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为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无为市自2010年开始引种蓝莓,现已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通过对蓝莓种植基地生产情况的调研,该文总结分析了无为市蓝莓种植中存在的土壤调酸改良不达标、品种结构不合理、规划管理不到位、产业链不完整等影响蓝莓发展的技术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无为市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为市;蓝莓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7-0036-03
  蓝莓,学名越橘,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蓝紫色小浆果,果肉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浆果之王”。蓝莓果富含花青苷、绿原酸、黄酮素、亚麻油酸、白藜芦醇以及维生素等生物活性成分[1],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毛细血管柔韧性,预防血栓的形成,抵抗泌尿系统感染,抑制癌细胞增殖,增强心肺功能,抗肥胖等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5大健康食品之一[2]。目前,蓝莓已经成为继草莓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浆果,在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下,蓝莓鲜果仍然供不应求,特别是对果大、口感好、果粉佳、耐储运的优质蓝莓鲜果需求越来越高,呈现出了优质优价明显的价格差异。此外,蓝莓果汁、果干、蓝莓酒等加工产品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无为市丘岗地带发展蓝莓,既可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带动当地劳动力,特别是贫困人员增加务工收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随着蓝莓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蓝莓产业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此,笔者调查了无为市蓝莓产业现状,总结分析了当地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蓝莓产业发展对策。
  1 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条件 无为市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全县地形趋势为东南低、西北高,东南沿江一带是圩区和洲区,西北、西南为丘陵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78℃,年平均降雨量1161.26mm,年平均雨日126.6d,梅雨期一般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雨日多,暴雨集中,易受涝灾,夏季高温易干旱。
  1.2 产业规模 无为市自2010年开始引种蓝莓,截至2019年底,已发展蓝莓面积约200hm2,其中3年生以上挂果果园120hm2左右,产量在3000~15000kg/m2,2019年总产量780t,产值0.4亿元左右。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内襄安、开城、赫店、无城、红庙等西南乡镇,以襄安镇面积最大,栽植主体为几家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
  1.3 品种结构 栽植的蓝莓主要有高丛和兔眼2大栽培品系,品种有莱格西、都克、蓝丰、瑞卡、奥尼尔、比洛克西、久比力、薄雾、芭尔德温、灿烂、双丰、红粉佳人等。早、中、晚熟品种面积比在4∶3∶3左右,果实成熟期为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
  2 产业优势分析
  2.1 土地 无为市西南乡镇丘岗地面积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性能好,只要土壤改良到位,适合蓝莓生长。
  2.2 人力 无为市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确保蓝莓采摘、管理的大量用工。
  2.3 产品 无为市露地蓝莓,南高丛早熟品种于5月中上旬果实成熟,比北方产区早,比西南产区稍迟,如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可以实现露地生产3个月的果实采收期,具有露地生产优势。如采取温室栽培,果实成熟期可提前10~15d,提早供应鲜果市场,优势更大。
  2.4 技术 无为市自2010年开始引种蓝莓,通过近10年发展,种植主体已基本掌握了引种蓝莓的品种特性、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培育了一批本土技术人员。
  3 存在问题
  3.1 土壤改良不到位 无为市土壤pH值多在6.5~7,由于经验的缺乏,无为市早期部分果园土壤调酸不到位,未能达到蓝莓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4.0~5.5)[3]。另外,由于有机质投入不足,未能达到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小于5%的要求。土壤改良不彻底,依然比较黏重。这些因素导致蓝莓长势不良、衰弱,产量不高。
  3.2 园地规划不到位 虽然无为市蓝莓园大多建在坡岗地带,排水良好,但部分果园没有顺坡向起垄或垄沟浅,容易积水伤苗。有的采取起垄“穴改”,当根系达到改良的土壤最外围位置后,由于排水不良产生的“泥盆效应”导致树体沤根和烂根,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滴灌抗旱存在坡底灌溉积水、高坡缺水现象。
  3.3 部分品种选择不当 瑞卡、都克等北高丛品种由于不耐高温,在无为市种植生长不良,产量低,易枯死;久比力、比洛克、红粉佳人等小果型品种不受市场欢迎。以上品种今后都应逐渐淘汰更新。
  3.4 管理不到位 目前,蓝莓生产中的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修剪等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受人力成本限制,部分果园除草不及时,修剪不到位,影响了蓝莓的正常生长。避雨栽培少,中、迟熟品种盛果期遇梅雨、高温干旱季节,易造成裂果及皱皮,对果品质量影响大,降低了经济效益。
