):1251-1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4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