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与发展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建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时,若适当控制农村土地的经营规模,不仅能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提高其生产率,增强其经济实力,从而对其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对策
  农村土地经营规模至关重要,其规模发展和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走势。若发展良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收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和鼓励农村承包土地应用多种方式规模经营,其经营权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有效和有序流转。”中央一号文件于2013年提出。以上政策是党和国家将我国农业在未来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与世界农业发展多年的丰富经验相结合而制定提出的。
  一、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充,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按党的政策规定来说,土地流转就是土地使用权可以合理流转,但必须由家庭经营。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时,应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进取,还应以科学的态度去消除那些不合实际的思想和认识,以避免因循守旧。为确保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发展良好,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并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担保制度,如农户担保机制。若种植大户想要集体“倒包”土地,必须做到:首先能够找到农户做担保,其应有相对应面积土地,然后还应按时按量上交租金或用实物抵押。否则,为其担保的农户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这种农户担保机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返租倒包”的风险,还能确保“返租倒包”土地流转方式的运行。
  2.严格办理土地流转手续。由于多年前有关土地流转、征用、租用等手续没有严格依法办理,从而使得现在土地流转工作存在大量问题。同理,为了避免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在土地的新租用、流转和征用的手续办理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手续办理。
  3.正确处理农户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要认真清点在调整农业结构中产生的土地流转费,然后严格按照农户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分配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为了确保土地规模经营的运行良好,对于那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若其碰到大风险和灾难时,应保障其生存发展权;对于转让土地的农民,则应保障其社会救济权、劳动权和获益权。政府应以“老有所养,生有所靠,病有所医”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心原则,不断鼓励和引导个人和集体“以土地换社保”,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普及度,从而取代耕地并成为农民可靠的生存保障。通过多方努力,以多形式、多渠道,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而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举例来说,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来说,为了保障他老年生活的安逸,不用再次农业承包,应为其建立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
  三、坚持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生活在农村的这80%人口是否稳定。”从这可以看出,土地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着人类的存亡是民生根本。因此,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十分重要,需要党和政府的指导。在“三农”问题上,邓小平的深刻论述,如“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中国经济能否发展,社会是否安定,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能不能好起来”,不仅科学合理的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还发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党和国家会制定发展政策,即制订正确的农村政策,并不断引导和说服,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便使用证地权来征用农村土地。
  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做好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以扩大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只有在拥有多余的土地的基础上才能扩大经营规模,因此需要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后在后续扩大规模过程中,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会迫使更多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各个政府都寻找渠道方法来转移农业劳动力,以进一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在我国,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社会保障,还是其生产资料,这使得农村人地关系十分紧张。想要实施土地经营和分配制度并确保其效率,首先要让土地收益率来替代基本福利保障——耕地这一主要功能,并且大部分农民能转让土地。然后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其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以避免出现历史上的流民现象——由土地兼并而引发的,或者是社会冲突——由农民失去生计而爆发的。所以,想要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必须先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五、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模式
  由调研可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分为小、中、大规模经营模式。其中小规模主要指家庭经营模式;大规模包括:工商资本投入从事的公司化经营模式和较大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连片经营模式;中规模包括:乡镇政府参与的经营模式和土地承包者的经营模式。这些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将各种闲置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和配置,不仅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出现的问题——土地承包太过细碎,还提高了耕地利用水平,促进了农业发展。此外,它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平衡各产业之间的收益,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以确保农业的高效发展,从而实现农業现代化、企业化和专业化经营。因此,应不断创新和探索农村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以为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首先打好基础——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政府自上而下和农民自下而上的结合为中心原则,以稳定农村土地的政策为根本,全力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完成农村土地流转这一关键环节,最后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先兵.中国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2(10):37-39.
  [2]范怀超.西部丘陵地区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思考——以四川南充市发展家庭农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1):156-161.
  [3]陕永杰,薛濡壕.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2):292-296.
  [4]马文起.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4205-4206.
  [5]李恩,孙赫然.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为例[J].管理学刊,2014,27(02):46-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