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维持良好的班级环境,能够为初中阶段学生成长构建良好的氛围基础,却也是当前教学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当前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管理理念陈旧,文化建设观念滞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具体教学组织中,教师关注到管理方式的更新、实施素质教育,推行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管理体系。针对当前的教学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建设良好的环境,能够切实推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 文化建设 问题 策略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完善教学任务,推进教学发展,留有更多的关注点。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知识的增长,引导学生在班级环境下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
  具体而言,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多的关注到的还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班级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在“管”上,但是对于“理”的思考却少之又少。班级管理理念中缺少班级文化建设意识,班主任未能及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出调整等,都影响着班级发展。
  (二)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班级文化建设方向滞后,也成为当前班级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文化建设方向滞后,甚至于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在组织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在文化建设措施上,通常采用一些集体活动、班级板报等情况,这些内容都导致文化建设方向滞后。
  (三)学生对文化建设的参与性不强
  学生对文化建设的参与性不强,也是阻碍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所在。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制度的受用者。在一个班级中制度的推行、文化的建构,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或者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因为只有他们,是始终聚集在一起的。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很多班级推行的管理制度,意在对学生产生约束,在未与学生达成心理安慰的情况下推行,很难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另外,很多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意见的达成、活动的制定,都并没有学生的参与。参与感弱的情况下,班级文化建设很难真正推行。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更新管理方式
  全面更新管理方式,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发展的前提所在。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组织教学工作应当照顾到学生的成长,照顾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取得学习的突破。引入新的班级管理方式,配合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更新的,应当是管理方式的相应更新与发展。在具体教学组织中,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带入其中,找到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实现日常教学的全面发展。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是班级每个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非是单纯地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应当尝试将学生、各学科教师都带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文化的塑造。在组织中,不仅要将班级文化建設应用于主动地尝试,也要学会借力,借助当前的教学手段、借助当前的教学方式,以达成发展,推动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全员参与的活动所在。
  (二)推行素质教育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工作,也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初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核,才能真正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及完善,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核。在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成长,避免“唯成绩论”,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观察到学生如何成长,生活能力、学习兴趣、日常爱好等,都应当是教师关注到的。当一个班级维持在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内,学生自然会积极乐观,阳光开朗,而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任务所在。在班级推行素质教育,是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应当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以创新作为应答。
  素质教育发展行至今日,不应当再是单纯地一句口号,更应当是教学改革实践尝试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中不断尝试与完善,真正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达成发展,促成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三)加强学生参与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的是班级每个成员的参与,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主动融为班集体的一员,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应尽职责。在班级管理中,各种制度的制定上,也要找到学生的参与感,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组织丰富的班级活动,便于学生参与。在具体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如纪念日的班级文艺演出、日常的主题班会组织中等,这些内容都要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将组织策划中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善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关注点,完善教学工作,留给学生更多的关注点。教师可以引入“文化墙”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可以丰富班级的文化氛围。例如,可以把保护环境和树木当作相关的主题,也可以加入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主题墙中获取养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丰富主题墙的内容,带动整个班级的学生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作为教师,加强学生的参与点,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互动活动,也注意到,在活动设定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活泼程度等,真正启发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引导学生成长。教学活动的设定,需要真正去了解学生,并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留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组织学生共同成长,以达成发展,才能切实的推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与学生达成互动。
  (四)完善班级管理体系
  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应当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在教师方面,应当关注到教师在班级建设和学习的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陪伴者,避免了学生的学习思路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以达成教学的发展。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自身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留给学生更多的关注点,最终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启发学生成长。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渐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等,以达成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学生角度,建立班级班干部体系,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成长与管理,以达成教学的发展。当学生进入到自觉地学习中,班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难以实现发展,推荐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促成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及完善。构建完善的体系,能够实现发展,加强管理体系,以完善的体系建设,达成学习环境的构建。
  在当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构建成长的文化环境及氛围,以促成学生的学习成长、习惯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达成。文化建设是为了学生在集体中能够心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实现求同存异,共同成长,与教师和谐相处,积极健康,善于信任并依赖集体。尽管理念和方向已经确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徐学鸿.新形势下中学班主任工作重点谈[J].教育管理,1994,(5):27.
  [3]余文静.严格雕琢爱心呵护——浅谈中学班级管理艺术[J].新课程学习,2010,(8):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0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