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鲟鳇鱼增殖放流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海龙 康萌

  
  摘  要:通过增殖放流来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鱼类资源,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推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增殖放流鲟鳇鱼对于增殖保护黑龙江鲟鳇鱼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鲟鳇鱼增殖放流工作的全面发展,对鲟鳇鱼增殖放流提出几点关键性粗浅建议。
  关键词:鲟鳇鱼;增殖放流
  
  在黑龙江省,鲟鳇鱼泛指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达氏鳇和两者的自然杂交种。鲟鳇鱼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认为是水中“活化石”,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水域均有分布。它身体细长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鱼骨板带有尖棘,为软骨硬鳞鱼。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腹部均为白色。鲟鳇鱼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可在鱼池及其他人工水环境中正常摄食生长。其最大个体可达1000kg以上。由于捕捞过度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其自然资源量极度下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省开展了鲟鳇鱼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笔者用实际行动,在所在单位通过多年对国内外鲟鱼、鳇鱼养殖培育技术的持续性学习,和对鲟鳇鱼长达十多年养殖培育经验及增殖放流实践经验表明,开展鲟鳇鱼增殖放流活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命运共同体,推进鲟鳇鱼增殖放流工作全面发展,对鲟鳇鱼增殖放流提出几点关键性粗浅建议:
  1 确保原种放流
  人工培育放流鲟鳇鱼苗选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亲鱼必须是由黑龙江水域采捕自然成熟的个体,或采捕繁育经人工培育的原种鲟鳇鱼后代。
  1.1 采捕自然成熟的个体繁育放流,可以最大化地保留其自然野性,可以很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忍耐不良的环境和抗病能力。
  1.2 人工培育原种鲟鳇鱼,首先也是要采捕自然生长的鲟鳇鱼,保证其纯种,从中选择体格健壮,体型完美,活泼好动的个体,进行繁育,培育出下一代,进行人工繁育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2.2 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2.3 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2.4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技术环境条件
  3 鲟鳇鱼孵化
  鲟鳇鱼受精卵要挑出未受精卵、残卵和感染水霉菌等坏卵,在进入孵化器前应经过同温、消毒、计数等工作,合理配置孵化密度,然后放入孵化器孵化。其孵化用水应清澈、无杂质、无污染,最适水温为17°C—21°C,且比较平稳。水温过高、过低或水温变化幅度过大都会给孵化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鲟鳇鱼受精卵在进孵化过程中易滋生水霉菌,每天用卫可(Virkona)1ppm浸泡30分钟或流水消毒1小时可起到防治作用,但当鱼苗开始破膜时禁止消毒。
  4 鲟鳇鱼驯养
  4.1水温水质
  由鲟鳇鱼自身生物学特性决定,它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水质要求比较严格,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无病菌、无污物,其水温应保持在15°C—22°C之间,并且昼夜变化不能超过3°C。溶解氧应在每升水6毫克以上。因此,我们认为,对所使用的养殖用水进行水体过滤,清毒、增氧是必要的,是提高鲟鳇鱼鱼苗培育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4.2 工具消毒
  养殖过程中应设置两个工具消毒桶,将投喂用的工具和排污用的工具使用完后洗刷干净立即进行分开浸泡消毒,防止病原交叉感染。消毒液采用10%的盐水或者1000ppm的卫可(Virkona)浸泡,采用隔天交叉消毒。切记投喂工具和排污工具不可交叉使用。
  4.3 鲟鳇鱼开口
  鲟鳇鱼鱼苗的开口时间十分关键,如果不适时投喂饵料,将极大地影响鱼苗的成活率,以前有资料说,当鱼苗排色素栓时开口为宜,但通过我们多年的驯养经验,实践证明鲟鳇鱼鱼苗因个体发育不同,其开口时间亦不同,所以,应提前至鱼苗的卵黃吸收至三分之二时,开始投喂饵料为宜。
  4.4 鲟鳇鱼投喂
  鲟鳇鱼驯养开始时应坚持少投多次的原则,并密切观察鱼苗的生长,发育及摄食状况,另外,为保证其能够在开口时得到充分的饵料,必须使水体保持具有一定的饵料密度,使鱼苗随时获得饵料,这就要求泼洒饵料时要均匀,原则上每小时投喂一次,每次投喂20分钟。投喂量以没有或少有剩饵为宜。剩饵过多,一是易造成鱼苗摄食过多而导致肠炎,二是浪费饲料和污染水体导致鱼病。
  5 科学放流
  5.1 做好幼鱼检验检疫
  对增殖放流的鲟鳇鱼幼鱼进行必要的检验检疫,选择那些体质健康无病的史氏鲟幼鱼进行增殖放流。
  5.2 做好幼鱼装运
  就目前实际和条件看,如果不是就地放流需要运输,幼鱼运输主要采取尼龙袋充氧运输。在装运前的24小时即停止喂食,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水质污染。同时逐渐降低水温,以便于低温运输。幼鱼装运时,操作要轻、细、稳,避免机械损伤和鱼体刮碰创伤。对于运输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的,可采用敞篷卡车苫布浇水运输;如果在七八个小时以上,则以冷藏车运输为宜。
  5.3 对于降温运输的幼鱼,放流前要在放流水域水体内进行同温,当运输袋内水温与放流水域水体水温一致后,方可放流。
  5.4 要选择合适的放流时间
  鲟鳇鱼增殖放流一般在七月中下旬。由于这个时期气温水温都比较高,所以放流时间以气温水温相对较低的上午或傍晚为宜。
  5.5 选择合适的放流地点
  鲟鳇鱼是黑龙江水域特有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历史上在黑龙江上中下游都有广泛的分布。在俄罗斯,史氏鲟增殖放流通常在其境内的黑龙江下游。过去,在黑龙江下游同江和抚远段进行增殖放流,近些年已开始向中上游发展。无论从历史上的史氏鲟资源分布看,还是从现在的史氏鲟资源现状看,我们都应该加大在黑龙江中上游的增殖放流力度。具体放流地点应选择在,距岸边有一定距离、水体宽阔、底质平坦、水流平缓,且人为干扰影响较少的水域。
  5.6 积极开展标志放流
  开展标志放流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积极促进提高增殖放流史氏鲟的规格和成活率。采用普通标志增殖放流史氏鲟,就必须要相应提高史氏鲟幼鱼规格。由于小规格史氏鲟幼鱼索饵能力较弱、避敌能力弱和适应环境能力弱等特点,在黑龙江自然水域中觅食困难,还会经常成为凶猛鱼类的“盘中餐”。相对来讲,大规格史氏鲟幼鱼觅食、避敌和抗恶劣环境能力均比较强,从而克服了小规格幼鱼难以回避的致命弱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增殖放流成活水平,提高增殖放流的有效性。其次,可以有效的评估增殖放流效果,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使增殖放流史氏鲟走上节能低耗和投入与资源、产出比相匹配之路,使史氏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加合理。
  6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增殖保护意识  适当举办增殖放流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和群众参加增殖放流活动,可以很好地展示国家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政策和实际行动,有利于宣传教育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意识,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增殖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活动。
  (责任编辑:孔令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2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