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学写作的“虚实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及试卷形式的复杂多变,如何面对2021年的语文高考,成了大多数江苏考生最担忧的问题。姑且抛开前面复杂多变的题型,笔者认为无论考题与试卷如何变化,能够写出一手好文章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的创作规律和基本的行文脉络形成全面的理解,总归不是坏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虚实之道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82-02
  引    言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采用全国卷并向全国卷靠拢已经成为当下江苏高考所面对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2017—2019年的全国Ⅰ卷作文命题,抛开题目所设定的语境、人物身份和文体要求,“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应该算是近三年来作文命题的一个基本要求。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出现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2018年全国Ⅰ卷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同行、成长、追梦、圆梦”及2019年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等,这些词汇的覆盖范围之广,涵盖内容之多,所涉领域之杂,不得不说委实给考生筛选、立意及行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在诸多繁杂多义的词汇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关键词,写出新意的文章,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用兵之道讲究“虚、实”,行文也应如此。所以,每拿到一个题目,尤其是关键词较多的题目,我们首先要对较为复杂的词汇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而分类最关键的步骤便是考生对词汇的辨析与理解。例如,提到“味道”,有些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各种气味如橘子味、油烟味、花香味等;而有些人则相对较为抽象,他们想到的也许不是具体的气味,更多的可能是一种韵味,如“这字写得很有味道”“颇有些古人的味道”“这是一个有味道的笑话”等。以上述理解方式为例,我们可以姑且将第一种人的理解方式所归类出来的词称为“实词”,即意思相对明确、固定、客观、可感的关键词;第二种人的理解方式归类出来的词称为“虚词”,即意思相对模糊、宽泛、主管、抽象的关键词;至于那些融主观与客观为一体的词,我们则可称为“中性词”。以2019年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的作文题为例:
  题1:世界、国家、家庭、物品等给予了你们许多帮助,那么什么时候你有感觉到感激,并想回报他们。请以“拿什么回报你”为题或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1000到2500,诗歌20行以上。
  题2:甲组  数学 语文  同桌  老师  网络
   乙组  草  树  石  雨  铁河
  从甲乙两组各选一词,构成“XXX如XXX”的格式,并以之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姑且可以将“物品、同桌、老师、草、树、石、雨、铁河”等词归为“实词”,将“数学、语文、网络”等归类为“虚词”,而将“世界、国家、家庭”等定义相对复杂、理解较为多样的词归类为“中性词”。
  如果单从联想能力来判断,第二种人往往在这一方面比前者来得更为丰富和发达。不过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仅仅基于自己的主观情感倾向便进行文章创作,那么其写出的文章立意恐怕很难走得深远。明确词汇的“虚实”只是刚刚走完题目处理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学会通过句式实现“实词”与“虚词”的灵活转换,从而写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在考场上纵笔驰骋实现先声夺人。以2018年全国Ⅰ卷中的“成长”为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摘录的两个具体语段实例:
  生1——时间拉着我们义无反顾地成长,不知不觉间,我们褪去了童年的稚气走向青春。成长路上,我们会拥有崭新的个性、恣意的性格,如天空中的小鸟无忧无虑地驰骋着,生活着。
  生2——桃花像雨一样滴落下来,伴随着“沙沙”声,像是在苦苦哀求,而我却更加肆无忌惮起来。“那你长桃子啊,你快长桃子啊!”等到桃花几乎打尽了,我才发觉,会不会桃花就是桃子,我是不是已经把桃子打下来了?越想越不对,不过,之后的一切证明了我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鞭打……
  除却文章的辞藻、例子和修辞等,单从“成长”这个词汇在表述过程中给我们的感受而言,生2的表述可能来得比生1更加具有冲击力。反复咀嚼,我们不难感觉生1 的表述虽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总觉得是在口嚼棉花,嚼来嚼去嚼的都是空气;生2的表述相对而言较为可触可感,似有一种一点就通、一说即破的奇妙之感。这其中的微妙差异其实就藏在对“实词”与“虚词”的处理方式中。从我们之前对词性的划分标准来看,“成长”一词很明显带有模糊、宽泛、主管、抽象的特征,故而可以将其归类为“虚词”。如果说我们拿到作文题目选中的是一个虚词,我们仍然以虚词去论述虚词,那么空手彈琵琶的虚无之感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生1的空洞正体现在其对“成长”一词的处理环节中,采用了以虚论虚的方式,如其由成长谈到童年进而又提及青春和个性性格等,无论是“童年、青春”还是“个性、性格”这些词汇都兼具模糊和复杂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读者在读完之后,随之而来的空洞感只会被无形放大,而此等立意与行文也就必然与好文章彻底无缘。反观生2则要相对聪明得多,对于抽象无形的“成长”一词,该生只是简单地借助挨打的桃花将其巧妙过渡到“鞭打”一词,有了“桃花”的可视可嗅、“鞭打”的可触可感,“成长”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抽象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基于以上文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一篇文章在内容上想要不显得那么空洞,在立意上想要避免泛泛之谈,掌握行文的“虚实之道”,学会“实词”与“虚词”的灵活转换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而虚与实的基本组合并不复杂,分别有“化虚为实”“化实为虚”“以实写实”和“以虚写虚”,最后一种于实际行文操作中的弊端,在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体会。“以实写实”虽然在词汇处理上仍能给人以强烈的可触之感,但对于考生的意象筛选能力、画面描绘能力及意境营造能力要求过高[1],故而考场上并不适合大众考生,当然学生一旦能够熟练运用“以实写实”的手法,便能在考场上突破写作难关。
  “化虚为实”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中心论点的拟定,它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行文的方向和立意的高低。我们仍以虚词“成长”为例,假定“成长,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为中心论点,那么实词——歌,在具体的行文中“歌”就不得不被作为重点论证对象,从而有力地去支撑“成长,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这一中心论点,对于“歌”的全方位解析、思考、论证过程则是判定文章立意高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同理,如果我们采用“化实为虚”的手法,以实词“歌”为题,中心论点拟定为“歌,是我们跌宕起伏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道理。简化为相对直观的公式:虚词(成长)+实词(歌)、实词(歌)+虚词(成长),不难发现无论题目限定的关键词属于前面哪一种,后者的搭配对象几乎是无穷的。
  结    语
  所以,熟练掌握“虚实之道”的转换,即使面对多样复杂的关键词,我们也能将其论证得深刻有力、新颖别样。正如《文心雕龙》所言“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在文章的园地里,是有门路技巧的,而对于“虚实之道”的把握应当成为中学生写作训练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周文峰.网络支持下高中语文活动写作的实践分析[J].名师在线,2017(16):85-86.
  作者简介:王杰(1991.5—),男,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0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