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如何利用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开发幼儿园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的是依托社区的文化场景,发掘社区场景当中所蕴含的课程资源,并整合到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它有利于课程资源的丰富与优化。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调查、民俗农村实地考察和师生交流,对东涌的文化场景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并整合到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能够打破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单一课程模式,优化幼儿的学习环境,给予幼儿生动的课程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发挥环境的作用,为幼儿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活动空间,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应局限在幼儿园内部,更应该置身于社会环境当中,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整合课程。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通过发挥农村地区的本土资源优势,开发有利于幼儿成长的场景化课程,能够创设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大胆的尝试,以沙田水乡文化为研究对象,对乡镇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研究,以东涌镇中心幼儿园为例,对该园的东涌水乡沙田文化社区场景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展开研究,从而对乡镇幼儿园开发本土课程的实践与反思开展研究,并进行经验总结。
  一、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社区的教育意义
  社区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儿童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个生态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宏观系统。其中,家庭、幼儿园与社区是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系统。社区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它是场景化、生动与直观形象的。儿童处于这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中是能够直接进行感受体验并受其影响的。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要求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园的课程应该贴近现实生活、能够让幼儿直观感受。结合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幼儿园课程的选择应该从所处的环境出发,要有目的地为幼儿选择有益的经验。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来自幼儿的成长环境,是构成幼儿已有经验的重要场所。这样的课程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的共鸣,丰富幼儿的经验,从而实现幼儿的经验的重构。
  二、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进行初步调查,挖掘社区场景化资源
  一个成熟稳定的社区场景化资源包含三种资源,分别是自然环境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包含着动态的富有变化的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资源包括社区当中的生活设施和建筑。文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民俗民风。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查阅法、社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多种途径了解一个社区场景化资源情况。
  以东涌镇为例,幼儿园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与当地镇民的交流调查、文献资料调查和民俗农村的社会考察,对东涌镇的社区场景化资源具有较为具体的总结。在自然景观方面,东涌有两条重要的河涌,参天的古榕和丰富的河鲜。在物质资源方面,有不同于喧嚣城市的石砌的埠头、旧麻石街等烙有岁月痕迹的建筑物,青砖黛瓦的“吉祥围民俗文化广场”展示着岭南园林建筑特色复原岭南沙田生活场景,富有岭南建筑风格的主城区外墙整饰成为现代人了解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设有东涌炮楼展览馆、东涌农耕渔猎展览馆、吉祥围民俗文化风情馆和大稳村展览馆四个展览馆,向人们讲述八百年沧海桑田,诉说八百年水乡风情。在文化资源方面,依水而建的东涌人以水为乐,划农艇、扒“发斗”(禾桶)、对唱咸水歌,无不显示出水乡人的亲水情怀。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筛选和优化资源
  不同的社区场景资源分由不同的社会机构管理,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针对幼儿的直观性思维、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烈等心理特点,幼儿园在总结社区如此多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对资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筛选,从而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东涌镇的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源具有长久性。它是固定存在的,不会跟随着时间流逝,适合幼儿展开长期性观察和记录,可以支持幼儿进行生成性课程,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而人文资源当中的划农艇、扒“發斗”(禾桶)、对唱咸水歌等是带有节日特性的活动,它具有时效性,适合直接引入幼儿园活动当中,作为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体验民俗风情,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有效资源。
  三、幼儿园社区场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调动社会力量走进社区利用资源
  家庭是构成社区的子单位,发挥家庭的力量,是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成立家庭委员会,家庭委员会进行协助,调动家委会的社会力量参与资源的利用项目中。在幼儿园选取资源之后,请家长针对各项资源进行意愿选择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提供方案。
  东涌中心幼儿园的家长遍布在东涌镇的各个行业当中,可以通过宣传与家长会调动家长积极参加社区资源课程的开发项目。通过调查幼儿园获得家长的资源帮助,如有来自展览馆工作的家长便可以主动联系展馆,获取展馆的帮助后,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集体进入展馆参加。展馆的专业人员专门为幼儿开设讲座讲解东涌的文化历史;负责管理河涌的家长可以将有关河涌的管理知识,河涌的发展历史带人幼儿园,让幼儿得以直接地感受和体会东涌的物理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部门的有效支持能给予幼儿深入接触,对社区场景实现浸入式了解与学习的机会。
  (二)梳理社区场景化资源,整合课程
  1.根据社区场景化资源的不同特点制定课程
  结合东涌镇自然资源的长久性,幼儿园定时组织幼儿展开长期的户外活动。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教师对幼儿的学习内容进行预设并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整并生成新的课程网络。如,小班对河涌展开了科学探索课程。小班幼儿对于河涌的外在特点进行定期的观察和总结;中班幼儿不仅对河涌外在特点感兴趣,对于河涌的作用和对当地居民的帮助展开了社会实践调查;大班利用河涌展开了测量、水的作用等更为深入的科学领域的探索活动,并对如何治理河涌,保护河涌的水质展开了社会领域的社会调查活动。   结合东涌沙镇田水乡人文资源的时效性,幼儿园抓住节日的契机将人文资源以走进幼儿园的形式让幼儿在场景化中展开活动。幼儿园举办“蛋家文化节”活动,在这个为期数周的文化节活动中,幼儿深入体验文化节日,围绕着蛋家文化展开一系列的课程,通过活动的方式激发对蛋家文化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了解蛋家文化,通过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学习到疍家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萌发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激情和意识。
  2.社区场景化资源与各领域教育的有效整合
  社区场景化资源要真正进入幼儿的课程体系当中,需要与幼儿的五大领域课程相互整合。将社区场景化课程纳入五大领域的课程体系当中是实现社区场景化、形成有效课程的有效途径。
  东涌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举办沙田水乡文化讲座,将沙田水乡的人文文化整合到幼儿园的社会领域与语言领域中,开展“沙田水乡文化知多少?沙田水乡多少岁;社区水乡有什么?”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中搭建场景,举办划农艇、扒“发斗”(禾桶)、对唱咸水歌等围绕节日展开文化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動;“我喜欢的沙田水乡”“沙田水乡有什么?”等一系列语言活动。围绕着沙田文化当中的美食版块,如“美味的河鲜真好吃”“水果的营养知多少”等结合沙田水乡的特色水果展开健康领域的活动。结合沙田水乡的优良生态环境,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园外的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满足幼儿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探索的欲望。幼儿在自主观察、走访的过程中对沙田水乡的生态环境有切身的体验。
  东涌镇沙田水乡文化与五大领域课程的整合,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课程体系,更实现了以生活为课程、“活课程”的教育价值。同时,在整合东涌沙田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打破了乡镇教育资源短缺、无法保证课程质量的局面。因此,有效地利用社区场景化资源,给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潘静.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幼儿园社会实践课程策略的调查研究[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文集(卷三)[C].2019.
  [4]杜丽萍.活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课程[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
  [5]沈丽华.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