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新课程教学,要求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当今时代的教育也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够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就应该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本文就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前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时穿插一些生活中经常见到和应用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习的知识,这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的,例如一些商店的找零以及时间长短的计算,都能够用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来进行解决,所以说,生活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的因素,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生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促进学生的思维转化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促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实际应用的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枯燥乏味变得有趣多彩,这对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以及学习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由于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传统,然后在课堂上只是自己讲课,跟学生的互动很少,这使得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而且数学教师的纯理论教学使学生感觉课堂很枯燥、很乏味,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对这样的数学课堂产生厌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种还处于好玩活泼的年纪,所以他们就容易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再加上,数学的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这就打击了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斗志,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和逃避的心理,从而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数学学习的难度大和抽象的特点使得小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学习起来也困难,解决实际的数学题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所以这些问题就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生活化。就比如:在学习《加与减》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营造一个商店买卖东西的生活情境:一个商店里一袋葡萄干3 元钱、一个太谷饼3元钱,一位同学拿出10元,买了1袋葡萄干、1个太谷饼之后,应该找回多少钱。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导入教学,而且还有利于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用简单生活元素代替复杂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难以学习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元素来代替这些复杂的数学知识,从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就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时、分、秒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对于很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和学习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其他因素来替代。教师可以用糖果比作小时,小花比作分钟,草比作秒钟,然后60朵小花可以换一个糖果,60棵小草可以换一朵小花,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转化。
总结: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积极地采取措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3):31-35.
[2]陈杰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13(4):109-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