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学时条件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学校正向着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强实践教育的方向发展。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对于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的专业,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能够在减少学时的同时,不降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对举措,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少学时 土木工程 专业教学 实践能力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221-02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减少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好地融入将来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多,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4],由于学时的减少,导致了原来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在少学时条件下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应对策略
1.1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说教学内容和学时较多,高校在培养方案改革、重构的过程中,大幅度减少了课程教学学时,有的课程甚至学时减半,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内完成,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需要在教学环节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首先,需要编撰符合新学时要求的教材。新教材的内容不能像以前的教材一样面面俱到,而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难点内容,侧重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以适应少学时的特点和要求。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短时间内很难全部完成,在过渡期间,教师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划分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既能够满足课内教学要求,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备课环节,采用案例教学、图片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授课能力、水平和效率,在规定的学时内让同学们理解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再次,在课堂上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听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1.2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时的减少,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规定的学时内讲授完成,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安排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方面,教师需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加大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课后作业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采用布置习题的方式,或者是阅读相关课外资料的方法,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归纳与总结等。通过课后作业,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提高课后作业占总成績的比重,加强对课后作业的检查与考核,确保课后作业的达成效果。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各种学科或专业竞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本科生参与一些科学研究的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
高校教师多数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虽然在读书期间接触过一些科研项目,但是工程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应鼓励其脱产到企业去工作,到工程实践的第一线去锻炼。这种锻炼,不应是简单的参观,也不应是搞科研合作,而是要沉下心来,有针对性地熟悉企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流程与制度,掌握企业一线工作的关键技术与工序。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锻炼与学习,才能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更好地传授学生工程实践知识。
1.4 加强学生课外实践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仅有课本知识往往是不够的,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课内学时减少,不意味着其他时间就放任自流,而是要增加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到企业去学习。虽然在学校里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方式,但是这些实习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只能看到表面的一些现象,而不能掌握具体工作的方式、方法。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去工作、学习一段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去,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更快地提升工作与实践能力,对后续的学习也更具有针对性。另外,可以使学生对将来就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同时,还可以让企业和学生增进相互了解,双向选择,促进人才就业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5 强化学校配套政策措施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需要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教学、实践环节提供支持与保障。
首先,要对教师的实践学习提供政策性保障。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去参与实践能力的学习,在教师到企业工作期间,保障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不受影响,让教师能够安心去企业工作。其次,由于土木工程自身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生产一线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性。学校一方面要为去企业工作和实践的教师和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再次,由于安全问题、影响企业工作效率等客观原因,一些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实践。学校需要多方联系企事业单位,向用人单位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消除企业的顾虑,积极拓宽学生实践与实习的门路。最后,学校应筹措资金,为实践工作可能产生的费用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实践环节能够顺利开展。
2 结语
本文探讨了在学时减少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问题。通过对教学与实践各相关方的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Z]. 2019-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07.
[3]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56号)[Z]. 2014-05.
[4] 刘爱华,胡威. 少学分制条件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4):77-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4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