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方法是营造活跃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核心,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是体现教师教育价值及创造性的关键形式。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听说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教师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课堂,并愿意投入课堂学习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4-0043-02
  引   言
  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价值,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語言元素。这显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目标,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点问题。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科技为学生营造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析初中英语授课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构建“一法为本,多法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使有限课堂发挥为无限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各抒己见,使整个课堂严松兼顾,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Know yourself一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以英语教学目标为主,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对自身的外形及特点进行描述,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英语向学生介绍自己:“My name is Yang Guowei, I am a tall man, have black hair, like to learn English, love sports. ”一开始,学生也许会不知所措,突然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会有点不习惯,但是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后,学生会自然地运用英语来描述同伴与家人。经过一番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我介绍抑或是介绍同桌的形式来展开本节内容的授课,如“I am Yang Yaman, a girl who likes to dance.”通过这样的互相介绍,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关于人体外貌的英语词汇,还可以为后期的写作收集材料,在训练口语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
  二、加强听说训练,提升写作素养
  听是认知和理解及接受语言的过程。教师应当将听力与写作相结合,即将写作控制在某一环境下,促使写作训练成为全面性交际练习。但是从当前状况来看,初中生听与说的能力较为低下,导致英语写作面临巨大挑战。
  例如,在教学Great people一单元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英语词组或连贯性语句进行授课,借助学生既有知识词库来介绍或解释新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历练的机会,突显其主体作用,使其主动投入英语实践活动中;同时,设计多种教学情境,营造活跃氛围,强化师生对话及生生对话,从而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在授课前将Great people的原文音频下载至计算机,在正式教授时,先引导学生略读一遍课文,使其大致了解文中表达的意思,随后要求学生合上课本,仔细听计算机中的音频,而后翻开课本,指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重点句型,最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探讨身边你认为“伟大的人”。学生可以自行组成三人小组,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有收集词汇的,有寻找句型的,还有负责整合表达的。瞬间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笑着、说着、比画着……时间到了,教师说道:“通过听课文、阅读课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中重点句型是什么?哪一个小组可以讲讲你认为的‘伟大的人’?”小组A:“我们认为,在Great people中应熟练掌握‘Do you think’这一句型”。小组B:“本节课文应重点把握Famous, invent等词汇,同时理解动名词变化的关键,如invent动词意为‘发明’,当其后面加or即可变成‘inventor’,也就是发明家。”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最后使用英语来叙述身边的“伟人”,继而完成将听转化为说的教学任务。
  三、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严格遵循学生的整体学习规律,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同时转变个人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又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锻炼综合能力、培养个人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将相应的知识通过口授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常规教学相对较为滞后,且课堂教学的氛围也十分枯燥,使很多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更无法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新型的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爱学、乐学、会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感、满足感与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一部分内容时,英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新颖的英语活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练习。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一下Culture的定义、概念,以及具体的范畴、内涵等,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其次,在进行初步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学习,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学生可以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出发,谈一谈“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也可以与同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认为的世界文化都有哪些,各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有什么,自己为什么对这一文化感兴趣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获得新的认知和感受,互相了解彼此感兴趣的文化,并且对文化的类型与特点等进行科学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对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等。这样可以避免初中英语教学出现“满堂灌”“一言堂”的情况,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小差”。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参加实际学习。此外,初中英语教师选择此种方式教学,做好相应的示范性引导,能有效活跃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这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堂教学和生活的联系
  为了加强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要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考虑到初中英语课本中很多学习内容都有较强的生活色彩,教师在讲解这类文本和语言点时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参与空间,才可以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和对生活的观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各种教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够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综合锻炼自己多方面的学科能力。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内容、组织各种课堂学习活动时,首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相应的教学重难点部分,找到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合理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障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有效推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相应的教学准备。有了这些前期工作后,教师设计的生活化语言交际活动不仅针对性更强,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感悟。這种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优势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相应的语言点。
  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构建和教学知识点紧密关联的学习情境,并注重情境设计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力求情境氛围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教师在进行TV  Programmes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搜集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并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英语讨论。一开始,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比较混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重心并不明确。在这种状况下,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可以从这个主题出发,给学生设计几个讨论方向,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最喜爱哪些电视节目,随后简单介绍这些节目,并且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有了这几个讨论方向后,学生交互过程的重点会更为明确,他们在交流讨论中也会有更多的思考。这样的学习活动具备相应的教学价值,能够让学生有实质性的学习收获。教师在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组织各种课堂活动时,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并且有意识地营造自由、轻松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在交流话题的过程中训练口语表达与英语思维能力。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应用英语的切入点,可以让语言教学的多元效果更好地发挥。有效的英语教学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与构建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活动。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初中英语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强英语教学素养,探索与寻找多元化教学手段,力求初中英语高效率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林真真.关于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216-217.
  作者简介:明清清(1986.1—),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