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德民间童话之叙事特征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民间童话以独特的叙事手法传承着民族精神,《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和《格林童话》分别作为中德民间童话的代表,在叙事 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故事主题突出,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夸张,对比强烈;故事语言明确直白,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由于中德文化差异,童话叙事具有不同的民族、阶级特色。
  关键词:民间童话;叙事特征;格林童话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35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2—0149—04
  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便是“听故事”,民间童 话又称“幻想故事”“魔法故事”,是民间故事之一, 以故事中出现仙人、精灵、宝物、法术等神奇幻想形 象和穷人得宝、好人遇仙、勇士除魔、人神婚配等神 奇幻想情节为标志。它采用浓厚的幻想和象征性的 艺术手法,概括地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与意愿,内 容浅近并富有道德意味,情节离奇并富有儿童情趣,尤为儿童所喜爱。[1]童话故事有无法替代的心理健康功能和教育作用,童话为儿童提供了几乎一切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如正直、善良、忠诚、品德、勤奋、好学、勇敢、纯朴、诚信、谦虚等。
  民间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传承着民族精 神。19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国结构松散, 大批知识分子为了消除语言、文化的差异,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开始对广泛流传于德国民间、蕴含德意志民族特色的童话和故事进行搜集,格林童话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两兄弟搜集整理完成的这部儿童文学著 作,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本的特色,同时又经过提 炼和润色被赋予了简朴和风趣的文学形式。自 1812 年发行第一版以来,《格林童话》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的集体记忆。《格林童话》的第一版共收录 82 篇故事,到第七版时增至 210 篇。格林兄弟在第一版的前言中曾说: “我们尽可能纯粹地去理解这些童话,没有去诗化、美化或修改。”[2]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民间文化的重要性,极力主张搜集和研究民谣和民间文学,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发表启事,成立“歌谣征集处”,向全国征集民间歌谣。1984 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2009年10月,三套集成全部出齐,共 298 卷,440 册。[3]本文主要研究的《中国民间童话系列》题材取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将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故事进行梳理,用流畅生动的文字还原传统民间故事原貌,表现中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无论《中国民间童话系列》还是《格林童话》,它们在叙事上都有明显的特征。
  一、故事主题突出,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
  《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和《格林童话》中的童话 故事都呈现出的一个特点是其故事情节紧密围绕 人性的真善美展开,勤劳勇敢正义的主人公最终都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公主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童话中的一切因素都变得容易而透明。其中也 有恶的存在,对虚荣、嫉妒、欺骗、色欲、贪婪、懒惰 的叙述也很深刻,但在终极目标与整体氛围上,体 现的是一个普遍合理的和公道正义的世界,使读者 明辨是非,产生积极的人生观。童话中的故事常常试图减少人们的忧虑,满足人们的需要,点燃人们的想象力,并且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为主线。
  故事《白雪公主》中,虚荣的王后总是问魔镜 “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得知白雪公主是世 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时候,王后的虚荣和嫉妒之心 便迫使她安排士兵杀害白雪公主。《鱼姑娘》(中国 民间童话系列)中芦笙和小红鱼变成的鱼姑娘用勤 劳勇敢的个性品质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后来,芦笙 由于爱慕虚荣,爱上了魔王的女儿,赶走了善良的 鱼姑娘,最后落得人才两空。《渔夫和他的妻子》中, 妻子由于贪得无厌又住回了破旧的茅屋里。《两兄 弟》中懒惰又狡猾的哥哥最后敗光了家产,只能靠 讨饭过活。童话故事当中的“女巫”以及等同女巫的 其他角色,如女魔法师、吃人的怪物、狠毒的王后和 邪恶的继母等,最后都被除掉,她们代表的邪恶部 分随之消失,儿童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 干扰。[4]一个童话故事要成功,要能达成它的心理任务,女巫就非死不可,因为女巫就是自我罪恶部分 的化身。有些童话故事中,女巫在残酷的暴力下死 亡,《十二王妃》中,老妖婆最后只能佝偻着背退下 去,而贪婪的国王则被“呼啦啦”蹿出来的地狱的火 舌吞噬。《猎人果列》中,害人的母老虎精最终从悬崖上摔进乱石堆里死了。《小红帽》中的大灰狼最终被猎人用剪刀剪开了肚皮,肚子里装满了石头,在喝水的时候掉进河里淹死了。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心中真正的愿望,无论贫穷还是落难,无论为魔法所拘还是为恶势力所困,他们都会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总是不屈不挠,总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相反,邪恶的势力,不管曾经多么恐怖、多么嚣张,最终总是会得到惩罚。平凡的人们经历千难万险、种种磨难,终能找到真爱和价值,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陷入困境的王子和公主,无论遭受怎样的屈辱,仍旧保持高贵的天性,直至云开雾散,永得幸福,这是民间童话的永恒追求,表现了普通老百姓最普遍的善良愿望和道德标准。
