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江剑红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独具韵律、情趣、意境等美学特质。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向下,古诗词的教学通过自主导学单来读懂诗意,呈现意象来体味意境,在知晓诗歌创作背景下感悟诗人的真实创作意图,在吟诵的基础上融通诗句与情意,在群诗阅读中感知不同的表现手法,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26-01
  一、自主导学,读懂诗意
  汉字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交流载体,具有非常丰富的表意功能。古代诗人在创作诗词中讲究微言大义,字斟句酌,文以载道,语意丰富,语像丰美,语境深远,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典故脍炙人口,留下了炼字锤句的千秋名典故事。因此,解读古诗词,一字一词地进行反复推敲是触发学生深入读诗、学诗、解诗、知情、悟法的基础。
  在古诗词教学中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单,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自主分析、探索、吟诵、质疑、再现等反复学习的有效载体。如《独坐敬亭山》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份“读全诗,知大意;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四大板块内容的导学单,供学生借助工具书、文本注释等尝试读懂诗句以及整首诗的意思,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并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释疑解困。以导学单为介质,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紧扣“闲”、“厌”,开展模块式的古诗学习,联想诗人此时正被权贵迫害、流落他乡且饱尝世态炎凉的现实背景,进一步感受诗人悠然自得与内心无奈的孤寂之情。
  二、呈现意象,体味意境
  想象是诗词创作的源头活水,是诗词学习的依托与灵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找寻并再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意象,是读诗、明意、知情、入境的基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诗词教学中逐一呈现意象让学生想象画面,进而让学生体会诗情、走进诗歌意境,再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场景,触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三、知晓背景,感悟真意
  古诗词大都意内而言外,诗义易懂而诗意难明。真正读懂一位诗人的一首诗,须知晓诗人作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有深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入乎其内,体会其中的内涵与韵味。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只有将杜甫当时处境与安史之乱的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才能触发学生对本诗真实意境的深入解读,在“涕泪”、“喜欲狂”、“放歌”、“纵酒”、“即从”、“便下”等画面中,真实感知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感受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四、涵咏吟诵,融通言情
  “言为心声,歌以咏志。”古诗词大都是配合着吟诵的声调,让情意跟声音结合,字从音出,字从韵出,传递着诗人的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首要在于读出内在的情感,找到诗句字面意思与诗人情感的融通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诗人要传达的情感。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全诗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教学中,根据诗意引导学生构建庐山瀑布的意象,并将自己置身于庐山瀑布之前,感受飞流直下、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此时的吟诵不是在读李白的诗,而是自己在与庐山瀑布的心神、情境的交融。教学中通过MV式的配画、配音诵读,导游式的情景吟诵等方式,实现从诗词本身的情感转变为自我的情感,成为诗人的代言人,让诗歌表达的情感喷薄而出。
  五、群诗阅读,厚积博观
  群诗阅读指的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古诗词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凸显“对比”思考,让学生在比照异同、探究体验中深化对古诗词的进一步认识。
  在《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柳宗元的《江雪》等三篇诗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记》的无忧无虑与无世无争、《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的建功立业与家国天下;《江雪》的幽静凄冷与清高孤傲,虽然都有着桃花与流水、箬笠与独钓、飞鸟与渔父等意象,但不同的背景下有着各自独立的情怀与意境。学生通过比照研究,对相关意象营造的情景进行分析,思维得到激活,凸显出诗人张志和热爱自由的情怀与悠然脱俗的意趣。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随着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实施与发展,让我们在读诗、学诗、解诗、悟意的基础上,为理念找到合理的落脚点,提高学生的诗词知识储备和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文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邢金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2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