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鞍山市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一林一策”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介绍了马鞍山市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与湿地资源现状,提出了该功能区“一林一策”建设思路,并阐述了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修复体系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森林质量。
  关键词: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一林一策;马鞍山市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5-0067-02
  “一林一策”是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之一,是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其是指通过科学制定责任区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湿地保护修复方案,确定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马鞍山市7个市级林长制责任区中范围最广、面积最大、情况最复杂、保护和修复任务最重的片区。根据马鞍山市《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建新绿”行动绿化工作方案》,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范围界定为长江两岸距水面1km之内以及江心洲,主要建设任务是推进长江防护林建设和湿地保护。该区域西岸上起张家湾,下至驷马河口,全长48.7km;东岸上起太白宁西横梗头,下至慈湖河口,全长42.9km,国土总面积约26830hm2,涉及和县、当涂县、雨山区、花山区、郑蒲港新区、慈湖高新区等6个县(区、开发区)11个乡(镇、街道)34个行政村。本文通过对该区域“一林一策”建设情况的分析探讨,以期为其他相似区域提供参考借鉴。
  1 功能区森林与湿地资源现状
  1.1 森林 区域内林地面积2957hm2,占区域国土总面积(含水面)的11%。其中,和县林地面积共计777hm2,占区域林地总面积的26.3%;当涂县1400hm2,占47.3%;雨山区218hm2,占7.4%;花山区144hm2,占4.9%;郑蒲港新区411hm2,占13.9%;慈湖高新区7hm2,占0.2%。区域内重点公益林面积122hm2,一般商品林面积2835hm2,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4.1%、95.9%。区域内护堤护岸林存在树种单一、林相简单、林分质量不高、断带现象及建设标准较低等问题,整体防护效果较差。
  1.2 湿地 区域内湿地以河流湿地和洪泛平原湿地为主,湿地总面积约15612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24.6%。其中,和县湿地面积5295hm2,占区域湿地总面积的33.9%;当涂县5709hm2,占36.6%;雨山区329hm2,占2.1%;花山区2117hm2,占13.6%;郑蒲港新区2001hm2,占12.8%;慈湖高新区161hm2,占1%。区域内尚未建立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及其他保护区域,自然湿地保护率处于较低水平。
  2 建设思路
  以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契机,按照“水中、岸边、堤外”3大区域对长江生态防护林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水中”是指开展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小区认定和湿地植被修复等工作,实现“水清”目标[1]。“岸边”是指加强提防两侧护堤护岸林带建设,全面推进防护林带的抚育管理,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提升林带的防护效果。“堤外”是指根据长江两岸堤坝背水侧情况,因地制宜开发湿地文化旅游、农业观光体验等生态发展模式。
  3 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修复体系
  聚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通过实施一系列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狠抓森林质量提升,着力解决长江干流两岸绿化缺株断带、森林生态功能脆弱等问题,加快构筑沿江森林生态廊道,稳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3.1 建设护堤防浪林 护堤防浪林限于临水侧护堤地范围内,涉及长江东岸、西岸和江心洲区域,以发挥防浪护堤功能为主。宜选择耐水湿、浅根系鄉土树种,主要有杨树、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桤木、乌桕等。通过加强对原有护堤防浪林的抚育管理、及时对缺损段进行补植、合适地段将林带宽度保持在50m等措施,营造防浪林带,稳固防洪堤坝,使宜林地段林带断带率小于5%,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廊道。
  3.2 建设护岸防护林 工程建设主要涉及长江东岸、西岸和江心洲区域,在不影响堤防等水利工程安全,留足工程管护、防汛抢险等交通通道的情况下,在堤坝背水侧100~150m范围内适宜造林地块进行造林。可选择的树种有杨树、柳树、池杉、泡桐、楸树、枫杨、刺槐、国槐、侧柏等。通过加强对原有护岸防护林的抚育管理、及时对缺株断带地段进行补植、在合适地段将林带拓宽至100~150m等措施,进一步扩大生态廊道空间,使宜林地段林带断带率小于5%,打造标准高、功能完善的长江护岸防护林带。
  3.3 实施“四退四还”工程 开展“退建还林”工程,针对非法码头、采石塘口、船厂以及废弃厂矿和堆积地等侵占的岸线,可采取客土整地等措施,选择抗逆性好、具有固氮作用的深根性乡土树(草)种,进行“乔、灌、草”多层次栽植复绿。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对适宜进行造林的内陆滩涂地块进行退耕还林,全面打造沿江生态走廊。开展“退渔还湿”工程,以保护湿地生态多样性和提高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拆除长江两岸堤坝临水侧内陆滩地鱼塘圈围,栽种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修复长江湿地生态环境,打造沿江生态文化景观带。开展“退耕还湿”工程,针对长江西岸及江心洲内陆滩地部分被开垦成农田的现象,通过土地租用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对适宜还湿的地段进行退耕还湿,全面打造沿江生态走廊,恢复沿江湿地生态功能。
  3.4 绿化美化沿线村镇 加强道路绿化,建设以防风固土、改善环境为主的护路林;提升沟渠绿化水平,对尚未绿化的河渠全面绿化,有条件的地区提高绿化标准[2]。按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标准,区域范围内主要道路绿化率和沟渠绿化率达到95%以上。绿化美化长江两岸沿线乡镇的建成区、居民区,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
  3.5 保护修复湿地 加强对长江两岸沿江自然湿地的保护工作,建设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及其他区域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湿地分级保护[3]。积极开展退化湿地的恢复与治理工作,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特性和基本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良性发展[4]。积极创建姥下河湿地公园、彭太洲湿地公园、金河口湿地公园、小黄洲湿地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和采石河湿地公园1个市级湿地公园。对主要入江河道和沿江主要洪泛平原湿地开展湿地保护小区建设,规划完成26处湿地保护小区划定。   3.6 提升森林生态文化 依托滨江生态资源禀赋,结合长江东岸滨江总体提升规划,与采石矶、三塔两浮桥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将长江东岸打造成集“农+旅”、“文+旅”、“体+旅”于一体的发展模式。长江西岸堤坝背水侧以农田和蔬菜大棚为主,通过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和替代使用,不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力度,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逐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长江水体的影响,将长江西岸打造成有机生态采摘园和高效农业观光园。依托姥下河湿地公园、彭太洲湿地公园、金河口湿地公园、小黄洲湿地公园、采石河湿地公园等省、市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开展以湿地休闲观光游憩、湿地科普和宣教、湿地农耕文化体验为主体的湿地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4 构筑完备的科技支撑体系
  4.1 落实林长制管理与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市、县(区)、乡镇(街道)、村4级林长制体系,区域市级林长和副林长主要负责指导本区域的森林保护、培育和发展等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县(区)级林长和副林长负责本责任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協调解决重大问题,监督、考核本级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林长履行职责的情况,强化激励与问责;乡镇级、村级林长和副林长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建立基层护林体系。
  4.2 构建精准高效的林业科研体系 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专家咨询库,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工程项目及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与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能力提升、专用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广泛协作,着力构建精准高效的林业科研体系。
  4.3 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 整合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控体系,设立森林资源监测点、森林防火监控点与有业有害生物监测点等多种形式的监测点。开发林长制移动应用客户端,实现基于林长制信息化平台的实时查询、管理、统计、监督和考核机制,完成传统林业向智慧林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方伏.奎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建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5,41(02):54-56.
  [2]吕伟军.中美城市步行道绿地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5.
  [3]董得红.青海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探讨[J].青海环境,2014,24(04):158-160,182.
  [4]苗君强.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5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