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政府审绩效审计工作,可以发现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助于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把握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及发展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国家绩效审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正在逐步朝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这对政府的绩效提出了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也可以形成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有效评价、反馈和改进,最终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政府审计而言,绩效审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绩效审计不仅会促使政府提升管理成效,还可以让公公资源创造更显著的物质与社会效益。在实践活动中,政府应依照自身特征与需求实施绩效审计,不断提升绩效审计的灵活性水平,不断丰富绩效审计的形式,采取恰当措施扫除绩效审计阻碍,提高政府管理的实际效果。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是指拥有独立性的审计单位与审计从业者采用规范的审计方法,依照事先确定的审计要求和流程,站在客观的立场对审计客体的透明水平加以评判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进其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来说,关键是对公共资源运用和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进行审计,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确保审计结果有利于政府单位管控公共事务,以提升公共资源运用质效和政府部门工作成效。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应当是審核与评判政府工程和有关经济行为的实效性、经济性,在审计人员进行了审计以后可以向民众披露审计结果,以让立法部门、投资单位和投资个人、纳税人等对政府活动的运行成效和投入回报率有更全面地了解,在得到了客观的信息以后,可以在多方作用下,促使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与成效得到提升。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其绩效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公共管理行为的实效性。同时,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角度分析,存在一些困境。集中体现如下:
  一是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机制不够完善。在政府绩效审计实践中,需要有完善、合理的绩效审计标准机制,引导审计工作、评判审计事实、评价经济效益质效。而如何审计机制不完善,则会出现无法全面地掌握审计客体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同时,由于政府决策与财政资金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无法进行定量评价,绩效审计的客体间有很大差别,在评价审计客体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率、投入回报率时,便会产生标准不一致的状况,之前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机制内缺少规范审计活动的内容,审计结果难以及时反馈,无法对政府行为发挥指导作用。
  二是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不够明确。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除了要具备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机制,还应具备科学合理且明确具体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政府管理行为中,涉及项目的专款划拨领域众多,无法以单一的经济指标定量评价与剖析公共资金的运用效果与效率。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个地区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机制大多是自行选取,缺少健全、规范的指标机制。审计工作应当在既定标准下进行,让各部门运用相同的审计标准,才能提升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与客观性。缺少规范的绩效指标与审计标准机制较易导致绩效审计没有可参照的依据,这会对绩效审计的成效造成不良影响,致使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人们的怀疑。
  三是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特殊性。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绩效审计。其主要审计对象侧重的是微观经济领域的转向资金的效益,集中在财务成果层面,而对经济活动评价深度与广度等存在不足。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事后审计占据比重较大,先进的审计方法运用不够深入,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影响了最终获得的审计结果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反馈作用,政府绩效审计应有的监督和反馈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由于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层面不够健全,并没有从制度层面为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保障,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议
  在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正在逐步朝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这对政府的绩效提出了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也可以形成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有效评价、反馈和改进,最终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必须立足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促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分析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面临的主要困境基础上,下文侧重探讨促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具体建议。具体如下:
  (一)建立明确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目标
  确定准确的审计目标,依据审计目标来选择绩效审计的有关内容与审计方法。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主要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合法性。这是实施绩效审计的立足点与落脚点,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与依据,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所使用的绩效方法应当和审计目标保持对应,围绕审计目标展开。在确定审计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整体考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合法性三者间的关系,科学对待这三者间的关联。审计内容与审计方法务必详尽,应当把审计目标和审计工作所面临的真实环境有机融合,确保审计工作顺畅开展。
  (二)合理选择审计标准和审计评价方式
  以审计目标为依据选择审计标准、审计方式,明确审计要求。科学的绩效审计还需有和审计目标相一致的恰当的审计标准与完善、对应的审计指标。审计标准是权衡与评判审计客体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准绳,是给出审计建议、出具审计结果的根据,在选取审计标准的时候必须要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审慎选取,应当和审计客体进行交流,将国际通行惯例、国家公认保准、国家法制规章作为选择依据,审计标准应当同时具有一贯性与可比较性两个特点。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是否选择了科学合理且具体可用的审计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绩效工作的成败。政府绩效审计指标确定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首要工作。审计指标应当尽量选择综合性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意义的。审计方略是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托审计标准进行实际审计,最终得到审计结果的方式,对于审计成效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可使用简易的审阅等有关方式,也可使用较为繁杂的、难度较高的数学论证等方式,只要能够保证审计目标的达成,审计工作者可依据本身的现实状况审计成本、审计能力等恰当地选取绩效审计方式。
  (三)依据绩效审计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并验证
  依据绩效审计的整体状况初步得出审计结论。通过审计获知的整体状况是得到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可通过审计调研了解审计对象投资状况、工程建设状况、日常运作中存有的不足等等,然而仅依据审计得到的整体情况形成审计结论是不客观的,有待于从其他方面进行验证。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代表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审计结论。
  通过调查所掌握的整体状况仅是在整体层面上形成审计结论,为增强审计的可靠性,应以审计发现的代表性问题为依据对审计结论进行验证。代表性问题是指和审计内容相关的,常常产生或者产生概率较低然而影响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审计客体的管理体系、资金运用方式与运用结果、人才与资源的分配状况、问题解决结果等层面发现存有的代表性问题。经过对代表性问题的分析可验证审计结论的科学性、可靠性,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此外,实施审计剖析以进一步补充审计结论。上述流程已发现了审计内容中待于改进之处,另外审计工作者还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这同样是绩效审计不可忽视的环节,能够进一步补充审计结论。审计分析即发现问题,且基于已确定的审计标准,审计工作者依托自身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详尽的、深层次的剖析,明确问题成因,以补充丰富审计结论。
  (四)总结和梳理审计结论,形成客观、公正、可靠的审计结果
  在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必须要做到客观、可靠、公正。因此,应将各项审计结果进行汇总梳理,给审计客体出具可靠的、公正的、客观的审计结果。上述各个维度的审计结果单一来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体现审计客体的真实情况,唯有把这些审计结果进行综合,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审计结果。然而综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在对所有审计结果进行剖析的前提下把其视为一个整体,最终得到综合性的审计结论。审计流程合理完善、审计方法恰当科学,最后得到的审计结果才能客观、真实体现审计客体的真实状况。
  结语
  随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和深入,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其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要高度重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设。在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正在逐步朝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这对政府绩效提出了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也可以形成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有效评价、反馈和改进,最终促进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必须立足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促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充分发挥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乔雅婷,时现.基于SSM的国家审计机关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9(02):25-34.
  [2]张阳,蔡祺.政府绩效审计技术、执行和结果应用——基于“活系统理论”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4):93-100.
  [3]高宇.于服務型政府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88-91.
  作者简介:
  朱建建(1979.9-  ),女,汉族,陕西榆林,硕士,西安财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4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