  二、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夸张,对比强烈
  民间童话中人物或动物的性格,都是单一且清 晰明了的,或嫉妒贪婪或善良勇敢,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性格特点都与命运紧密相连。这种看似简单化的叙事手法,可以帮助缺乏理解矛盾和模棱两可事物能力的幼儿理解故事所谈论的问题的本质,并帮助他们认同故事中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设计使得民间童话形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固定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善恶对立的两极结构。 就单则故事而言,民间童话的模式是: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或一个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在一个给定的民间童话中,如果有一个状态意味着某种性质的缺失,那么这一状态将由指示该缺失被消除的另一个状态所取代。[5]童话主人公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于获得成功或胜利,后一事件成为前一事件的逆转。事件的逆转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故事都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最终的结果。   《灰姑娘》里美丽善良的灰姑娘最终嫁给了王 子,而恶毒的姐姐被两只小白鸟啄瞎了眼睛;《白雪 公主》中的王后最后被迫穿上燒红的铁鞋跳舞至 死;《三兄弟》里,由于兄弟三人彼此相爱,他们和睦 地住在一起,一直到老;《聪明的小裁缝》里,公主十 分佩服小裁缝的机智,两人愉快地举行了婚礼,从 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白新娘和黑新娘》里面的继 母和女儿,最后都被光着身子装进一只内壁钉满钉 子的桶里,由马拉着一直拖死。这样非善即恶的对 立描写一方面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教育作用,另一方 面,作为儿童的睡前故事,母亲们或许想以主人公 的残酷遭遇教会孩子们如何应对恶劣的环境 并寻找庇护之所,如何在遭遇绝望之时寻找生存的希望,如何在遭遇邪恶势力的迫害之时求生并反击,暴力与恐怖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童话并不是对现实生活温情脉脉的掩饰与美化,而是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教会孩子理解现实,面对现实,最后用坚强、勇敢、善良、真诚、勤劳、果敢这些优秀的个人品质战胜困难。
  三、故事语言明确直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民间童话多来自田间地头劳苦大众的口头创 作,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和民间韵味,文字明白如 话,不追求华丽辞藻,就是原汁原味地反映生活。创作笔法,以叙述情节为主,故事性强,少抒情 议论,民间童话的灵魂就是曲折的故事情节,这使 其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故事线条清晰、清楚易懂、 一目了然以及情节层次分明。在童话中,善恶两种势力斗争的结局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但是作者总要借助一段曲折的故事来最终阐明,其目的是强化训诫的作用。
  童话故事多有一个不确定的开头和一个确定 的结尾。威廉·巴斯科姆(William Bascom)指出民间故事可以被置于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阿兰·邓蒂斯则认为“从前,有一个地方……”的“从前”,指的是“任何时间或正常时间之外”。在民间童话中, 故事的开头往往会设定一个虚构的时间,将儿童从现实生活引入到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中。[6]例如:
  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那时候,有个国家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很久以前,在七七四十九座大山里…… 童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快乐的,故事的主人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快乐结局象征着儿童自我正面力量的获胜。例如:
  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此以后,小王子、公主和公主的哥哥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女孩遵守了承诺,过上了舒适美满的生活,从此再也不用纺线了……
  这样的叙事方式,符合儿童爱幻想的特点,使儿童对生活充满想象,开口说话的大树、被施了 魔法的动物、魔幻城堡里的奇遇等,发生的一切似 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在《欧洲民间童话——其形式与本质》一书中, 作者麦克斯·吕蒂指出“民间童话以固定的公式进 行活动。民间童话喜欢的数字是 1、2、3、7、12……从发生来讲是拥有魔法的意义和力量的数字”[7]。在很多的中外民间童话故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些数 字,尤其是“3”和“12”的踪迹。《格林童话》中《三 个幸运儿》《三片羽毛》《三个纺线女》《三兄弟》《十 二兄弟》,《中国民间童话系列》里的《十二王妃》等。 除了童话故事名字里的数字,很多的童话情节里面也处处可见“三”和“十二”的踪影。例如:《跳舞跳破的鞋子》里,国王有十二个漂亮的女儿,《猫和老鼠做朋友》里,猫三次到教堂偷吃藏起来的奶油,《猎人果列》里的母老虎精有三个儿子等。同一个故事情节、同一个画面会反复出现多次,但是却可能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因为,对年幼的儿童来说,不断的重复,才能够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牢固的记忆,并有利于民间童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重复的故事情节也可以产生熟能生巧的效果,有利于儿童复述和模仿。例如,《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主要故事情节就谈到猫三次到教堂里面偷吃了他和老鼠一起储藏的奶油。每一次,猫都会想出一个计策欺骗老鼠。第一次,猫欺骗老鼠说: “亲爱的老鼠,我的表姐生了个儿子,她要请我当教父,所以我今天要去教堂给孩子洗礼。你就一个人照看家里吧。”第二次,猫欺骗老鼠说:“我的一个好朋友刚生了一个孩子,我又被他请去做教父了,得再去一次教堂,看着新生儿受洗礼。”第三次,猫对老鼠说“我又要去做教父了,得第三次去教堂。”《小狐狸》中,小狐狸三次遇到狼,三次被狼欺骗。第一 次,老狼把小狐狸带到一个洞口,欺骗小狐狸,告诉它想要寻找的尼桑萨满神在山洞里,结果山洞里住的是鸟神。第二次,老狼指着燃烧的山林告诉小狐狸它想要寻找的尼桑萨满神在里面,结果小狐狸遇到的是树神。第三次,老狼又欺骗小狐狸尼桑萨满神在荆棘丛中,结果小狐狸遇到了鹿神。小狐狸一次次地被欺骗,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这样的故事情节,看似相同,但是却每次都会发生细微变化,也正因为,每次重复中所具有的变化,童话故事才更加耐人寻味,令儿童历久不忘。
