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构建及检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逐渐以消费为导向,企业开始致力于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学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还要实现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企业需要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加快实现自身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商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本文将对平台生态系统的内涵概念及其模型进行深入阐述,研究分析平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势性、恢复力,同时以阿里巴巴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进行检验和评价,以期对企业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些许理论借鉴,促进系统各组织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 评价模型 生态网络
前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数据、信息资源中心、物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企业也开始重视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充分运用,着重思考对自身商业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升级完善。张文松、郝宏兰(2016)研究发现,当前世界上60%的公司通过平台商业模式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利润,平台商业模式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战略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平台理论、资本化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梳理,分析这些因素在平台生态系统内部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不同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以期为我国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通过平台企业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起和谐发展的关系,实现各资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些许理论借鉴。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概述
(一)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平台有有形平台和无形平台之分,有形平台指的是具体物体,无形平台是指技术、共享的载体等,典型的有销售平台、技术平台等,无形的平台具有虚拟特征,可以为知识和物品的共享提供虚拟场所,平台连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不同于传统行业的交易逻辑,平台交易逻辑属于三角形交易逻辑,其有效连接了平台和各个用户,使用户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因此这种平台商业逻辑有助于拓展战略管理思路。平台的发展促进了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是以商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并结合平台的特征和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网络,可以连接供应商、分销商、经销商,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可以借助平台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绩效,不断为消费者开发新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总而言之,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就是要关注、利用平台优势,来实现生态系统成员的价值,因此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价值生态系统,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包括有各种各样的价值链,使其在能量、物质循环流通中不可分割。另外,该系统还要对终端客户进行关注,不断为终端客户提供新服务、新产品,想办法满足终端客户需求。因此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有助于平台企业之间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是一种企业内在的价值链体系。
(二)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
如图1所示,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核心企业和综合内外部环境因素形成的一体化生态系统。企业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这些核心企业一般目光长远且实力雄厚,善于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支付平台、小额贷款平台,综合协调运用交易调节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上下游的商家、消费者、金融机构、政府、线下平台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综合性的商品或服务。
其中,通过公众缴费、金融理财、司法拍卖、保险业务、众筹及全球购等项目进行商家集合,对核心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而核心企业与商家之间始终保持采购和批发的关系。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平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交互,同时便于消费者进行消费和缴费,而商家和消费者在平台集合有可能通过企业和个人借贷,不断促使平台生态系统发展演化为新兴平台;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对企业进行引导,对新兴平台进行管理,并且不断改善技术、法律、社会及市场等产业环境,间接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与银行或结算平台的资金结算,以及与线下平台的信息客户资源共享,同时利用平台生态系统,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对企业的优化整合,电信运营商可以实现网络服务运营,而高等院校及研究所也可以为平台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
平台生态系统是一个界限比较模糊的虚拟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存在许多小系统,各个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推动整个大系统的发展。平台发展型企业在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个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一)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文构建的平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可以发现平台生态系统涉及到多个方面,但是一个企业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合理、适用,则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因此需据此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结合以上概念模型,如表一所示,本文对运行上述模型平台生态系统的具体特征分析如下:第一,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对外部多变的网络环境进行有用的抵御和有效的防范;第二,系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活力,对竞争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并针对这些信息创造新的服务和产品;第三,系统具有高生产率,针对投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对一些信息、物资的流通效率要求较高。
根据平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相关特点可以看出,健康的平台生态系统需要在系统优势性、结构完善性、系统防御力以及共享机制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对外部的一些干扰信息进行自动防御、清理,对那些不利于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调整。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得整个平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共享性,这样整个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能保证其稳定性,实现平台深度和广度的双向发展(见表1)。 系统的优势性、恢复力、稳定性是评价平台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但是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还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发展程度。核心企业作为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者,对资源共享起到主导作用,也主导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整合、协调。生态系统的优势性、稳定性主要是指核心企业在生产、流通、消费等整个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想要准确的对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做出评价,就要根据平台生态系统的三个特征,构建起三个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接下来将对这三个评价模型进行分析。
(二)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型
第一,生态网络结构模型。能量流动的形式有两种:资金流和价值流。消费者为获得商品或者服务而投入的资金循环,即资金流。在平台商业生态体系中,平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都必须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即价值流。如果平台外部的竞争环境较为激烈,那么平台内部企业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此满足市场内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价值。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对价值流的衡量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衡量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不同环节价值,所以本文将生态网络结构模型简化,用以下公式来衡量价值流:
Tj+Gi=Ti+Li+Ri (1)
式(1)中,Ti表示到系统各节点i的总流量,Tj表示从节点j流出的总流量,Gi表示系统内i单元自身的即时能量存储量,Li表示系统内i单元生物量损失量,Ri表示系统内i单元自身消耗。这个公式表示,平台商业系统中的企业为了促进自身发展,遇到风险时能够有效应对风险而留存一部分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会在企业倒闭时自动消失。简而言之,价值流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中企业的即时储存能量,即节点j流出的总流量与i单元自身的即时能量存储量的综合,具体来看则是流到系统各节点i的总流量、系统内i单元生物量损失量与自身消耗的总和。
