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让学生写出好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写作教学中要把写作和阅读、周记、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单独地为写作而教写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避免无话可说,空洞无物、没有中心等现象很重要。小学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教学过程。因此,小学生的作文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发表意见,说明事物,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灌注进去。只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表情达意,真实生动,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以境激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当学生的在情绪被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趣的生活情境,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野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班队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创设的社会活动中了解社会,感悟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素材,激发兴趣,表达真情实感,达到“情动而辞发”的目的,在此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个好的机会,教师要因势利导,授之以渔,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要点和目标、观察的顺序等等。
  如观察活动类的场面,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注重重点人物的细致观察,又不采用纵横交错的观察方法,纵向观察它们的生长规律要点,横向观察它们最佳时间的形、色、味等特点。观察后交流各人观察所得,展评优秀笔记,介绍观察经验,吸取他人精华,弥补自己不足。这样使学生既体验到其中的情趣,又领悟出一些道理。
  二、设境给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作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主题升华等都离不开严谨的思维活动,如果离开了思维,学生平时观察、阅读、社会实践等积累的素材,即使再丰富也变不成一篇好的文章。要把学生积累的素材变成文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一字一词的仔细分析,另外通过比较看题目有什么区别。以明确作文题目的要求,如《我的母亲》《我的母校》《我的家乡巨变》《我家乡的土特产》四个题目,要求就不相同,写的范围和要突出的重点就不同。
  其次,学生积累的素材要通过思维变成一篇好的文章,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积累的所有素材中进行整理、归纳、选取适当的素材,进行布局谋篇,活用素材,不能简单地把素材堆砌成流水账。写人就要通过对人物的外在描述和心理描述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记事时,就要这种突出事件蕴含的哲理、意义等。
  再次要训练学生的思路,学会谋篇布局,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好。例如有的作文简单罗列材料,有的作文思路狭窄,就事论事,有的作文结构混乱,首尾脱离等。
  训练的思路一般方法有:例文示范法,观察分析法,扩写训练法,提问启发法,设疑自答法,讨论交流法,先说后写法等。在进行这些思路训练的时候,最好能根据具体情况,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利用图片、现场表演、做游戏、音乐激情等方式唤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写作情感。
  三、借境激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作的艺术魅力,文章中穿插一些适当的想象描绘,能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表象,为想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虚拟的社会生活,积累更多现实生活中积累不到的生活表象,奠定思维活动基础。
  (二)发展言语,为想象创造表达的条件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以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相应的生动的言语,会使学生的想象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而不能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
  在一些课文的教学中,为了加深理解,可引导学生从事物异同的对比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努力开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了《小珊迪》一文,可拟《我与珊迪比童年》。
  从珊迪的惨死,想象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我的童年是在学校里幸福度过的,两者对比,从而懂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另外,可通过直观的演示,如扮演角色,信息技术手段等,以及凭借各种情况,如自然情境,生活情境,让学生细致观察,具体感知,找出事物形态的相似之处进行合理想象、描绘。
  综上所述,创造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及其他各种能力是文学创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在教学中通过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才能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