  四、中德文化差异,童话叙事具有不同的民族、 阶级特色
  民间童话出自人民大众之口,流传于乡野之 间。《中国民间童话系列》的每一个故事都体现出一 个民族的特点。例如:《长发妹》是侗族的故事,讲的 是高山下的侗族村寨里有一位美丽的长发妹,长发 妹常坐在窗前梳头,头发垂下吊脚楼。故事里的画 面、地点都具有明显的侗族特色。《火童》讲的是天 神收走了哈尼族人的火,一个叫明扎的小男孩去找 天神要回火种的故事。《十二王妃》故事里国王阿朗 颁布了命令:不许任何人进入原始森林砍伐、狩猎, 至今,傣族人对森林都非常敬畏,绝不会无缘无故 地伤害草木。《两兄弟》讲的是白族人民的故事,《金头发》讲的是彝族人民的故事,《猎人果列》讲的是苗族人民的故事。历史悠久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在中国民间童话故事中得以记录传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在倾听这些民间故事的时候,儿童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格林童话》是在“重构德意志民族文化,再造日耳曼民族精神”的召唤下,开始搜集和出版的,所以很多童话故事里还是保留着浓厚的民间叙事风格,轻描淡写地将众多血腥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儿童的认知和世界观的形成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除此之外,格林童话中还有一类故事属于宗教童话,故事中不敬畏神或在神的面前犯下错误的人会受到残酷的惩罚,还有一些童话受到男权主义思想影响,比如要求女性温顺、听话,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这些价值观与教育方式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纵观中德民间童话,我们发现这些童话都是围 绕着人性中的矛盾和美好而產生的故事,《中国民 间童话系列》更多是将人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一员,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格林童话》则更多围绕天主教的七宗罪展开。《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具有更加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而《格林童话》则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总之,无论是《格林童话》还是《中国民间童话系列》都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但童话受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憾和不足,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给孩子选择童话故事时,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我们的孩子徜徉在民间文化的长河中体会经典,享受民间文化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庆生.文艺创作知识辞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
  [2]BAUMANN B,OBERLE B. Deutsche Literatur in Epochen[M]. Ismaning: Max Hueber Verlag,1985.
  [3]房福贤.寻找民间童话中的民族文化密码——《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序[J].新教育,2017(12).
  [4]谢尔登.卡什丹.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M].李淑珺,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杰拉德·普林斯.故事的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7]彭懿.格林童话的产生极其版本演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8]E.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M].杨武能,杨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Abstract:Folk tales inherit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unique narrative techniques. Chinese folk tales series and Grimm's fairy tales, as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and German folk tal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narrative features: prominent theme, promoting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punishing false, evil and ugly; The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ro are sharp exaggerated and the contrast is strong; The story language is clear and straightforward, the story plot ups and downs;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 tween China and Germany, fairy tale narration has different national and clas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folk tale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Grimm's fairy tales
  [责任编辑:韩 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6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