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褚延禧 张琴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于教学方式和学生个性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更高,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更为关注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变,使学生们向着个性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44-02
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对于学生们的概念转变、数量空间结构的思维,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们不仅需要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公式,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和方法。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激发学生们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教师需要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从引导者的立场启发学生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情境教学认识不足
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将兴趣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特定的情境和教学氛围当中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在情境教学之下,枯燥的数学课堂会更为生动形象,学生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当前许多教师盲目地将情境教学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反而使其流于形式,无法产生实际效果。初中生对于动漫人物情有独钟,将其有效融入到课堂当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有些教师仅仅是将动漫人物展示在了幻灯片当中,而不能够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反而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
(二)忽视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生活当中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关注对学生们概括能力、抽象思维的培养。但在实际当中,许多教师仍然固守着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致使教学方式单一。这样不仅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会抑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况且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更为关注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式的灌输,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仅仅关注于解题思路和方式的训练,而未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并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质。
(三)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是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很多教师依旧采纳以习题和讲课为主,学生自主发掘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极大地降低了课堂的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再者就是很多数学教师不喜欢过多地去解释公式和概念的意义,只是让学生纯粹地记忆和利用,通过繁杂的习题让学生形成一种惯性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这种思路只会帮助学生在考试之中获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缺乏实践应用教育意义。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还有就是教师在课堂之中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四)师生关系过于紧张
由于初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面临中考的压力,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民主和谐。很多学生在课堂之中不尊重老师,不愿意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这是十分错误的一种现象。其实,教师在教学之中保有一种严厉的性格固然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教师还是应当与学生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增加二者之间的实际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和意义,这才是重要的。学生惧怕老师只能获得一个安静的课堂,学生尊重老师才能营造一个活泼,充满活力,高效率的课堂,这是我们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所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
对情境教学运用得当,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首先对教材内容和知识进行整合,在对数学知识和学生需求融合的基础上,创设出与其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比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实物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水杯、课本或者是板擦的形状,并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差别。当然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本班级的人数、小组数进行统计。在学生们尝试统计之后,教师再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改变教学形式
数学知识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突破时空和教材的限制,引导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需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如此才能够使学生们可以独立自主的解决数学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对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进行收集和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理解更为深入,其应用意识和观察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学校还可以定期对数学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对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方式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完轴对称之后,教师可以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生活当中建筑、艺术品或者是日用品中的轴对称。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拓展视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能力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学生依旧是接受基础教学为主,提优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养成。但是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掘能力,尽量多地创设各种情境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比如初中教师在讲解点线面关系的时候就不妨利用数学游戏与学生进行交流。魔方就是一种点,线,面的最佳体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魔方研究,探索魔方拼凑的规律,总结出规则,最后教师公布相应的结果。那么不难发现,学生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之中是可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的,这有助于后期的空间提及计算以及线条关系证明等数学知识。
(四)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带入数学课堂
很多数学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死板,不近人情。其实虽然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建立于学科之间。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如若教师一直给学生一种压抑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之中就会逐渐失去活力,不断丧失学习信心。反之,如若教师给学生一种民主的感觉,学生会在课堂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给与回应,无论是正确的回应还是错误的回应都能让教师在课堂之中收到反馈,从而不断的去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小结
初中学生仍然處于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他们此时所发展起来的数学思维、学习方式和态度对其日后数学学习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之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对课堂教学方式和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属于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存在着具体性和抽象性。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们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此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各灿.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3):86-89.
[2]陈德慧.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39.
[3]袁洪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