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发展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中国就业形势不乐观、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由于管理秩序混乱,收费参差不齐;虚假招生广告,教师水平不高等原因,本文以S市Y机构为例试图揭示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法律手续,无法保障安全;老师学历造假,教学质量不高。但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我们应该引导培训机构选择正确的路径:建立有效监管,规范办学条件; 成立教育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推广优秀教学体系,塑造行业优质品牌; 加强师资建设,保证教学质量。使培训机构发挥其应有作用和价值,逐步规范化,法制化,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关键词 培训机构 现状 成因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A
  课外培训是指发生在学校正规教育之外,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进行的补充性教育活动,国外学者因其培训内容与其课程内容相思,便形象称课外培训为“影子教育”,即学校投射在校外的影子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外培训在中国城乡地区迅速蔓延。
  1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法律手续,无法保障权益
  据了解,早期Y机构周边环境恶劣,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安全与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在租赁的临街民房中进行授课,各种配套教学设施不到位,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了节约成本,培训机构一般都跳过地方教育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这一过程,在法律上缺乏法律依据,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尽管一些地方政府还明确出台了禁止私人开办培训班的法律条文、公告,但往往效果不佳。77%的家长都表示在报名时从未收到培训机构的正规发票,只是在报名时签署了一份安全协议,至于在多大程度保护学生安全还未可知。大学生由于刚踏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不强,在报名时没有与培训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个别大学生与培训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许多大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1.2老师学历造假,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直接影响培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培训机构在选择师资时首先考虑其收益,低薪聘请教学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的教师执教。但在对外宣传过程中却打着“100%一线教师”、“十天提高二十分”某某重点中学教师的幌子,教学经验十年以上等口号欺骗家长和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培训班的“老师”90%以上都是通过招聘一些在读大学生,利用大学生暑期找兼职的契机,寻找廉价劳动力。许多老师临时上岗后既没有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也没有教学的课本,许多“老师”都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借阅书本或者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授课资料。调查中76%的培训学生都感觉到“老师资历不够,水平低”,33%的学生觉得老师资历一般或不及格。
  2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现有问题的成因
  2.1管理秩序混乱,收费参差不齐
  S市的课外培训机构数量多,但在市教育局注册登记过的不过五成。有一些甚至直接在小区内租用居民房屋进行营业,不在教育部门注册,也不受教育局监管。这些所谓的托管中心,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外培训机构,教育部门不对其进行审批,也难以管理,而民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都不能从事托管服务。这些辅导中心由于注册民办教育机构的手续复杂,许多经营者都打起擦边球,以“文化传播公司”等名义开设托管服务的比比皆是,但在目前营业执照办理的分类中并没有私人托管这一项,因此也无法在工商部门备案。在调查中发现初中(晚自习辅导)收费一般在200/月到250/月元之間,小学收费在180/月到230/月之间不等。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对培训机构的各项收费缺乏必要的监管,而且许多家长存在一种心理:收费越高,效果越好,这也无形中助长了辅导班学费虚涨之势。
  2.2虚假招生广告,教师水平不高
  “历史悠久”、“100%一线教师”、“十天提高二十分”……为了招揽生源,各个培训机构的宣传铺天盖地,夸大其词。但据调查,这些“名师”大多为在校大学生,与宣传大相庭径。这些“名师”由于几乎毫无教学经验,而培训机构又在一些关键的教学环节上又没有设置监控和标准,教学质量的好坏完全凭老师的责任感来把握。于是,上课玩手机、拼命地让学生做试卷与学生天马行空地聊天……老师的敷衍塞责行为愈演愈烈。除此之外,培训机构的虚假承诺也常常让家长着实体会到货不对板的服务,报名时培训机构的咨询师往往许诺家长,孩子来培训机构学习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成为开里的佼佼者。大学生在培训机构担仼教师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3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发展路径
  3.1建立有效监管,规范办学条件
  培训机构经常出现监管不足的问题,如审批单位负责监管、无人监管、出问题后监管、投诉后监管等情况以及培训机构并没有完全归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体系之中。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建立及时有效的监控体系迫在眉睫。这样的体系应能够对培训机构的市场进入资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进行规范,对培训质量进行跟踪和监控,并向全社会定期发布质量监控报告。将“培训机构”行业纳入日常管理范畴,确保培训机构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卫生、健康、教师等方面的证件或资质,才能从事该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开办培训机构的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查,对那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老师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办班者坚决予以查处。同时,要定期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检查和考评,对于评价的结果要予以公布,让家长、学生了解各培训班的办班条件、优势条件、收费情况,让家长、学生在充分比较,权衡利弊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让办学质量高的培训机构蓬勃发展,淘汰一批教学质量差的培训机构,以此规范教育市场。
