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措并举推动内部审计结果有效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泰州市姜堰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实践出发,探索内部审计结果在教育系统制度建设、教育资金合理使用、选人用人等方面的有效运用,对于推进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改善学校治理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内审结果;运用;财务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15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1  参照内部审计结果,强化教育系统制度建设
  1.1  建立健全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共性問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账实、账账不相符,一些学校新建、购置、处置固定资产,未及时、按实记账,导致固定资产账实、账账不符。二是支出内部控制不健全,有些学校支出票据不规范,票据上不注明支出用途,经办、证明人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5月,姜堰区教育局结合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会同区财政局出台了《泰州市姜堰区学校财务管理意见》。该意见从预算、收入、支出、票据、资产等几方面对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提高了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1.2  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审计发现部分学校领导在学校大额支出等方面存在“一言堂”现象。例如某校2017年因代伙学生增多,食堂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在食堂账上列支工作人员加班费1.5万元,但是该费用未经过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导致人民来信不断。深入全区多所学校调研后得出结论:学校单笔金额5 000元以上的支出属于大额支出,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2019年3月姜堰区教育局出台的《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采纳了这一建议,有效推动了“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1]。
  1.3  完善零星工程审核制度
   在校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一些学校自行组织审计的零星工程审核程序流于表面,有些甚至无审核记录,增加了学校不应当发生的支出。结合这一情况,2017年在修订《泰州市姜堰区教育系统小型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时,对由学校自行组织审计的零星工程从参加人员、审核流程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确保零星工程审核有据可依、按规执行。
  2  巧用内部审计结果,促使教育经费合理使用
   新时代,教育发生了很多新变化。通过审计,对学校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推动学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1  避免不必要支出,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
   在一所学校的校长离任审计中,学校有组织师生去镇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传统,年均花费1万元左右,且部分票价偏高。1万元看似不多,对于全年公用经费只有30万元的该校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近年来,姜堰区加快了“互联网+教育”的步伐,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审计人士认为,学校有条件通过信息化手段组织师生在校内观看电影,此项支出不应发生。根据审计建议,学校认真落实整改,避免了教育资金的浪费。在后期的学校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将帮助学校规划可节省支出纳入审计重点,发现有2所学校存在同样的问题。建议学校将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率。
  2.2  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
  2.2.1  加强食堂标后监管,确保师生吃饱吃好
   根据规定,姜堰区要求学校食堂主要原材料定点供应商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并签订供应协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中标协议购买食材对于节省食堂支出意义重大。在审计一所学校时,发现2016年秋学期学校食堂猪肉中标方是A公司,中标价为28元/kg,但实际上,一部分猪肉从A公司采购,价格为29元/ kg,另外一部分从非中标方B公司处采购,价格为30元/ kg,均高于中标价格。食堂材料标后监管存在漏洞,造成资金浪费,对于用餐人数较少,人均成本较高的学校,会降低师生伙食质量。
  2.2.2  督促学校按实结算,确保家长放心安心
   学校食堂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规定,学校每学期末应该以学生实际就餐天数为依据,向学生结算伙食费,多退少不补。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学校误以为食堂出现亏损就无需向学生退伙食费。审计发现后,督促涉及学校落实整改,将结算清单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及时退回伙食费,并建立伙食费结算长效机制,确保不再发生此类现象。退伙金额也许微不足道,却让广大家长认识到上级、学校对食堂管理的重视,对学生伙食的关心,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  借鉴内部审计结果,优化选人用人考核导向
   学校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学校考核、干部考核以及选人用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为姜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3.1  协同其他科室,做好各项考核工作
   在年度学校及校级干部考核中,注重运用审计结果。审计科协同财务科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规范,账务记载准确;认真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设、采购项目按规定履行招标程序,公开透明;工程依规进行审计;准确执行资助政策,资助资金补助到位,台账规范齐全”等项目进行考核评分。具体考核时,审计部门综合考虑学校审计情况、问题落实整改情况,实事求是给出评分。将审计结果与学校、干部考核相结合,一方面有效保证考核工作有据可依;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审计威信,推进审计问题的落实整改,改善学校治理。
  3.2  参考审计结果,确保合理选人用人
   开展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学校管理和校长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为领导科学决策、选拔任用校级干部提供参考。实践表明,内部审计结果除了运用于教育主管部门选拔干部外,还可以运用到学校自管干部、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择上。在近3年的审计中,发现一些学校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的问题,更谈不上财务人员向学校领导建言献策,科学把好学校财务管理关。审计发现后,建议学校及时调整相关人员分工,并加强姜堰区学校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建设高质量教育系统会计团队。
  3.3  发布审计问题清单,推进学校依法治理进程
   日常工作中,总结归纳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及时向教育局党委报告情况。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应经常开会提醒、教育校长及学校各级干部,强化学校领导干部党风廉洁自律意识,有效地将监督关口前移。在一年一度的校级干部培训班上汇总审计发现的问题也是必学内容之一,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结束语
   以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通过及时发布问题清单的方式全力加快学校依法治理进程。2019年上半年,姜堰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分别列出了学校行政账、食堂账及工会账的一些共性问题,使各个学校对标找差、自正衣冠,形成了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填补管理漏洞,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清单”下发以后,各学校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完善各项工作程序,规范操作,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的法治化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希婵.内聘指导 外引专家 探索审计报告质量管理 推动内审工作质量全面提升[J]. 金融经济, 2015(20):171-172.
  (编辑:郭  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8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