  3.5 产业链不完整 无为市生产的蓝莓主要以鲜果销往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水果批发市场为主,销售渠道单一,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深加工未能跟上,增值能力低。
  3.6 投资成本投入大 无为市土壤黏重程度总体高,需加入大量的有机质改良土壤,投资成本大,高标准建园投入资金在30万元hm2以上,栽后前3年基本无收益,普通经营主体较难承受,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选址与规划园地 蓝莓既怕涝也怕旱,应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岗地、缓坡地,坡度大的要修筑梯田,沿等高线栽植,地洼地块需高垄栽植,垄高不低于40cm。切忌選择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园区要规划好生产道路、供电、供水、排灌及蓄水池、生产管理与冷藏库及采收包装的附属建筑等基地设施。   4.2 调酸改良土壤 蓝莓栽培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土壤酸性和有机质含量。无为市土壤种植蓝莓可用硫磺粉、草碳土、粉碎腐熟的作物秸秆、锯屑、牛、羊粪等,对土壤进行调酸和增加有机质含量,以达到种植标准。施用硫磺粉调酸至少要在定植前6个月进行,土壤改良前、改良后都要多点采样化验。新建果园土壤要全园改良,已建改良不到位的,尽早扩穴改良。
  4.3 合理选用品种 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较适合无为市的气候,表现优良,如奥尼尔、密斯梯、莱格西、灿烂、巴尔德温、双丰等品种。种苗要选择2年生以上分枝多、枝条粗壮、根系发达的组培大钵苗,主栽品种与花期较为一致授粉品种可按1∶1或2∶1比例配置[4]。栽植期限以秋冬季(10—12月)栽植最佳,其次是1—3月。为提早上市以及能在梅雨季节前采摘大部分,建议无为市应以南高丛早熟大果型鲜食品种为主,少量搭配中、迟熟品种。早熟品种栽培密度增加到6600株/hm2左右,采取2~2.5m寬行栽植,便于采摘与管理。引进新品种,一定要小面积试种后再推广应用。
  4.4 强化栽培管理 根据蓝莓生长习性和无为市土壤、气候特点,重点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4.4.1 草害防除 幼树期,株行间空间大,杂草量大,采用垄上覆盖黑色保湿防草布、垄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的种植模式,种植三叶草、苜蓿、毛叶苕子等矮秆豆科类植物,高度达到30cm时,刈割覆盖蓝莓根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4.2 调节土壤酸度 种植3年以上的蓝莓,需定期检测土壤pH值,若pH值反弹,需施用硫磺粉再调节。
  4.4.3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状况和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在秋季叶片变色至落叶之前施基肥时,增施草炭土、腐熟的羊粪、猪粪、饼肥等。平时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平衡施肥,忌施含氯元素的肥料。
  4.4.4 加强水分管理 多雨季节,要利用雨天间隙期对土壤进行中耕,增加土壤通透性,地势较低的地块要挖好排水沟,及时将雨后积水排出。采用避雨栽培,避开梅雨季节的不利因素。夏、秋季干旱时段,需在出现萎蔫前浇水,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浇均,但不能积水。建立滴灌设施,是解决无为市蓝莓种植必不可少的设施,既能抗旱,又可实施水肥一体化。
  4.4.5 病虫害防治 无为市蓝莓常见的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僵果病、霜霉病、茎腐病、生理性的叶片失绿症;虫害有蚜虫、食叶类刺蛾、蛴螬、天牛、金龟子等。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绿色综合防治,保护利用各类天敌,保持蓝莓园内生态平衡,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但使用低毒、安全或生物源农药,并注意安全隔药期。
  4.4.6 加强整形修剪 蓝莓修剪以冬季为主、夏季为辅。定植后头2年以去花芽为主,培养树势。从第3年开始可以适当留花留果,但要控制挂果量。3~4年的幼树,主要修剪疏去下部细弱枝、病虫枝,以整形和扩大树冠为主。进入盛果期以后的成年树,要控制树冠、树高,疏除细弱枝、病虫枝、过密枝条或枝组,回缩5~6年结果老枝,达到通风透光、树体均匀、促进花芽形成、防止结果部位外移、丰产稳产的目的。
  4.5 延伸产业链条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蓝莓产量不断提升,加之蓝莓鲜果的季节性强,单靠销售鲜果不仅风险大,而且难以形成品牌。因此,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基地、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模式运作,大力发展蓝莓精深加工产业,如果干、果汁、果酒、果酱、花青素提取等,从产品生产到品牌打造,提升蓝莓附加值。加强蓝莓产业与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等结合,将蓝莓种植向加工、观光旅游等二三产业延伸。
  4.6 制定激励政策 制定若干扶持政策,对蓝莓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种苗生产、基地建设、营销、宣传、品牌建设、蓝莓产品开发以及深加工等给予项目或资金扶持;在蓝莓生产管理、加工、物流项目用地指标方面优先保障,促进无为市蓝莓产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介甫,李亚东,徐哲.蓝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J].药学学报,2010,45(4):422-429.
  [2]徐云,徐建,王婷婷,等.功能性保健食品蓝莓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6):132-134.
  [3]李亚东,陈伟,张志东,等.土壤pH值对越桔幼苗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3):51-54.
  [4]李亚东.蓝莓实用栽培技术[J].农业新技术,2004(2):11-14.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