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网络课程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家爱

  摘 要: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学生、网络课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课程,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形象地显示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课程;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B-0043-0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网络课程,可以优化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形成自主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网络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行分析总结。
  一、利用网络课程营造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1世纪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多生机和活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龄较小,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师进行填鸭式的讲授,学生课堂参与率极低,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
  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等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课程,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例如,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某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配上一段音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情感,并有利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给学生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课件,使课堂气氛显得更加轻松,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以及上课时的紧张感、枯燥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利用网络课程调动学生感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才能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当注重调动学生课堂中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忆。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跨越时间和地域。
  但是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来看,其生活阅历少,感知能力有限,一些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正确的感知。而由于网络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声像结合,可以以多种形式显示教学信息,因此能够对学生的感官产生更强烈的刺激,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教学内容,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网络课堂也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等描写景物的文章,由于学生没接触过这些景物,仅靠文字描述、简单的课文插图,难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与真实景物相对应的立体形象。而通过网络课程,则能够给学生播放黄山奇石的各种图片、视频,从而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三、利用网络课程陶冶学生情感,优化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体现了丰富的情感,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通常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于对文字的理解,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内涵。而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提供形声同步的资源,赋予枯燥生硬的文字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象,给学生营造美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调动。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给学生播放应景的音乐,同时配上西沙群岛的图片、航拍视频等等,让学生能够对西沙群岛有更加丰富的感知,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等文章,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影视作品片段,给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以及民族气节,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被充分调动的同时,能够深深感受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总之,通过网络课程能够给学生展示很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形象、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四、利用网络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背景之下,新课改强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课程,教材中有很多积极的教育元素,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思维始于疑问,有了疑问,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为此,教师应当熟练掌握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其服务于课堂教学。而通过网络课程创设问题情境,不但操作容易,并且效果非常好。
  例如,进行《谁的本领大》的教学,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先利用网络课程给学生出示《谁的本领大》这一文章题目,然后问学生们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到了什么?通过预习,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到底谁和谁比本领,最后谁赢了?”有的学生说:“为什么说它们各有各的本领?”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学生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很快集中到课堂中。正式进入到课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让丰富多彩的动画形象感染学生,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而通过网络课程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总之,网络课程内容丰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动静结合,这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合理使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能够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学习中,并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向玉霞.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
  [2]邵渊.运用网络技术,拓展作文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3]孙媛媛.网络资源,语文教学的新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