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担负教师培养任务的主要是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师范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由于国考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行,使得一直以高层次、开放化、综合性、专业化为特点的大规模教师教育面临转型,亟待新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1-0025-03
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出,社會对专业化教师的需求逐渐增多,我国对高校师范教育培养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深化改革教师教育体系,制定教师教育课程和专业标准,提高教师职前培养质量。2011年10月颁布了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指导文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1]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主,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未来教师队伍提供了风向标和指南针,同时当前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全面推行,也进一步完善了职前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以上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化标准措施的出台,以及面对当前社会对专业教师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不断地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背景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对教师的整体专业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定,能够提高教师培养、教师管理的质量,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道德方面得到提升。强调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标准也是为了促进师范学校自身优势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比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尤其是师范学科专业更显师范性,培养学生以成为专业型教师为发展目标[2]。作为培养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课程模块,在部分师范院校不断转型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背景下,师范专业依然强调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必修模块,说明教师教育课程在培养教师过程中的重要性[3]。
二、教师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的设置定位模糊
通过对我国各省具有代表性的几大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证探究,在对比查阅相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其一,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目标专业定位模糊,未能融洽接轨中小学基础教育,培养当前地区最紧缺的基层优质教育专业化教师;其二,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为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学规划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其三,在课程目标设置中没有明确的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终身学习的长远规划方向[4]。
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们收集了近十所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从课程学分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程设置、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以分析。 对于高校的教师教育模块具体情况,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各大高校的学分比例是不同的,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是目前设置比例最高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分值30分,占总比17.4%,最低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为21分,占总比13%。而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教育模块分数在25分上下浮动,可以看出这一模块在课程设置比例上远远低于师范专业其他学科建设的比例,这对于培养教师专业化标准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比例分配不均,会导致教育类课程和学科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比例不合理。课程设置比例远远不足以培养一个合乎专业化标准的教师,间接降低了高校教师教育质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课程模块结构的问题:第一,教育类课程和学科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比例不合理,师范性差,亟待调整课程结构。第二,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在这一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几乎很少,设置课程不灵活,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不合理,多门教育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开课,而选修课开得很少。第三,在课程中我们发现,尤其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之类老三门专业课程格局依然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主导基础理论课。
3.课程内容存在问题
立足于教师专业化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从人才方案和相关文献的反馈来看,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是课程内容未能适应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其二是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出现理论与实践对立的现象;其三是职前职后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不衔接。
4.教学实施与课程管理存在问题
实施教学传授模式单一,考察及评价机制缺乏优化提升,师资及协同教学实践培养基地少,学校对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和开放很少。
三、教师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课程目标定位不清的原因
在人才方案中,教育培养目标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前提,同理,课程目标也影响了课程的设置。当前实行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设置与培养职前教师的四大标准和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出现脱轨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课程目标在具体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上定位不清,未能面向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与地方学校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脱轨;二是课程目标缺乏对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体现;三是课程目标未适应职前教师相关专业标准要求,且职后教师继续教育未明确培养计划,对于可持续教育发展的终身学习,往往高校只在乎一次性的教师培养,却忽视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对未来教师一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课程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原因
课程结构的设置在具体化的模块建构中体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中反映最为突出的就是课程结构设置,想要在过去的师范人才培养中突破就需要重构课程模块,以高师中必不可少的教师教育模块为基准[5],近年来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单一,“老三门”的教育专业课程格局依然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主导基础理论课;二是选修与必修课比例不合理、不协调,多门教育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开课,而选修课开得很少,学校类的公选课几乎是一开即争。三是教育类课程和学科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比例不合理,师范性差,亟待调整课程结构。 3.教师教育课程中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地方高校转型期,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一直为教育界所诟病,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处于无改变现状,间接导致培养未来教师的质量下降[6]。一是课程内容未能适应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要求;二是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出现理论与实践对立的现象;三是职前职后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不衔接。
4.课程实施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这类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实践基地、不同专业实践方向不同。二是师資力量薄弱,地区合作平台少,学校对后期教学实践支持力度不大。目前东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人才流失,学研型教师储蓄量不足。三是不同专业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上不同。中小学强调学科教学能力,教师教育类课程相对弱化。学前及教育学类专业以教师教育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科教学课程相对弱化。
四、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定位课程目标
首先教师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基础课,因此设置课程应以培养职前教师专业化作为发展性长期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仍要坚持以生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计划表,从而达到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学习培养的无缝衔接。重视教师教育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使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更加明显,各专业院校应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高校长期发展性人才培养目标[7]。
2.在课程结构中合理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选修与必修课的学分比例,鼓励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修读方案
近年来,由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升级,不少师范高校对于加强教师教育特色专业开发有一定的转变,在毕业学分要求上降低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比例,三大课程方向模块的学时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1/3。改变了过去三大模块中基础模块半边天的学习课时,合理增加一些培养教师技能和教师职业知识的课程,让师范生的学习更加注重师范性,锻炼教学技能,比如一些师范学校,由过去的理论教学课程逐渐改为适当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8]。
设置自由选修学分,鼓励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在必修或选修课之间,通过一定学分兑换条件,使学分分配合理化,对于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某一专业课难修的问题,各专业学科应开放一定限度下的名额供给其他专业学生。通过设置这些选修课,激发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与其他方面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参考了国外的大学学分开设情况,在学习过程中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限修一样的课程,我们需要培养出具备多种才能、广泛兴趣的现代化新型教师,多开设教育类通识选修课,一些专业难修的课程可通过一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进行兑换学分,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通过这种方法减少教育类课程和学科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比例不合理的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3.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精选教材——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
在全国高校都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背景下,高师院校的专业发展应该更加推陈出新,体现自身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水准,区别于普通综合型高校的培养方式,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类专业基础课,实现职前教师专业化培养。因此,我们应从课程教材入手,精选专业化教材并且结合新媒体教学手段,分阶段、分批次地细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我们可以邀请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和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把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理论转化成可实践的方案,这样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
4.课程实施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互动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教育问题,逐渐渗透教学知识,把教与学融为一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学习[9]。
5.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
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同时,改革考试制度。(1)评价方式多元化。 改变过去的单一教学评价方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期末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不是结果,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其中包括学生的评价、师生的互评、教师个人的科教成果等,通过将这些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评价模式,才能够不断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成功。(2)实施过程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就是把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合二为一,形成一种师生合力齐发展,使其更加注重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过程性的考核归根结底就是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发教育的本质,为教学活动打开更多的天窗,为真正素质教育的实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6.加强教师职业核心素养课程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注重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高校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和素养。
7.在高校实施本研一体化课程设计
加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奠定基础。积极地推进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促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应对目前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追求,对教育课程中的实践者与开发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在课程评价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和有效教学手段,将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起来,优化教师队伍,强化职前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实现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只有我们积极地进行课程的改革和教学研究,才能找到问题的所在,不断地提出科学先进的发展路径,才能保证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