第二,生态网络稳定性模型。根据公式(1),构建出生态网络稳定性模型如公式(2)所示,用A代表系统的优势性,表示系统的总生产量:
(2)
从公式(2)中可以看出,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优势性A把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联系在了一起,这成为评价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系统健康与否的标准。其中Tij/Tj用来表示能量从i流出,进而流向Vj的概率。
如果系统拥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平台商业系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会自动增加网络的优势性,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获得最新的资源。这样的话,系统优势性A在确定了网络交换量时能够衡量生态系统的网络发展水平。在网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网络内部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增加网络的总流通量,这样就会使得共同信息的平均数量得到增加,而且平台生态系统各个节点之间的节点竞争效率会得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网络物质交换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优势,平台生态系统在网络信息交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总的流量增加,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应对来自外界的风险和压力,使得平台商业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第三,生态系统恢复力模型。系统内外部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如果平台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如金融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等在相对一段时期内都是比较稳定的,那么平台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然而,由于平台生态环境的复杂性,要想一直保证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的发展,就要促进其恢复能力的发展。那么首先要计算得出生态系统发展力,即:
(3)
据此得出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计算公式:
(4)
公式(4)中,Δ为生态系统恢复力,Tij用来表示总网络通量,那么生态系统恢复力则为生态系统发展力与稳定性之差。
在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其表现出来的内部特性有组织性、有序性、高效性、整体性,另外平台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多变,所以其必须表现出灵活性来应对这些变化。在平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能力和恢复能力是矛盾而统一的关系,系统的发展能力越强,其效率越高,进一步说明其恢复力比较低,如果系统的恢复能力比较高,那么就会使得系统在发展效率方面的能力不足。只有效率和恢复力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才能让能量、信息、物质等资源实现高效合理的分配,平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的检验—以阿里巴巴为例
(一)阿里巴巴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模型
阿里巴巴最开始是一个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阿里巴巴开始从生产—流通领域向消费—流通领域转变,逐渐转变成为了一个B2B、C2C的零售平台,涉及了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的整个过程,形成了B2B2C的产业链商业模式,利用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加入。
阿里巴巴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挖掘卖家资源以及消费者价值,利用平台通过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对消费者、商家、物流、交易等数据进行积累、整合、分析,这些资源逐渐成为阿里巴巴未来发展以及业务扩展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平台+数据+金融”的战略,通过整合各项资源,发挥平台效应,主动寻找中小企业增值服务的增长点,给线上线下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另外,阿里巴巴用于结算用的支付宝平台也不再只用于內部结算,开始接入其他需要的商家。在支付宝推广的过程中,阿里巴巴发现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对农村地区传统的现金、刷卡支付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平台效应,让阿里巴巴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商业生态系统。
(二)阿里巴巴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检验
第一,生态网络发展的评价。阿里巴巴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生态网络平台之一,具有显著的快速应对消费者变化需求的灵敏度。其平台生态系统以网购平台为起点,兼具B2B、C2C电商模式,并通过金融服务如支付宝、数据服务以及社区营销不断挖掘卖家资源和消费价值,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多样化大型生态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深入,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第二,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为了深入研究阿里巴巴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本文结合2017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生态系统的基本收支情況,根据上文构建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评价模型对其生态网络稳定性、恢复力进行探讨。
结合公式(2)(3)(4)计算得出,阿里巴巴的平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8、453、711、971、336.03;发展力为12、553、699、725、981.2,那么可以计算得出其系统恢复力为4、299、987、754、645.17,其综合指标效率为0.789,尚未达到0.8,表明阿里巴巴虽然具有较为优秀的生态系统平台,且具有较为丰富的节点及完善的系统,但是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恢复力还具有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提升,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最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一方面表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变化发展,阿里巴巴平台生态系统需要与时俱进地增加参与元素,快速丰富节点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实时更新;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平台系统对技术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一旦平台流量红利减弱,则难以维持消费者和商家之间需求动态的灵敏度。
首先,阿里巴巴平台商业生态系统需要有效整合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环节,防止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平台系统,在保证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增强系统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平台生态系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营销,不断增强客户粘性,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通过提高相关节点的效率,提升平台生态系统的活力,促使消费者投资收益率的大幅提高。
结论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它是一个具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的复杂生态系统。平台商业生态系统具有自身高度的优越性,其通过多种形式的返利行为,可以创造大量的消费额。这些资金进入平台企业内部,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非常大的能量,推动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融合,有效促进系统各组织的有效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为了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就要不断革新技术,研发新的产品,提供更周全的服务。而阿里巴巴本身就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提高了人们消费的便利性,对消费者的直接、间接需求都得到了良好的满足。而阿里巴巴成功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选择了合理的平台生态系统,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使得平台的核心企业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协调了整个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让整个系统实现了协调、统一,发挥了平台生态系统应有的优势。另外,阿里巴巴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合,利用平台以及现有的先进技术控制了零售企业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林建宗,李翘.电子商务平台诚信评价模型的建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2)
2.范颖,周庆山.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更迭—基于“移动梦网”和“应用商店”的对比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10)
3.夏清华,陈超.商业生态系统“5C模型”与未来研究拓展[J].经济管理,2015(10)
4.向坚持,钟灵,丁吴勇.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模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37(1)
5.刘丹,郭燕青,衣东丰.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构建及检验[J].商业时代,2014(31)
6.刘玉敏,郑敏娜,任广乾.商业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7.郭燕青,姚远,徐菁鸿.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5(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7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