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管理文献综述及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营运资金作为企业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有效的管理则是学术界与实务界一直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营运资金管理相关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营运资金定义及内涵、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以及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几方面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绩效评价
一般认为,营运资金如同人体血液一般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程新生和侯煜程,2019),其规模大小能够维系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和谐运转(周华和谭跃,2018)。因此,长期以来,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直有着相对重要的分量,是在国内外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重点关注并探讨的话题。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也在渐渐趋于完善,现如今,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以及渠道管理结合研究已成为热点趋势,学者们更加注重全局性研究,并与实务研究相结合,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视野更为开阔,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有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1.营运资金定义与分类
传统普遍认同的营运资金概念有两种:一是从广义角度来定义营运资金,认为营运资金即为全部的流动资产;二是从狭义角度,通过研究营运资金的来源以及投入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定义,认为应在广义营运资金基础上去除流动负债部分,二者的净额即为营运资金。营运资金常按要素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类方式进行分类,主要评价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三个项目(张敦力,张今等,2018)。
而在“大渠道观”的指导下,我国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了革新性的补充与拓展。除了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上来定义营运资金,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以及客户管理等方面结合进行的研究使得营运资金有了新定位。近年来,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开辟了新兴的思路(于雅静和薄建奎,2018)。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现有观念中出现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这些传统的营运资金,仅归属于企业经营活动范畴,而投资和筹资范围内的营运资金是没有被包含在传统营运资金内的,所以重新定位后的营运资金应分为两类:经营相关和理财相关。同时,结合渠道理论,经营相关营运资金还可进一步细分为购、产、销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王竹泉、逄咏梅等,2007)。
在新定位的指引下,传统研究中常借鉴采纳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二者之差这一定义,被认为应为营运资本的定义而非营运资金的定义,同时营运资金准确的定义应为企业在营业活动中所投入的流动资金。若不考虑商业信用,仅以营业活动占投入的比例计算营运资金的话,流动资产与经营性流动负债二者之差的部分则应界定为营运资金,即“营业活动流动资产净需求”(王竹泉、王贞洁等,2017)。
2.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基于传统要素范畴,现金周期指标的提出与运用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更为直观简洁(王文艳,2015),而引入动态数量加权指标后的加权现金周期指标则弥补了传统现金周期的不足,更能够使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接近真实水平(宋艳,2007)。随着更为深入的研究,在传统要素范畴下,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更综合性及细化性的评价指标(韩址清、张常青等,2017)。
而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以不同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则构成了我国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传统要素加上渠道的形式从而做到全方位评价。细分购、产、销三个渠道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并与理财方面指标共同构成营运资金周转期(王竹泉、刘文静等,2007)。
3.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
3.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上,宏观经济形势是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会对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会产生消极反向作用并影响持久(王竹泉、刘文静等,2009)。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在经济上行发展形势乐观时期会发生较慢速度的调整,而当经济转变为下行发展形势不乐观时期时企业由于利润下降会进行较快速度的营运资金管理调整,减少营运资金投资(张淑英,2015)。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企业所处的外部治理环境呈同向变动关系,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则与企业营业活动流动资金净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孙兰兰和朱大鹏,2014)。
3.2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上,基于企业本身治理角度发现的影响要素占比较大。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与公司治理机制的联系最为密切,企业执行董事长的双重属性(唐晓宇,2017)、企业内控的有效性(姚乔茜,2017)都能夠很好地作用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在网络经济时期快速发展下,在无法割裂的关系网下,社会资本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均存在不同的深远影响(隋敏,2013)。除了公司治理方面要素以及社会资本要素,企业的高管如CFO特质(孙兰兰和朱大鹏,2015)以及整个高管团队的特征(孙莹和张仪,2018)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4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从越发明晰的营运资金界定,到越发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越发全面的影响因素,这一系列的研究都使得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逐渐丰满。营运资金政策的分类是基于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的长短期比例,若短期来源占比小则是稳健型营运资金政策,若资金来源中长短期占比相当则为中庸型营运资金政策,若短期的占大部分远高于长期则为激进型营运资金政策(曹玉珊,2012)。
将不同类型的融资政策与同样存在多种类型的投资政策进行多重组合则正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本质。融资管理策略基于不同期限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不同分类,资产投资策略基于流动资产占比同样有不同分类,不同的融资政策匹配不同的资产投资政策所组合而成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会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不同的效应(李鹏飞和王元月,2016)。
在众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管理政策,即“零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即企业在削弱自身资金需求的同时,充分利用非金融性流动负债进行融资(孙建强、姜亚男等,2016)。但在收益和风险二者之间考虑,企业无论处于何种行业大多数还是较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稳健型营运资金政策,减少其债务融资,稳健地进行短期资金配置,不断减少企业自身总体的财务风险(王苑琢、王竹泉等,2016)。
5.评述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营运资金管理文献的简单整理与梳理,可以看出有关营运资金管理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从营运资金界定发展到营运资金各要素评价优化管理再到整体要素综合研究最后演变为基于价值链、供应链及渠道管理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界定从广义到狭义再到崭新的“营业活动流动资产净需求”,一连串的研究使其内涵不断被拓展丰富。
随着经营性营运资金被细分,其相关界定、管理策略以及经济后果方面还存在进一步的研究空间,对成长起步较晚的中小微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一些特殊领域的企业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未来还需寻找更完善的研究方法,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供应链、渠道管理或其他新兴理论进行综合深入研究,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使营运资金管理理论能够更好地落实于实践。
作者简介:
曾子涵(1994-),女,汉族,江西赣州,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6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