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介绍了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千阳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1-004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在人们食品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何既让蔬菜种植户实现增收,又保障市场的充分供给,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成了各级政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千阳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极大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为了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笔者对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西部,东连凤翔县,南邻宝鸡市,西与陇县接壤,北与灵台县相连,总面积960km2,农业耕地面积23253hm2,山塬旱地占总耕地的80%,全县人口14万(其中农业人口11.3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海拔710~1500m,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无霜期169d,年平均气温10.8℃,降水量653mm,年均日照时数2092.7h。千河川塬地区耕地面积7960hm2,该地区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工矿企业少,无工业“三废”污染,空气清新,是县内主要无公害蔬菜作物线辣椒、大蒜、大葱、山药、甘蓝、脱毒马玲薯等生长地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千河川塬地区2009年底蔬菜种植面积3600hm2,年产蔬菜7.78万t,产值3300万元,蔬菜平均单产21.6t/hm2。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及果园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蔬菜比较效益的下降,截至2018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下降至1600hm2,总产量5.78万t。由于“新、特、奇”蔬菜品种的增多,市场需求结构性短缺,加快了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了种植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现已成为种植区部分农户增收的基础产业。
  2 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本地蔬菜产量减少,外调蔬菜主导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千阳县蔬菜种植面积1600hm2,较2009年的3600hm2减少了2000hm2,下降55.5%。年供应当地蔬菜总产量仅为1.65万t,年人均拥有量66kg。对千阳县80户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千阳县城人均年蔬菜消费量120kg,2018年千阳县城人均年蔬菜消费量130kg,而千阳县本地蔬菜年供应量居民人均消费各类蔬菜30kg,大部分需求依靠外地蔬菜供应。
  2.2 日光温室蔬菜基本消失,温室大棚蘑菇种植增加 千阳县于1993年引进推广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生产西红柿、黄瓜22座,平均产蔬菜45t/hm2,平均产值27万元/hm2,1997年全县温室达到827座,单棚产值下降至1.2万元。而近年来,随着棚体老化、病虫滋生、投入成本增加,生产大棚一路下滑,产值逐年降低。随着项目农业园区的兴起,张家塬镇柳家塬村、王家庄村,城关镇千川村,水沟镇水沟村先后建成省级、市级、县级农业园区,但蔬菜的产量和产值却一直较低。2016年,借助精准扶贫“借贷还菇”的发展,王家庄、柳家塬村、草碧镇坡头村的温室大棚转入香菇发展,种植面积超过20hm2。
  2.3 种植蔬菜农户减少,效益低下 根据对千川村、段坊村、羅家店村、坡头村和柳家塬村的调查,对于居住地在塬区而种植蔬菜在千河两岸川道地,这些村的居住农民大多种植蔬菜,中青年农民是主力军,耕地60%种植蔬菜。现在由于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居多,种菜的农户少了,多是农村留守人员,川塬地种菜的面积不足耕地10%。
  2.4 菜田面积持续减少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非农业生产用地挤占了菜园面积,使菜园面积逐年减少。据对蔬菜生产大村城关镇千川村的调查,近几年来,由于修建公路和土地征用等原因,千川村至草碧村有超过167hm2菜地流失,人均耕地由1996年的0.04hm2减少到目前的0.018hm2,原来种植蔬菜的耕地,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培育核桃或者其他苗木,蔬菜面积由1996年的200hm2左右缩减到目前的77hm2左右。安坡村也面临同样的遭遇,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部分村组人均耕地仅有0.02hm2,菜园面积难以保证。
  2.5 蔬菜生产比较效益不高 在种植业中,蔬菜生产的效益相对较高,但在全社会行业中效益仍然不高。近年来,由于公路建设、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县城改造、工业发展等,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上涨的工价,吸引很多靠种菜为生的菜农加入到了打工行列之中,致使菜农人数大幅减少。
  2.6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和宝鸡市虽相继出台了扶持村民发展设施蔬菜建设意见,扶持农业园区,但由于农户发展蔬菜生产投资大,蔬菜效益不高,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7 规模化种植水平低 千阳县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千川村、安坡村,相对比较集中,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近几年,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城周围能种菜的耕地逐渐减少,城郊农村种菜分散,且不成规模,粗放经营,导致产品数量不高、质量低下。
  2.8 产业链延伸滞后 注重产前和产中服务,而产后服务力度不够。目前,千阳县境内没有高附加值的蔬菜深加工企业,而由于蔬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菜贱伤农的事件年年出现。千阳县中心区域也没有集中的蔬菜零售市场,仅有的几家蔬菜市场距离居民区较远,且规模小,菜农生产的菜没有地方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千阳县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千阳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千阳县具有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和富足的劳动力,又远离现代工业的污染,必须在蔬菜生产上做文章。发展设施蔬菜虽前期投入大,但效益高,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千阳县周边的平凉市、天水市和宝鸡市许多县区都在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并且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因此,千阳县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蔬菜生产在优化农村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蔬菜大棚、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是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村委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及互联网、物联网平台及信息化向农民宣传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千阳县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因素,提升广大农民从事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3.2 扩大蔬菜生产规模 一方面,严格控制各种非农业生产用地对菜园面积的侵占,尽量减少城镇建设和居民住宅对菜园面积的挤占;另一方面,在蔬菜适生区修建高起点、高规格的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发展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培育新的蔬菜基地。
  3.3 加强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 在适宜发展蔬菜产业的地区,加大宣传力度,多做农民工作,集中流转土地,实行蔬菜规模化种植,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蔬菜生产格局。
  3.4 加大政策和科技扶持力度 蔬菜大棚投资大,建设1个标准拱形大棚,至少需要7000~8000元。如果1个家庭要建设10个,至少需投资近8万元;如果建设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单棚造价15万元,如此高的投资,一般菜农负担不起。因此,建议千阳县在现有农业园区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大对集中连片种植蔬菜农户的扶持,借鉴粮食直补的成功经验,对露地蔬菜生产成本补贴7500元/hm2,拱形大棚补贴4.5万元/hm2,日光温室补贴75万元/hm2,以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同时,出台优惠政策,稳定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引进大专院校蔬菜专业毕业生入驻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升农技队伍水平,更好地服务蔬菜生产。
  3.5 拓展产业链条,确保健康发展 一是招商引资,引进附加值较高的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建设冷藏保鲜库,解决蔬菜旺季销售难的问题,保证蔬菜市场“淡季不淡”。三是加大蔬菜市场建设力度,减少中间环节,尽量提高种菜农户的收入,稳定蔬菜生产队伍。四是加大营销队伍建设,打造千阳蔬菜品牌,提高蔬菜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以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率,保证生产蔬菜“卖得出、卖的远、卖的好”。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