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进一步提高,葡萄设施栽培技术逐渐成熟。葡萄设施栽培技术具有葡萄上市快、无气候条件影响等优势,迅速获得推广,并且成功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增加了果农收入。在葡萄设施栽培技术中应当进行科学管理,明确技术要点,以更好地推动葡萄栽培技术发展。
  关键词:葡萄种植;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9-009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我国葡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栽培面积也位居世界首位。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加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
  1  设施建造与选择
   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良好的透光率,因此应当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区域,避免其他物体的遮挡。选择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的地方,有利于葡萄果树根系生长。选择良好的葡萄栽培地点,能够为设施建造节约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
  2  选择葡萄品种
   葡萄优良品种有产量高、产量稳定、果品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选择这样的优质品种,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在选择优质葡萄品种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依据。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品种选择,其次要根据市场消费需求选择相应的品种,再次要根据资金投入规模和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进行品种选择。
  3  葡萄种植管理
  3.1  水管理
   水是影响葡萄栽培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对于葡萄的生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水分过量或水分不足都有可能影响葡萄的生理代谢。一般情况下,在萌芽期,水分不宜过多,这样可以避免阻碍气温回升,影响枝条和叶片生长;在新梢生长期,新梢生长较快,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用以增加光合作用,从而保证葡萄的正常开花和坐果;在葡萄的花期应当控制灌溉,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保持地表以下10 cm的土壤能够捏成团也能够松开即可;在葡萄的膨果期,应当保证充足灌溉,在葡萄的第2次膨果期,应当浇大水。
  3.2  施肥管理
   肥料是葡萄植株养分的主要来源,施肥管理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管理要点。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葡萄生长时期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施肥管理。一般情况下,施底肥可以安排在葡萄采收后的10~20 d内,运用开沟方式进行施肥;在葡萄的萌芽期,可以用淋施的方式施加高氮水肥;在葡萄开花前,可以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在开花期,以叶面追肥为主;在葡萄的膨果期,施肥要以高氮型肥料为主,这样可以使果实进一步膨大[2]。
  4  葡萄整形修剪处理
   葡萄属于藤本植物,对葡萄架整形之前首先要考虑到葡萄品种、节位高低等因素。利用大棚栽培的葡萄,在进行整形时需要选择单干双臂式整形,尽量避免出现交接现象。在葡萄枝修剪过程中,在生长前期要将多余的枝桠剪去,改善通风条件。依据剪面大小确定保留新梢的数量。在花序上部区域可以保留4~5片叶子,多余的可以剪去,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坐果率。在葡萄生长期修剪时要去除卷须,将发育不完全的花絮去掉。在葡萄坐果之后,要将架上的畸形果、小果全部去除。考虑到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较弱、温度较高的实际情况,要在接缝后及时处理弱枝。
  5  葡萄的环境调控
  5.1  温度调控
   考虑到大棚内一般没有增温设施的实际情况,在依靠自然光辐射提高大棚内温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控。在开花前期温度一般控制在25 ℃左右,开花后期温度控制在15~30 ℃左右。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可以加温处理,温度过高时可以进行放风处理。
  5.2  湿度控制
   一般情况下,葡萄在发芽前期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当在90%左右,土壤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70%~80%。开花前期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60%左右,土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最佳。在果实发育期,棚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土壤的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70%~80%。在葡萄着色期间,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土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左右效果最好。
  5.3  光照调控
   葡萄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对光照相当敏感。如果在生长期光照不足,会降低光合作用效果,使果品质量差,降低产量。因此,在调控光照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源头做好。应当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在建造大棚过程中应当设计好采光结构,选择大棚薄膜时应当选取透光率较高的薄膜,并且要进行对大棚膜进行清扫,以延长大棚膜的使用寿命。
  6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在葡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基本的防治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葡萄生长过程中,要做好疫情记录,并且观察疫情发生动态,提前进行疫情监测,以便于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在病虫害疫情尚未发生时,可以预先喷药保护。采用综合防治策略时,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栽培设施的实际情况,采用化学药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提高葡萄的质量[3]。
  6.1  虫害防治
  6.1.1  生物防治
   可以引进天敌,以虫治虫,也可以菌治菌,或者以菌治虫。采用生物防治较为安全,对环境污染较小,能够更好地维持大棚内的生态,达到长期的控制效果。
  6.1.2  物理防治
   可以运用果树病原、害虫对于温度、光谱等方面的一些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赶害虫。
  6.1.3  化学防治
   运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目前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控制用量,防止发生化学药品使用过量造成损害。
  6.2  病害防治
   葡萄设施栽培大棚内的环境封闭,容易出现不同的病害,设施葡萄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等。在防治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措施。栽培时期就应当做好防病处理,利用合理修剪、加强除草、保持清洁等方式有效避免病害发生。
  7  结束语
   在运用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过程中,从前期的设施建造,到葡萄的采摘管理,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遵循技术规范,做好细节,在葡萄的培育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记录相关数据,才能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栗学平,包月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118-119.
  [2]張宗勤,李满良,唐爱东,等.葡萄健康栽培及使用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4):90-94.
  [3]刘惠英,何建川,潘志勇,等.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要点[J].宁夏农林科技,2009(4):8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7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