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院校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大纲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通过规范教学大纲的制定、审核及改进流程,强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讲授方法、考核方式、达成评价等环节的设计方式及要求,能够保证全部课程教学活动围绕课程目标开展,对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成果导向  教学大纲  课程建设  课程目标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b)-0232-02
  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手段,能够突出专业办学特色,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相同类型高校的专业中相似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将导致毕业生千人一面,缺乏就业竞争力。在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大纲构建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  大纲设计思路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传统的教学大纲设置往往以教材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描述在规定的学时内所需讲述的课程知识,课程自成体系,课程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
  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大纲以毕业要求为依据,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设计。课程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强调教学是否完成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对毕业要求提供支撑。
  学校应制定教学大纲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教学大纲的内涵、教学大纲制定(修订)的原则、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与制定(修订)要求、教学大纲制定(修订)流程和附则。教学大纲必须包含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内容及其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关系、教学方法、参考教材等要素。
  2  教学大纲的框架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的理念及持续改进的要求,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基本信息与课程简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安排、讲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课程考核、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要求及评价、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等8个部分。
  3  教学大纲的设计
  教学大纲的框架确定后,要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课程体系及课程本身的特点,撰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必须由课程团队共同制定,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
  3.1 课程基本信息与课程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学时/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先修及后继课程,课程的适用专业、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课程团队等信息。其中课程简介主要介绍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的特点和主要任务等信息。
  3.2 课程目标的确定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由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及课程本身的特点共同决定。课程团队需通过细化毕业要求来形成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必须满足专业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对应关系矩阵中对课程的要求,并可适当扩展。课程目标必须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能力进行描述。同时,需要建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强支撑,○表示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扩展支撑。所有的课程目标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3.3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应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所有的课程目标都要通过适当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环节应能体现“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应灵活多样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从课程导论开始,包含多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包括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3.4 教学环节的安排
  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规定各教学单元所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如讲授、讨论、实验、作业、报告、调查等,同时规定各教学环节占用的学时。如某48学时的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如表2所示。
  3.5 讲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
  讲授方法主要描述教师在各教学环节提供的方式方法,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方法也可以规定在教学中采用的课外学习小组方式、课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及课程推荐参加的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等。
  学习方法主要描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使用的方法,如“阅读文献、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慕课学习、论坛学习”等方式。
  3.6 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应围绕课程目标,依据教学环节逐项进行考核。这也对课程目标提出了要求,即每项课程目标都需要有适当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如表3所示,规定了考试、日常评价、作业、实验报告、实验作品等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并给出了各种考核方式的权重。
  3.7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要求及评价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部分按照“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单元-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给出各教学环节的目标分值及各部分的目标分值的总和,从而可进行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评价,如表4所示。
  3.8 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主要推荐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建议是近三年出版的权威或获奖教材,可以包括外文参考资料。教师与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
  4  教学大纲的审核及改进
  教学大纲应首先由课程组教师共同制订,撰写结束后需经课程组负责人审核给出修改意见,审核通过后,由专业负责人进行审定。课程教学大纲一经审定,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严格执行。
  任課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应进行课程总结,做出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并分析原因。在下一轮开课前针对课程总结中提出的问题做出持续改进计划,给出改进措施。课程团队要针对每位任课教师做出的课程总结,对不同班级的教学情况、达成情况、持续改进计划进行汇总和分析。如有必要,可以给出针对教学大纲中某一教学环节或考核方式等的持续改进建议,交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对教学大纲做出基于课程质量评价持续改进。
  5  结语
  专业是高等学校的基石,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只有在专业层面重视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规范教学大纲的设计及执行,才能切实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春霞.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教育时空,2018(19):175-176.
  [2] 陆黎.基于嵌入式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8):151-153.
  [3] 陈洁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及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55-156.
  [4] 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203-204.
  [5] 徐周波. 以“4种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改革研究[J].专业与课程建设,2018(4):19-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