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学科,本身包含了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则可以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具体事例的列举,转化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理解和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具体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创建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以及实际事例进行列举分析,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同时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创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增强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提高,不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条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数学教学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认识事物并将数学知识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其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生活中发掘各种数学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利用数学理论知识解析生活,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授课,不但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可以转化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将书面上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像以及音频视频,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认识钟表”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关于生活中各种指针表以及电子表的视频资料和钟表的具体应用影视资料,将手表、万年历以及钟表等生活实例以影视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钟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认识钟表的技能了解各个指针所代表的含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将生活中的实物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理论大多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项事物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元素,因此人们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理论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进行展示,将数学知识理论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案例:在“克、千克、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电子秤以及表盘秤对苹果、西瓜、香皂、白菜、铅笔、橡皮等物品进行称量,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50克,一个西瓜的重量是6千克,一个橡皮的重量是25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以及重量单位的具体概念,同时为学生讲解重量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的形成。
  (三)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依靠数学教材进行教授,可以说数学教材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理论和教学资源,因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深层次的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数学植树问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关于间隔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校园绿化一条长度为200米的道路,要种满橡树,橡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道路两端都要种植,请问这条道路共需要多少棵橡树才能完成绿化工作?”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一条长为10米的道路种植橡树的数量为10÷5+1=3,20米需要20÷5+1=5,以此类推200米需要200÷5+1=41棵橡树。由小数据逐渐变为大数据,从而总结其中的规律和定理。
  (四)进行针对性的生活化数学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进行针对性的数学习题训练,可以说数学知识理论的提出、例题的讲解以及针对性的数学习题训练构成了小学数学的主要模式,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加强生活化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百分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超市打折的事例作为数学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意识,在购买商品时养成良好的规划意识以及计算能力。“原价为1285元的橘子手机,现在8.5折出售,请问现在的手机价格是多少?”“随着夏季的到来,西瓜的价格一路下滑,6折的西瓜现价为1.5元每千克,求西瓜的原价是多少?”类似生活化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熟練的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生活化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言,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其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实物的演示、生活化习题训练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后建.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现代交际,2016(07):179-180.
  [2]刘思萍.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111-112.
  [3]刘晓娟.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84.
  [4]孙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105-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