  3.2成立教育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目前还找不到专门规范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缺位。要结束这种状态,必须多部门联合起来治理,尽快出台小学生培训行业管理办法,明确培训机构的登记注册条件,教育培训饮食卫生标准安全保障条件,监管部门、法律责任等把培训机构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可由各个市教育部牵头,成立正式的民办教育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入市门槛,发放行业经营资质,监督违规行为。现有培训机构既然达不到教育局的办学标准,那么可以先制定行业标准,颁发一个行业准入证,同时赋予协会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让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多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企业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同时也依托于政府部门管理思想的与时俱进。提高行业透明度,引入公众监督机制。发动媒体、学校、家长和社会力量对这个行业进行监督。以S市Y培训机构为例,该市自2010年成立教育协会后,为培训机构提供服务,维护其机构及其教职员工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领民办教育机构开展党建工作,为培训机构树立良好风气,增强行业自律力。   3.3推广优秀教学体系,塑造行业优质品牌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标杆企业,中小学培训行业也不例外。在这个行业中目前存在着一些优秀的机构如S市Y机构,它们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建立起了完备的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了内部质量监督部门,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成功完成培训目标,已经被S市评为“先进就业单位”和“教育实践基地”。规范化、制度化是科学管理的核心, 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将能够规范机构成员的行为,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S市以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以行业内优秀机构为标杄, 明确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实施流程,完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一个机构所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该机构和其提供的培训服务的综合评价以及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培训质量维护着培训学校品牌的形象,是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的保证。一个没有品牌的培训机构是很难长足发展的。品牌是产业生存之本,品牌競争力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品牌的发展在于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优胜劣汰,从而使有限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因此,品牌既是竞争的结果,又是竞争的手段,通过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可以推动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加强师资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的教师来源与公立学校不同,其师资来源主要依靠公开向社会招聘。大约有三方面:一是退休教师。二是青年教师。三是从公立学校以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过来的骨干教师。因此,师资队伍老化、流动性大和不稳定成为培训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S市Y机构为例,该培训机构通过以下措施培养稳定的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第一,坚持培训机构的用人自主权,把好聘任师资的质量关。选聘具备国家认定教师资格,具有敬业精神,政治、业务水平高,懂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同时注意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要合理。第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教职工的管理制度,对教职工聘任、待遇、工作的考核评估和职称晋升等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第三,抓好福利工作,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必须设法解决培训机构教师的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问题,才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稳定师资队伍。第四,培训机构也需要以培训、进修的方式继续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同时也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以促使其不断进步。总之,必须依靠广大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办好培训机构,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4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有了更深的思考:培训机构是市场经济进步中出现的必然结果,是满足教育需求的重要方法。培训机构的发展反映了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也代表了我国缺少优质教学资源,重视考试的传统。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培训机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解决培训机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不仅仅是民办教育机构所面临的难题,更是全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小学生假期补课现状及其问题调查研究”(编号:s201910644082)。
  参考文献
  [1] 杨可.妇女研究论从母职的经纪人化——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母职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2018(02).
  [2] 李佳丽.谁从影子教育中获益——基于选择假说和理性选择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6(20).
  [3] 季林飞.中、韩、日、欧盟中小学课外培训的比较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4] 薛海平,王东,巫锡炜.课外培训对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3).
  [5] 陈全功,程蹊,李忠斌.我国城乡培训教育发展及其经济成本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02).
  [6] 孙伯龙.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管制转型理论与路径[J].教育学报,2018(04):56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8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