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如何、反映什么问题及如何应对。基于影响较大的几个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的理论,本文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四个方面,据此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得到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态度比较积极、对外来文化比较包容,但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这又与语言教育没有贯彻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较晚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尽早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将文化教学贯彻于语言教学、把跨文化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构成;问卷调查;培养策略
  1 绪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中国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1],这意味着英语专业教学模式需走出文化教学等于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跨文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2]。为顺应这个趋势,笔者开展了一项针对湖南城市学院2019级至2016级英语类专业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本文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找到目前该校英语类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对的策略。
  2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
  在设计问卷以展开调查之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回答: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什么方面构成?国外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重在沟通能力,国内长期以来则重在语言交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国内把语言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局限在语言交际方面。近些年,国内研究学者们,比如杨盈、庄恩平[3]、张红玲[4]等也指出了这个问题。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的沟通,还涉及文化差异的碰撞;除了语言行为的交际,也包括非语言行为的交际;既有行为上的礼仪差异,还有思维上更加难以察觉又尤为重要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尚未有统一标准。影响比较大的,国外有Spitzberg与Cupach提出的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三要素理论,陈国明提出的由认知层面(跨文化理解)、情感层面(文化敏觉力)和行为层面(跨文化效力)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5],国内有高一虹提出的“跨越”与“超越”两个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以及杨盈、庄恩平提出的全球意识系统、文化调适能力系统、知识能力系统和交际实践能力系统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
  综合以上主要的几个模式,并加入对问卷设计简明、便于操作的考量,问卷设计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成了四个模块:意识、态度、知识、技能。
  3 问卷调查
  庄恩平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提到“当来自一个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赋予行为意义,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7]。胡超把性别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也列入了跨文化交际的范畴[8]。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应该不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同一文化圈内的亚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带来了交际障碍,应该在广义上也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接下来将从问卷设计、问卷结果分析及问卷调查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3.1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模块的评估。第一部分的个人信息有11题,除了常见的性别、年级、英语水平、是否修过跨文化交际课程外,还特别调查了国外与国内的跨文化交际情况,其中也包含了跨地区、代际、性别的跨文化交际情况;第二部分共32题,分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四个部分,其中知识包含本国文化知识(3题)、外国文化知识(4题)、跨文化交际知识(3题),技能包含跨文化交际技能(7题)和跨文化交际认知技能(3题),每题设置1到5个等距分值以自评该项描述的能力强弱。
  3.2 结果分析
  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发送给湖南城市学院2019级至2016级英语类专业共8个班(每年级抽取两个班)271位学生,学生自愿填写,共收回213份问卷,其中女生占93%,男生占7%;2019级问卷占28%,2018级占26%,2017级占29%,2016级占17%;跨文化交际能力自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后,90分以上占0.5%,80-89分占3.3%,70-79分占22.5%,60-69分占41.8%,50-59分占24.4%,49分及以下占7.5%;有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学生中,成绩主要分布在425-496分(53.2%)和497-568分(40.9%)两个分段。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关系来看,修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更强。受访学生46%没有修过相关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自评分平均60分,60分以上的占未修过课人数的55%、80分以上占1%;54%的学生修过跨文化交际,平均66分,60分以上的占修过课程人数79%、80分以上占6%。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来看,两者并不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受访学生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自评分80分以上的學生中,大学英语四级成绩425-496分的占62.5%,而跨文化交际能力自评分60分以下、有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学生中,425-496分的占65.3%。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模块得分对比来看,得分率最高的是态度,有87%,说明英语类专业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活动普遍持积极的心态;难能可贵的是,意识这一块得分率有64%,这与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贯彻了跨文化交际思政教育密不可分;技能得分率59%,其中交际技能得分率61%,而认知得分率仅57%,说明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认知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得分率最低的是知识,仅53%,其中本国文化知识仅67%,而外国文化知识得分率最低,仅45%,其次是跨文化交际知识,仅46%。
  3.3 问题总结   通过问卷结果的分析,可知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跨文化交际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开设较晚;(2)语言学习没有贯彻文化的学习;(3)虽然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持积极的态度、对外来文化持比较包容的心态,但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比较欠缺。这一点又与第2点密切相关。
  4 对策思考
  根据以上所提到的三点问题,下文将针对性地提出三点策略予以应对。
  4.1 把跨文化交际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程
  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往被定位为高年级选修课。虽然心智的成熟能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长,但是这不代表该门课应该在高年级才开设。相反,如果能够在低年级开设,学生掌握了跨文化交际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后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加深对语言文化差异对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一方面,跨文化交际课程不应该被定位为选修课,而应是专业基础课,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人才所具备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4.2 把文化教学贯彻语言教学
  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与文化教学相分离、或者将文化教学摆在文化导入这类比较粗浅的位置,这导致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文化知识不一定丰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一定强。胡文仲、高一虹所提出的“文化渗透法”[9]为贯彻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透过语言看到背后文化的关联和异同。陈今晶对此做出了相关的举例,比如教词汇时,要联系词汇所反映出的文化异同;又比如教语法时,要结合文化上的异同来比较语法规则的差异[2]。
  4.3 跨文化认知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不应该止步于能顺利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经过这次调查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范围应该可以更广,只要是存在比较明显文化差异的交流环境(即不限于跨国家,也包括跨地域、跨代际、跨性别的环境),都能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不限于运用与交流,还可用于需要换位思考、解决矛盾冲突的情景中。可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看待问题的方法,这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学生跨文化认知技能也会随之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态度包容、意识较好的良好状态,但是由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长期分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能比较欠缺。建议通过尽早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把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将跨文化认知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陈今晶.基础英语课的跨文化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18,(36):48-49.
  [3]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3-21.
  [4]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5]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7]庄恩平.Nan Sussma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8]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學与研究出版社,2006.
  [9]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益阳市社科课题“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益社评[2019]2号2919YS037)成果;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9]291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今晶(1986-),女,硕士,讲师,主攻英语教学和英汉翻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