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本文笔者将以不同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问题的设置作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36-02
  【本文著录格式】陶丽萍.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课外语文,2020,19(06):36-37.
  张楚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问题是开展有效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数不胜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问题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学生的思维质量低下;有的问题却又梯度过高,逻辑性过强,学生经过长时间思考也难以下结论,从而失去兴趣。
  问题的设计存在零碎化现象。“满堂问”“零碎问”“紊乱问”“重复问”等比比皆是,语文课堂缺乏系统性。
  问题的设计目的性不明确,指向性不清,重难点不突出,问题的设计游离于文本之外,看似与文本有关,实则可有可无,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这些低效、无效的问题设计无形中偏离了语文新课改的方向,那么如何设置有效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克服随意性、盲目性、仓促性,切实有效地掌握提问的一些策略,在精心研究文本和学生的基础上,有效提出问题。
  在此,笔者将以不同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问题的设置作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紧扣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情
  教学目标即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語文的基本特点。”并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挖掘教材有用信息,立足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突出重难点,起到了“有的放矢”的作用。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笔者通过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反复研读文本,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读准字音、积累“一”“是”“绝”“白”等文言词的多层意思;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雪后奇景,体味文本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诵读,感悟作者遗世独立的品性和对故国的思念。以下是紧扣教学目标开展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在那里遇到了同样有雅兴的金陵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先请同学们读出金陵人的惊喜之情。
  生:全体同学朗读。
  师:金陵人如此热情,他们见到张岱以为遇到了知音,可问题是张岱又是怎么想的呢?若他做出回答,你觉得下列哪一种更合理?请结合文本阐述。(出示两种设计)
  第一,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亦大喜曰:“知音也!知音也!”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第二,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曰:“憾也!憾也!”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短暂思考后。
  生1:我选第二种。张岱不是特别高兴,文中说他是“强饮”。
  师:你很聪明,懂得扣住文本,还有吗?
  生2:因为第一段说他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见到岛上有人,他恐怕有点儿失望。
  师:能找到有力的文字支撑吗?
  生3:“拉余同饮!”一句中看出我不是主动同饮的,是被动拉进来的。他们不完全是志同道合之人。
  生4:我觉得张岱肯定挺失落的。这两个金陵人在岛上那么热闹,好像湖心亭就是他们的地盘了,所以,他赶忙应酬一下就跑了。(教师预料之外的回答)
  ……
  该教学片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虽是大雪后出来赏雪,但张岱与金陵人的赏雪方式是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理解不同之处,笔者设计了先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来感受金陵人的“大喜”之情,然后再通过比较、想象作者回答的方式试着让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从而来感受作者的内心活动,这一目标的解决也为下一环节揭开作者的精神世界埋下伏笔。这种环环相扣,紧扣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巧妙设计主问题,凸显学生主体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提问不仅可以显示以一当十的力量,而且也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但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问得过乱,要么问得过浅,要么问得过多,一篇优美的文章经常被解剖得支离破碎,课堂顿时索然无味。若在一节课中,教师能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将会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主问题设计往往能够从整体角度入手,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它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大量删减了“碎问碎答”的弊端,取而代之的是少、精、实、活的问题,节省出一定的教学时间;二是能“一线串珠”地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三是将课堂引向以学生为主的整体性阅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活动的主体,从而有效开展课堂活动。
  《捕蛇者说》是苏教版九年级的一篇文言文,篇幅较长,理解起来也稍有难度,笔者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永蛇之     ,捕蛇之       ,赋税之          ,养蛇之        ,蒋氏之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读完后结合文本填空并阐述理由。十分钟后笔者请同学进行交流,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参与课堂的学生明显增多,将课堂讨论推向了高潮。比如有同学说是“赋税之难”,有同学说是“赋税之苦”,还有同学说是“赋税之毒”……学生给予了多样的答案,笔者借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毒”“难”“苦”哪个词最为贴切。学生经过深思后得出“毒”更好,因为文中有这样一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由此可见赋税的繁重比毒蛇还要厉害,表明了当时百姓生活的疾苦。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主问题”方式将文本内容整合成一个核心问题,突出重点,直击难点,使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大量的时间集中思考问题,他们的答案不再是咀嚼教师阅读后的残渣,而是有了自己个性化的阅读。
  三、掌握问题的难易度,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个班级中,学生必定存在理解能力的差异,在设置问题时,若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大的益处;若问题的设置过难,学生经过百般思考仍不得其解,会削减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掌握问题的难易度,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实发展水平,即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说依靠暂有的智力水平学生还不能完成任务,但在教师和集体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开展有效教学。例如笔者在执教《泥人张》一课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自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哪一个人物最有意思。
  问题二:这些人物大致都做了同一个动作,细心的你们能找出来吗?
  问题三:再读课文,细细探究揣摩“瞧”中隐含的深意。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问题一的提出令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有趣,班级中任一学生都能找到回答点,只需言之有理即可,班内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点燃,学生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问题二则需要学生通过信息筛选、不断比较后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班内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找到,这个统一的动作就是“瞧”。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提出问题三,笔者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捕捉有价值的回答,又不失时机恰当地加以引导,慢慢的学生发现原来“瞧”这一字中既藏着人们的惊讶、赞叹、看热闹的心理又刻画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无所畏惧,遇事冷静的性格品质,同时将第4段和第5段结合起来,第6段和第9段结合起来还发现了对比和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学生的“思维快车”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坡度”上顺势而行,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中,也表现在课堂活动的每一细节中。而有效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有效的问题,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设计课堂问题时,能紧扣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情,能巧妙设计主问题,凸显学生主体性,能掌握问题的难易度,切合學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精彩无限,活力无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7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