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建栋 黄萌 宋云生

   摘要:为了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 120 000株/hm2、氮肥运筹比(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为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为 3 784.50 kg/hm2。(2)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为氮肥施用量,其次是移栽密度和氮肥运筹。(3)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每角粒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质量则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其主攻目标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4)栽培措施对苏油8号芥酸、硫苷含量影响不大,氮肥施用量和移栽密度增加则含油率逐渐减少;单位面积产油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关键词:双低油菜;栽培措施;产量;单位面积产油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34.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6-0046-04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万hm2,随着双低油菜新品种的不断选育并应用于生产,相关配套的栽培措施亦不断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和氮肥运筹有利于取得高产[1-5]。苏油8号作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201401,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耐性好等特点[1]。为了该品种更好地应用于大面积生产,选取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3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以筛选苏油8号适宜的栽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品种为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芥酸含量为0.20%,硫苷含量为21.32 μmol/g。试验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望亭试验基地(120°25′11″E、31°27′11″N)进行。
  1.2 试验内容
   试验设氮肥施用量(A)、移栽密度(B)及氮肥运筹(C)3个因素,A因素为氮肥施用量,设A1(纯氮187.5 kg/hm2)、A2(纯氮262.5 kg/hm2)、A3(纯氮337.5 kg/hm2)3个水平;B因素为移栽密度,设B1(75 000株/hm2)、B2(120 000株/hm2)、B3(165 000株/hm2)3个水平;C因素为氮肥运筹,设C1(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C2(基 肥 ∶ 苗 肥 ∶ 薹肥=6 ∶ 2 ∶ 2)、C3(基肥 ∶ 苗肥 ∶ 薹肥=4 ∶ 2 ∶ 4)3个水平[2]。试验组合处理采用 L9(34) 正交设计,随机排列,3次重復,小区面积20 m2。
   试验大田前茬为中熟晚粳水稻,黄泥土,肥力中上。于2017年9月24日播种,11月8日移栽,移栽方式为劈沟条栽,行距50 cm,株距随密度变化。试验施用氮肥(尿素)、磷肥(过磷酸钙,12%)及钾肥,基肥于移栽时施用,苗肥于2017年12月21日施用,薹肥于2018年3月1日施用。于2018年5月28日收割并区收核产,计算相应小区平均产量(kg)并折合成每公顷产量。
   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样10株,考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轴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二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等性状。
  1.3 品质分析
   将收获的油菜种子混合后随机抽样,种子含油率、芥酸含量及硫苷的测定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近红外光谱仪(Foss,NIRSystem 5000)进行[6]。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方差分析及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同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7-8]。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
  2.1.1 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三因子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F=8.49* *),A3B2C1处理的产量最高,为 3 784.50 kg/hm2,A1B1C1处理的产量最低,为 2 415.00 kg/hm2,A3B2C1处理较A1B1C1处理产量增加56.73%,A3B2C1处理的产量与A3B3C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说明苏油8号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为氮肥施用量 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及氮肥运筹比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
  2.1.2 单因素分析 从R值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措施对苏油8号产量影响的效果为A>B>C。由表2可知,A3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A2处理,极显著高于A1处理,其表现为A3>A2>A1,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由表3可知,B2处理显著高于B1处理,与B3处理差异不显著,其表现为 B2>B3>B1,说明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但移栽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由表4可知,氮肥运筹间差异不显著(F=3.29),对产量影响的效果为C2>C1>C3,其中C2处理的平均产量较C1增加1.29%,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施足基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的适宜组合为A3B2C1,即氮肥施用量 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及氮肥运筹比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这与试验结果一致。
