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巫文雄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又可以将其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三类。从性质上来看,则包括人力、物力和环境三大类。
   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可资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对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不断进行整合,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
  一、校内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资源是科技教育中最主要的资源,是有组织、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形式是科学教材和教师的科学教学活动。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科技景点等。
   (一)发挥教材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的重要作用
   在校内课程资源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科技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和教材的充分利用基础之上。
   教科书是内含特定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工具。教师要善于抓住隐含在其中的话题、资源和教学目标,并将教材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认真领会教科书编写的意图,从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应用、学会学习等方面走出教科书、超越教科书,从单一挖掘知识的深度转向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科的综合。同时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扩展。如花卉树木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
   校园里的小树及花儿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已经成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因为这些花花草草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这棵树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水分在树内是怎样运输的?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如何证明它进行了光合作用?有哪些昆虫对它的生长造成危害?小树与我们人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挖掘环境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环境即课程”。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育人的功能。独特、浓郁的科技教育环境是现代环境创设的一个理念,也是科技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具有导向、教育、凝聚和规范作用。
   宣传推广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园科技教育本土资源,向青少年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从多个途径,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直接的、间接的,显性的、潜移默化的),无一不告诉孩子们:科学并不遥远,科技就在身边。
   (三)拓展科技教育的活动空间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常有各种问题,渴望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一切秘密,对于新奇的东西还会摆弄、操作。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制作室、计算机房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技活动空间。同时,各门课程之间还要尽可能形成共用的专用教室、计算机房、实践基地等,做到物尽其用和一物多用。
   如科技制作室可以分为几个专区:实验区、制作区和展览区。实验区为孩子提供多种游戏,有“魔方”“神奇的电”“水火箭”“微生物世界”,还有“奇妙的显微镜”“宇宙世界”“七巧板”等。每一种游戏都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尝试、探索,在轻松愉快的试一试、玩一玩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体验科技探索的乐趣,产生喜爱科学的情感。
   二、校外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课的开放性,不僅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结论等方面,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种感受和体验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一)挖掘社区科技教育课程资源
   学校周边社区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公司、动植物园、科研院所等单位都是科学教育实实在在的社区课程资源,是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中往往被忽略的课程资源。我们根据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加强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一些现场科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去高新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参观,了解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流程,也可以聘请科技人员和某一领域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邀请他们给学生作科普讲座等,激发学生对电池的兴趣。多年的实践表明,依托高科技公司和科研机构,增强了科技教育的辅导力量。
   (二)率真本色的大自然课程资源
   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非常值得学生去体验。大自然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如家乡的河流、山脉、湖泊、节日文化、建筑特色等,都为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科学考察、观察、调查研究等活动提供丰富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把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既能领略到湖光山色,享受自然之美,放松身心,也能看到大自然凶险的一面,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体会到生命的崇高价值,成为意志坚强、情感丰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时也能使学生增长植物学知识,锻炼观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家庭课程资源的新生点
   家庭中的科技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扩展。因为孩子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除了平时在校学习的时间外,放学后、周末、节假日等很多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而小孩天生好奇、爱探索,他们所进行的科学思考与活动不会以校内外时间来划分,孩子们会自然地把在学校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迁移到课堂以外甚至是自己的家中。
   1.收集、整理家庭中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
   家庭中存在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包括家庭中种植的各种绿色植物,家庭中饲养的一些小动物,家庭中收藏的各种科技读物,家庭中收藏的各种奇石,各地特产……家庭生活中和每个孩子密切相联的各种家用电器、家具,物品陈设,居室的空气、温度、阳光以及家居生活中的洗漱、饮食……都包含着许多潜在的科技素材资源和适合学生科学探究的课程资源。这其中有很多资源都适合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课程资源的新生点。
   2.合理地开发、利用家庭中的科技教育资源。
   家庭中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都可以被信手拈来作为孩子科技学习的资源与素材。我们应当改變过去忽略对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鼓励孩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如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来,孩子可以从挑选种子开始,到准备花盆、播种、浇水、防虫和施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亲历种子萌发、开花、结果、死亡这一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此期间,可以让孩子进行观察、记录,并做好观察日记。这样通过他们亲自经历得到的东西,一定会让他们记忆犹新。
   同时,结合每年的科技节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和书香家庭的推荐评选,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编辑“手抄报”“科幻画”和“科技小制作”,鼓励家长带孩子参观每年一届的“深圳高交会”和海洋生物博览会。
   总之,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新型的软件、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以及结合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开展活化性的科学教学课堂,加强课程资源的运用,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完善课程资源的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