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成果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与国际化接轨,成果导向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我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参照以悉尼协议为范式的教学的标准与要求,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累积了相关的经验,本文将对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与分享。
  关键词 悉尼协议 成果导向教学 应用电子专业
  2016年6月,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CEEAA)代表我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与工程师互认体系中“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国,标志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正式迈向国际认证。在国际工程教育与工程师互认体系中,“华盛顿协议”针对的是4年学制的本科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悉尼协议”针对的是3年学制的高职教育。这两个协议均采用了相同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做为其认证的核心概念。随着高职院校迈入后骨干时代,高职教育的国际化作为一个热点也导致了“悉尼协议”以及其中的核心概念“成果导向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关注。借鉴“悉尼协议”中的“成果导向教育”也有助于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学校,相关机构等越来越重视成果导向的教学。徐坚以“OBE”及“高等职业院校”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发现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从2014年开始逐步增加,至2016年达到22篇,占相关文献总数的55%。这一趋势说明,尽管国内高职院校对OBE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然而伴随着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对应高职院校的“悉尼协议”逐步引起关注,相应的,高职院校对成果导向教育领域的关注也在逐渐加强。我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参照以悉尼协议为范式的教学的标准与要求,实施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累积了相关的经验,本文将对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与分享。
  改革共分为八大步骤,分别是确立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能力,明确能力指标,重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大纲,编写单元设计,实施课程实践,开展课程评价。下面具体阐述每一步骤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以及我们所取得的成果。
  1确立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一切改革与设计的起点和核心。从政府要求、行业需求、校友期望、学校定位、学生发展等五个维度出发,通过调研剖析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内涵,制定出满足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利于达成度评估的培养目标。学校在广泛征求专任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学生家长,校友,行业企业等相关人员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下:
  (1)具备身心健康、爱与关怀和尚德弘毅的匠心型人才;(2)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术和较强技能的实践型人才;(3)具备创新意识、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发展型人才。
  以校级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特点,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1)具备身心健康、爱与关怀和尚德弘毅的匠心型人才;(2)具备一定应用电子专业知识、技术和较强技能的实践型人才;(3)具备创新意识、沟通协作和解决电子系统设计、开发与检测调试的发展型人才。
  2确定核心能力
  在培养目标确立了之后,随之要确定的就是与之相对应的核心能力,原則上一个培养目标对应两个核心能力。根据学校的定位,专业的特点,学生的就业去向等的不同,每个核心能力在学生的总体能力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应通过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确定每个核心能力的权重。
  3明确能力指标
  核心能力是定性的指标,应将其细化分解为对应关系更具体、易落实、可测量的能力指标,原则上一个核心能力对应两个能力指标。同样地,也应通过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确定每个能力指标的权重。
  4重构课程体系
  每个能力指标的权重确定了之后,就要分析现有的课程体系,将现有的每门课程对应的能力指标的权重都分析计算出来,然后根据学分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出现有的所有课程总和的能力指标权重。这个权重跟我们的目标权重肯定是有差异的,因此就要进行非常重要的一步:课程体系的重构。根据预设的课程能力指标权重,科学分析现有课程能力指标与预设能力指标权重的关系,制定课程调整方案。调整现有课程结构,构建纵向呼应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横向同整专业各级各类课程,自上而下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横向整合与纵向连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下图1所示。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又分为两大类: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应用电子技术现分为3个方向:智能电子控制器应用技术方向,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方向,LED应用技术方向。本项目主要研究的是LED应用技术方向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图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
  LED应用技术方向现有的专业方向课的体系如下图2所示。
  图2:LED应用技术方向现有的专业方向课的体系
  我们分析计算了LED应用技术方向每一门课所对应的能力指标的权重,再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校的通识课程,思政课程,活动课程等相整合,计算出LED应用技术方向现在的能力指标权重。然后根据预设的课程能力指标权重,科学分析现有课程能力指标与预设能力指标权重的关系,制定课程调整方案。调整的方案可能是课程的增加,课程的删减,课程目标的调整,或者课程教学内容大纲的修改等。根据计算结果,现有的课程体系不用进行课程的增加或删减,只需进行某些课程的课程大纲的开发与调整即可。
  5开发课程大纲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核心能力、能力指标的要求,按照学生中心、呼应指标、有效可测的原则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分配能力指标权重,选取课程模式和设计教学内容,撰写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一定时段课程学习后必须达成的最低学习成果,即学生完成课程后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总和。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能力指标应该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采用动词(行动)+名词(教学内容)的表达形式,目标描述要求教师善用表述知识、技能、素养领域目标层次较常出现的目标动词。撰写课程教学目标要处理好课程之间的纵、横向关系,不能延展或缩小课程的边界。课程目标应是具体可测的预期学习成果,应有超过70%的学生可以达成。   以《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为例,课程大纲中对于课程的描述为“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初步掌握电气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培养学生使用AutoCAD进行绘图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二维图形的绘制、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学生讨论与互助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和帮助同学提高专业能力的意识,能识读与绘制常见的电气控制图,并能绘制三视图。”
  根据课程描述,我们制定出课程教学目标为:
  知识:(1)理解和熟记电气工程制图的规范;(2)了解投影和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能力:(1)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2)能够进行常见电气控制图的识读与绘制;(3)能够根据单面投影做出另外两面的投影;(4)能够根据立体图形进行三视图的绘制。
  素养:(1)提高遵守课堂纪律的意识;(2)增强专业学习中互助关怀的素养。
  6编写单元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前为达成课程能力指标和预期学习成果而研究拟定的学生学习活动历程方案。单元教学设计要依据课程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编写。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专业能力指标、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模式,结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素养)所属的领域和层次,拟定单元主题,精准设计学习内容,准确筛选教法、学法,合理安排学习历程,广泛选取教学资源,客观实施教学评量(不同类型的目标选取不同的评量方式)。在进行单元设计之前,应对学生学习条件(起点能力、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进行分析,做到“以学定教”。分析学生先备能力,了解学生会做什么,知道什么,找到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做到重点突出;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到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困难点,做到突破难点。实现现有知识、技能、素养和单元目标的有效连接。
  7实施课程实践
  任何专业的改革或者课程的改革,其落脚点都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实践。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进度,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对照本课程要培养的能力指标及其权重,采用適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项目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采用口头讲解与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在不同的教材章节或者不同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不同的能力,并设置相应的评测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清晰的认识。
  8开展课程评价
  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和纸笔考试为主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根据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设计中知识、技能、素养等教学目标的不同特点,选取纸笔测试、实作评量、口语评量、档案评量、毕业实作评量、专业证书鉴定等多种评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量。制定各种评量方式的评量项目(内容)、评量指标和评量标准(尺规)。强调结果评估和持续改进,要监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制定制度化的、高效的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评价与调整;定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利用制度化的程序或方法定期评估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作为专业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开展刚刚起步,我们虽然制定了完整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突发情况,我们有信心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修正,以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光,孙兴洋,王万川.专业认证视角下提升高职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悉尼协议》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9):106-108.
  [2] 唐正玲,刘文华,郑琼鸽.《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及其对我国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7(04):75-79.
  [3] 韩冰.推进中国技术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8(05):89-92.
  [4] 徐坚.成果导向教育对建设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7(18):1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