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从一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小组意识的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导入”“ 语文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者的作用”等四个方面由浅及深逐层递进,对一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学习方法 指导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组合作学习发源于欧美国家,“小组合作学习”即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这种学习模式曾被人们看做“另类”,认为“不可理喻”。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把课堂的主角让位给学生,而自己化身为幕后的总导演,这对于教师是一种挑战。本文旨在通过一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小组意识的形成
  一年级新生初入小学校门,一切都是崭新的,入学第一个月是他们行为习惯、思考方式重新建立的关键时期。从进入学校第一天分座位开始,教师就将学生按照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的形式进行划分,让学生从入学伊始就知道“小组”的概念,知道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在入学第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从课堂纪律的规范、课堂教学的奖励机制、课堂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帮助学生不断树立“小组是一个团队”的意识,小组作为一个小的团队,里面的四位成员的表现代表的是整个小组,随着活动的开展,他们逐渐就会形成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等。小组合作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班级中有些内向的孩子不愿意参与小组的合作,这时候小小年纪的同伴就会以他们同龄人特有的方式来彼此鼓励与监督,最终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随着开学后第一个月的结束,一年级新生的小组团队意识基本形成。
  2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开展
  学生的小组意识形成之后,教师可以初步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步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以形式化为主。语文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室前面朗读课文为例,各个小组到教室前面进行小组汇报是有一定的流程的:首先要和大家问好,报出自己所属的小组;然后集体朗读;在下面聆听的其他小组对展示的小组进行点评;最后小组成员一齐感谢大家的聆听。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各个小组集体朗读的一致性、整齐性。因为语文课在一年级课时量比较多,所以在两周之后各个小组朗读的整齐度全部达标。这时教师开始对各个小组进行小组发言的分工培养。例如:小组四人上台后,教师按照四人随机站位的先后顺序给他们分工,进行每人一段朗读,然后台下聆听同学从朗读的流畅度、音量大小两个角度来进行点评,最后被点评小组对台下听众鞠躬表示感谢。这一阶段的培养大概需要三周的时间。综上所述,开学五周之后,各小组合作学习后到台前汇报展示的习惯与基本操作方法已经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导入
  随着时间的推进,各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基本形成,此时教师要对小组合作有进一步的要求。首先给小组分配任务,让小组内成员对语文课堂的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室前面进行小组成员观点的分享。操作流程和之前的小组台前汇报展示的流程一样。观点的分享主要集中在“拼音儿歌”“语文园地” “识字”“课文”单元。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周左右,随着学习深入,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有内涵的儿歌和课文的学习,这个时候需要他们动脑筋思考课文的内涵,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语文教师要把对课文的思考问题布置给各个小组,并指导各个小组进行问题讨论、角色划分与扮演。这时候教师的问题一定要贴近一年级学生的思考方式,通常老师会以“你如果是……你会……”的句式来问同学。这样的课文角色代入感更易于学生去理解和作答,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各小组进行讨论的时候,一年级孩子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点,经常容易在讨论中脱离了谈论问题的主题,这时候教师会及时给予指点,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4语文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者的作用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在语文课堂小组学习中比其他科目教师更要具备小组讨论问题设置的能力。一年级语文教师给学生设置的问题要贴近生活、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方式,学生要有身历其境的感觉。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语文教师朗读、书写、说话的语气、语调、感情的饱满度等很多方面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在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长篇大论、侃侃而谈的独角戏在近年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这个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课堂,语文教师的地位并没有下降相反是上升到导演的角色,角色的转变就需要我们从一位好“演员”向好“导演”进行转换,给学生们进行好的指导,让每一位学生在形成小组合作意识的同时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动态化的有机学习。因此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化学习,理解书本,才能站在一个合适的高度给学生们抛出有意义的问题,进而引领学生进行发散性学习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博·普莱文.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56各策略[M].肖芬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
  [2] 鄭杰.为了学习的合作[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