  2.2 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2.2.1 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对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及千粒质量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与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有关,随着氮肥施用量及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增加的趋势,氮肥运筹则对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影响不确定。在氮肥施用量一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随移栽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移栽密度下,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有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显著相关(r=0.648*)。试验以A3B2C1处理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为576.4个,较A1B3C3处理增加208.2个,增幅为56.55%。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以A3B3C2处理最多,达7 134.30万个/hm2,A3B2C1处理较A3B3C2处理少 3.05%,较A2B1C2增加 79.56%,说明在较高氮素施用量条件下,合理密植及合适的氮肥运筹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    试验结果表明,每角粒数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有先增后减少的趋势,但不显著。肥料运筹则对每角粒数影响不显著。千粒质量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在B1条件下,千粒质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在B2、B3条件下,则有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差异不明显。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千粒质量均有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2.2.2 产量结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将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X1)、每角粒数(X2)、千粒质量(X3)与产量(Y)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6)表明,在3个变量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P1→Y=0.832,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 0.648,达显著水平,其次是千粒质量,P3→Y=0.483,每角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小,P2→Y=0.218,每角粒数通过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的间接作用为P2→1-Y=0.246,其与产量显著相关(r=0.684*)。苏油8号产量与三因素的回归方程为Y=-565.119 6+0.279 2X1+7.028 5X2+111.394 4X3,可以看出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可有效增加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苏油8号要取得高产,首先要主攻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其次是千粒质量和每角粒数。
  2.3 氮肥施用量、移栽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品质的影响
   由表7可知,随着氮肥施用量及移栽密度的增加,含油率逐渐减少,各处理的芥酸和硫苷含量均为双低,符合国家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质标准。单位面积产油量则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移栽密度增加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A3B2C1处理的单位面积产油量为 1 534.05 kg/hm2,为各处理最高,与产量结果相一致。
   由表8可知,就单因素而言,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苏油8号含油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A1处理极显著高于A3处理,A2处理显著高于A3处理。就移栽密度而言,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苏油8号含油率逐渐减少,B1处理极显著高于B2、B3处理,B3处理较B2含油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对苏油8号含油率的影响不显著。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苏油8号高产以氮肥施用量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与 165 000株/hm2、氮肥运筹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 及6 ∶ 2 ∶ 2处理较为适宜,其组合产量均能达到3 450 kg/hm2以上,以氮肥施用量 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及氮肥运筹比 5 ∶ 2 ∶ 3 组合单位面积产量为最高,其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较为协调,在大面积生产中可以作为参考,以充分发挥苏油8号的高产潜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影响苏油8号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及千粒质量对苏油8号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苏油8号品种特性决定的。苏油8号要取得 3 450 kg/hm2 以上高产,在生产上应主攻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达到6 900万个/hm2以上,同時保证每角粒数约25.0粒、千粒质量在 4.30 g 以上。
   苏油8号要达到较高的含油率,其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移栽密度为 75 000株/hm2、肥料运筹为基肥 ∶ 苗肥 ∶ 薹肥=5 ∶ 2 ∶ 3。而要取得最佳单位面积产油量并保证双低品质和高产,则其适宜组合为氮肥施用量 337.5 kg/hm2、移栽密度120 000株/hm2及氮肥运筹基肥 ∶ 苗 肥 ∶ 薹 肥=5 ∶ 2 ∶ 3。
  参考文献:
  [1]张建栋,黄 萌,陈培峰,等.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2):43-46.
  [2]孙 华,沈明星,蒋鹤云,等. 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08,24(4):55-59.
  [3]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 氮、磷、钾对油研10号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5):382-389.
  [4]李志玉,郭庆元,廖 星,等. 不同氮水平对双低油菜中双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2):184-188.
  [5]沈维良,刘凤英. 密度与氮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0,6(5):40-41.
  [6]李延莉,庄 静,王伟荣,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菜品质育种中的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32-34.
  [7]张 琪,丛 鹏,彭 励. 通径分析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J]. 农业网络信息,2007(3):109-110,91.
  [8]田志宏,刘碧波,陈诗波,等. 双低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3(9):20-22.于澄宇,董军刚,董振生,等. 大粒、高产、抗倒伏油菜杂交种西油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6):5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9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