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雨课堂”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是基于“雨课堂”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把传统课堂教学和智慧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2(c)-016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经随之改变。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中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由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通过混合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下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概述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是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数媒技术等多个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作为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识程序设计理论,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逐步熟练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具备代码编写和程序调试的能力,为后续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该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比较多,但课时相对较少,并且学生人数多,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导致教师课上课下不能实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统计,课下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1]。
  2  混合教学模式支撑工具—“雨课堂”
  “雨课堂”旨在实现混合教学,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新的功能,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2]。“雨课堂”将PowerPoint和微信有效结合起来,在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桥梁,实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3]。“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让教与学更明了[4]。
  3  基于雨课堂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学期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应用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中,实现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教学和智慧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作用[5],并且完善本门课程“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教学资源。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在教室授课,学生在机房实验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教授—学生课后复习”的全新混合式教学模式。
  3.1 课前预习设计
  课前教师提前编写教学方案,并制作课前PPT课件。课前PPT课件将本章节重点难点突出,在课件中插入符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匹配的MOOC视频—《C君带你玩编程》,慕课视频短小精悍,改变预习课件的单一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前一周将下周教学预习课件发到学生“雨课堂”,预习课件中还会增加本章重难点、简单知识讲解、习题检测等。学生接收到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预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课下碎片时间充分利用,提高课下学习效率。在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或者有难度问题,可以通过“雨课堂”中“不懂”进行标记,并且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教师端进行预习情况以及预习课件中试题作答情况进行统计,每周在上课前公布学生的预习数据,对预习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对预习稍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并且通过预习数据分析,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上课教学有很大帮助。
  3.2 课中教学设计
  (1)理論课教学。
  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提前制作好课中PPT课件,课件中插入课程导入视频、选择题、主观题,将课程思政教学引入课堂,通过视频与简单思政观点作为课程导入,在课前学生已经做过预习,课中课件就要对本章知识有侧重点进行制作,并且在“雨课堂”课件中插入选择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启雨课堂授课,将课程二维码或者加入课程课堂暗号显示在屏幕上,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课堂暗号进入课堂。开启“开始上课”之后,通过“雨课堂”工具将课件上传到学生手机端。通过“雨课堂”工具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跟随上课思路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不理解的知识通过“雨课堂”不懂功能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任务。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幕、投稿以及随机点名功能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并且在课件中插入测验题目,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发送题目”功能让学生限时测验,让学生真正作为该堂课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协助者,提高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编程题目,可以让学生结合手机中C语言编译器App进行程序编写,将程序直接通过主观题提交到雨课堂,将“教室学”改变为“实践进课堂”,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统计学生本节学生学习情况,“雨课堂”会根据测验题目和上课参与情况将上课数据统计出来,针对“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能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预警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课下辅导。   (2)实践课教学。
  在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将每周实践任务提前完成实验任务书。可将实验任务书通过“雨课堂”公告提前发布到学生端,学生摆脱了只能在机房电脑编写程序的固有模式。并且可以将实验任务修改成“雨课堂”试卷,学生编写完程序可以直接在“雨课堂”端进行代码提交,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下课对代码的提交和检测。
  3.3 课后活动设计
  在课中,授课PPT已经通过“雨课堂”同步到学生端,课后学生可以对上课内容进行复习,如果学生复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通过“雨课堂”报告老师和私信功能与教师随时保持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私信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
  在课后,教师将作业布置成雨课堂试卷形式,涵盖本章节所有的知识点,作为学生课后随堂作业,起到了良好的检测学生上课效果的作用,是教学成果检测的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指标。学生在试卷截止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在“雨课堂”教师端得到学生分数和答题详情,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學习情况随时进行掌握,并且对教学改进上有着推动作用。
  3.4 课程考核与评定
  本门课程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到课程考核评价中,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成绩构成。本门课程评定方式更注重过程考核,更好体现CDIO能力培养,通过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及采用混合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统计详尽的数据作为成绩考核评价支撑,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4  结语
  基于“雨课堂”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真正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学生由被动灌输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线上线下及时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提升教与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曾瑞鑫. 学堂在线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J]. 亚太教育,2016,24(3).
  [2] 房洁.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教学APP在教学中的实践现状与思考[J]. 科技风, 2017(19):21-1.
  [3] 张盼盼,赵希武.“雨课堂”支撑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162-164.
  [4] 张盼盼.“雨课堂”支撑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Ⅰ》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5] 梁小晓. 基于Moodle虚拟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D]. 四川师范大学, 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