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率与血乳酸监控拳击运动员实战训练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拳击项目是以有氧为主,有氧、无氧、混氧为辅供能的对抗竞技项目,我国拳击曾获奥运金牌,但整体实力与世界强国有差距,有训练观念更新慢、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竞技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心率、血乳酸对运动员实战训练的监控,找到适合的训练手段,进一步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教练员在实战后继续监控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增加生化指标监控,以掌握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情况,这样更有助于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关键词:血乳酸  拳击  实战  监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019-02
  1  心率在拳击训练的应用现状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波动的次数,运动中心率随机体代谢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心率可以反映运动员训练强度和身体代谢水平,运动科研团队常用心率作为监控有氧强度和间歇训练的间歇时间,评定训练课的生理负荷、运动员强度、身体机能状态及心肺功能等。训练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时,一般心率也达到了最高水平。短时间的大强度训练,运动后即刻心率比最大心率低,这时心率不能准确反映训练负荷,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才更具备参考价值。拳击项目常用心率和血乳酸共同监测。
  1.1 血乳酸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现状
  北京奥运会前,我国拳击训练模式处于大强度负荷,缺乏个体针对性,讲究结果,轻视训练过程,这一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长时间大强度负荷容易造成运动员疲劳甚至损伤,很多优秀运动员由于长期备受伤病困扰,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训练生涯,然而还有教练员执一种“不受伤就不是刻苦训练的运动员”的错误观念。自张传良指导国家队男子拳击项目后,提出“练的苦不如练的对”“练得对不如练得好”的训练理念,转变了陈旧的错误理念,并培养出蝉联2届奥运冠军的邹市明,拳击项目的训练理念才开始更新,训练理念的更新避免了运动员伤病缠身,延长了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采取生理生化手段监控训练。血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的浓度变化反映了体内糖酵解系统的能力,它为教练员监控训练强度提供了数据依据。训练期间,根据运动员即可、1min、3min的血乳酸值作为参考,来评定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正常状态下血乳酸小于2mmol/L,大强度3min可达到14mmol/L,次日清晨再复查一次,如果没恢复到正常值则显示超负荷训练。4种负荷法强度训练中,击打沙袋和打手靶是最多的联系方法,其中击打沙袋后3min的乳酸值最低,强度跑的3min的乳酸值最高,这2种训练方法的强度与实战的训练负荷相似,是提高运动无氧酵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1.2 用心率和血乳酸共同监测运动训练
  心率和血乳酸的生理监控手段是目前拳击训练中,较为普遍的训练负荷监测方法,主要是在体能和实战后即刻、3min、5min、次日清晨测量运动员心率和血乳酸以确定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的反应,从而评训练的负荷反应以及运动在训练中的代谢方式:有氧、无氧、混氧。通过血乳酸值得代谢情况可以准确判断运动员的无氧阈点拳击项目训练中掌控运动员无氧耐力的最佳参照值。在实战和体能训练结束,对即刻心率进行测定,以此来判断运动员对负荷适应程度,同时测量运动员训练后心率可以判断运动员的无氧阈,次日再次测量乳酸,可以判断运动员对疲劳的恢复情况,心率恢复速度快,表明运动员恢复能力或者适应能力强。心率的测定较为简单,血乳酸指标的测量需要指尖采血,会对运动员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测量血乳酸仍然是拳击项目控制训练负荷的常用指标之一。运动员无氧耐力的提高需要糖酵解能力的增强,在糖酵解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乳酸的产生,拳击的耐酸能力非常重要。运动员实战后,将心率、训练强度与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可以使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对训练渡河的适应,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运动员的耐酸能力也逐步提高,如果乳酸值不高,说明负荷强度不够,无法刺激运动员耐酸能力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以血乳酸值进行分析,无法判断出有效的运动强度,应结合乳酸和心率指标共同评价训练强度。
  2  实战后的心率监测分析
  2.1 实战后心率监测分析
  运动员心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心率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用心率评定训练课的负荷以及心储备。运动时心率分为极限负荷心率,需达到180次/min以上、次极限负荷心率为170次/min,一般负荷心率为140次/min,研究表明心率的快慢与运动强度正相关,当强度训练超过2~10min,心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呈稳定状态,在相同运动负荷时,运动员心率上升越慢,提示运动员机能状态越好。如果进行统一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的最大心率值下降,表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增强。无氧阈强度训练时心率范围为130~150次/min,最大摄氧量强度训练时心率一般为160~190次/min。如果训练中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心率都达到180次/min以上,说明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已经达到了无氧阈强度的刺激,并达到了最大摄氧量强度的范围,此时心输出量也达到了最大值。运动员最大心率随训练水平的提高会保持或下降。
  2.2 实战后血乳酸监测分析
  血乳酸反映运动员的无氧酵解以及耐酸能力,运动后血乳酸值得变化是由乳酸扩散到血液中形成的,扩散过程一般4~10min,这一过程和运动强度和运动的持续时间息息相关。运动强度越大,血乳酸达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拳击训练实战后3min时运动员的血乳酸值达到8mmol/L以上,说明运动员到达了无氧阈。运动员3min后的乳酸,是评价运动员的常规训练强度。实战的意义不仅可以累计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经验,还可以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运动员何某某血乳酸值达到16mmol/L,说明该运动员的无氧耐能力较强。
  3  結论与建议
  拳击运动员的实战通过心率和血乳酸进行共同监控,不仅可以有效衡量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也可以清晰反映运动员自己身体机能水平的变化,运动员的无氧耐力通过实战得到体现,通过心率和血乳酸的监测,使参考数据准确,教练员可以掌握运动员的无氧阈,通过无氧阈值来掌握训练运动员的无氧耐力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教练员监控训练强度,也可以科学地评价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可以通过测试者调整训练计划。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拳击运动员的实战水平代表了运动员的竞赛水平,因此通过对实战的生理监控是十分必要的。教练员在实战后继续监控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增加生化指标监控,以掌握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情况,这样更有助于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 兰应汹.血乳酸指标在短跑项目训练中的应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7(5):37-39.
  [2] 张洪顺.拳击训练的优化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9-92.
  [3] 李晓辉.拳击运动体能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299.
  [4] 林文弢.生理生化指标及康复手段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J].人文社会科学,2013(1):401-402.
  [5] 陈国华.足球运动全球化进程的再思考[J].体育学刊,2018(6):12.
  [6] 孙晨晨.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J].体育学刊,2018(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