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导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可视化辅助教学技术手段,在重视本科教育的大潮流下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系统性的掌握,锻炼大脑发散性思考,延长记忆时间,对学习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力。鉴于导论概论课程在目前高等教育中的普遍性,笔者以《资源科学导论》为例,结合思维导图绘制要点和发散性思考的方法,从教师课件制作、学生课堂笔记、学生考前复习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新的导论、概论课程的教与学的新模式。该模式在导论、概论这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  导论  思维导图  记忆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235-03
  导论、概论、通论类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非常常见,此类课程的目的常常是让学生快速且较为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学科或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以我校教务系统查询结果为例,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导论课程有2门,概论课程有43门。2019—2020第一学期,导论课程有17门,3门作物学通论课程,累积达到52门。2019年自然年导论概论课程累积达97门,具体课程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且统计中不包括课程题目中不包含“概论”、“导论”等字眼,实际上属于这类课程的课头号,如《农业资源利用》课。足见这类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普遍性。
  概论或导论类课程具有涉及面广、涉及学科多、知识点比较零碎等特点。涉及面广这些特点决定了任课老师很难对课程的每一部分均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见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概论和导论课堂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以笔者教授的《资源科学导论》为例,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大致归纳。《资源科学导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资源概念、资源问题的产生,资源科学发展历史及学科体系,详细介绍了资源科学中基本原理;中篇分类介绍了土地、水、气候、植物、矿产、能源、人类遗产、海洋资源和区域自然资源;下篇是与资源相关学科介绍,包括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法学、资源测量、资源评价及保护利用。从而我们不难发现,这门课程涵盖了自然、社会与技术三个层面的知识,学科定位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三重地位,是在传统的地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笔者具有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了解较浅。任教本门课程以来,自学了不少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然而依旧感觉捉襟见肘,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保证最优的教学效果。宽泛的学科结构,繁冗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课程学习和课后复习过程中也是深受煎熬。
  当前高校青壮年教师面临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可以投入到本科课堂教育备课的时间比较有限。基于此,笔者萌生了将思维导图思维引进导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念头,并进行了深入探索。思维导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先生19世纪后期提出来的,创立初期它是一套记笔记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放射性和形象化的优点,是一套行之有效、图文并茂的思考工具[1-2]。所有工具在应用的过程中,都是大脑的活动。工具应用都有一定的目的,画之前,要了解我们的使用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记忆力、理解力、创意、课堂笔记,还是写作思路?
  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充分发挥发散思维方法,最终达到一张图提高5倍思考力、和记忆力。思维导图首先需要画对,才能应用的好。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面临思维定式的窘境,那么在此,笔者提供一套很好的发散思维的方法。用9宫格打开思维导图能力。具体包括,在白纸上画一个九宫格,首先确定中心关键词,也就是一次课程具体章节,引发8个方面的思考空间。激发大脑追求完整的习惯和机能,防止大脑偷懒。基于中心关键词,将周围8个空格填满。每一个9宫格,当它被填满之后,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中心主题,进一步想办法将它的周围空缺填满。思维被层层发散、层层递进的发散思考的过程,通过一个个九宫格的填充,带动大脑层层发散的思考的能力。记忆和理解的效率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非一个个零散的零件。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在于,先在9宫格里面选择合适的思维角度后,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排序,之后再填充每一个新的中心主题的九宫格,最后修改的过程中亦是按照基本的逻辑排序进行整理展现。九宫格的作用在于画思维导图之前就做好整体的方向规划和逻辑排序。
  一个成功的思维导图需要具备以下4方面的特征。第一:聚焦中心思想,确定中心主题和中心图。第二:总览知识结构,确定主分支数量。第三:根据每条分支上的“关键词”,归纳知识点。并不是所有的词都需要我们记住和理解。第四:合理布局,并尽量使用关键图。
  以笔者教授的《资源科学导论》中矿产资源这一章节为例,基于矿产资源这个中心关键词,我们很容易做出如下联想(图1A)。这是思维发散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想到什么就写出来,想到什么就画出来,思维导图就变成了一堆乱树枝,除了更乱,对记忆力、理解力毫无帮助,这样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必然的徒劳的。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就需要依靠九宫格思维发散后的逻辑排序。首先,我们发现,金、银,包括宝石、铜铁等等常见的矿产都是属于不同种类的矿产,显然放在这一层级做关键词是不合适的,他们应该归于矿产资源种类这一关键中心词下;同样,离开储量的概念的谈矿产资源的分布,也是毫无意义的。各种化学元素相对平均的存在地壳中,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品味,必然没有开发利用的可能。因此,我们把储量和分布和而为一。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一一精简分支,最终精简为5个方面的问题(图1B)。分布为次一级关键中心词,展开发散思维,我们得到九宫格三。说起分布,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矿产资源在世界各国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在我国储量及分布状况、不同省份间的差异、矿产资源分布是否具有规律、对某国或某地区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矿产分布不同,势必与分类有一定的联系。于是我们整理出了“分布”这一中心关键词下一级的分支(图1C),至于是否合理妥当,还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对其进行一一复核。矿产资源种类非常多,然而常见种类不多,作为导论课程,关注的常见种类也就是9~10种,于是我们就把分布的研究对象限制在几种常见的矿物中。这就缩小了我们关注范围,便于竖向深入讲解。对每个国家不同的矿产类型不同分布量,一定程度上影響国家对外经济策略、国际竞争力甚至是外交态度。于是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就显而易见,容易识记了。矿产资源分布是否具有某种规律,这种描述性的规律是否对矿产资源的勘测具有实际意义,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这些描述性知识点的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   其次,锻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记笔记能力。提高课堂笔记效果的关键在于有效抓取关键词。如何抓取关键词?关键词在哪里?关键词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对于本门课程来说,关键词多是一些名词,包括一些名词前面的限定性形容词。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关系,一种是推导关系,并列关系要更加常见一些。运用到思维导图中,并列关系体现为发散的不同分支,而推导关系则表现为一个分支上的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根据关键词,能够把句子串联起来。如果不能,就是关键词选取不正确。除了找到关键词外,还需要较强的归纳整理能力,也就是逻辑思维这个过程。高效听课学习三个标准,关键词抓取快,关键点记得牢,系统化的记忆和理解,要能够把一章节的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笔记让人喜欢看,又记得牢呢?记,信息输入的能力,忆,信息提取的能力,力,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有逻辑的、夸张的、好玩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有画面的,是我们的大脑喜欢记的,朋友圈里的标题党就是很好的抓住了我们大脑的兴奋点。如何创意地整理笔记抓住大脑的兴奋点呢?可以用符号法[3],圈点、划线、叹号、问好、三角形、五角星等,符号本身不是固定的,要引导学生去创造一套自己喜欢的符号定义。符号能起到一个标记标签,强化重点的作用。
  最后,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制定高效复习计划。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可以很好地分解目标、分解时间的辅助工具。不同的事情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那么重要的目标要安排在第一条主干上,不重要的目标安排在后面的分支上。分解目标法的原理在于,当我们把目标确定之后,时间往往是自动分配的。也就是说,目标确定了后,时间就可以作为这个目标在什么时间完成目标的一个标准。基本操作步骤,一个课程需要关注的方面有哪些,通过9宫格罗列出来,一个不够就画两个。接下来,就是在目标中选择哪些值得放在目标中展开的,值得课程复习中重点关注。分解时间,首先要确定复习这个课程的时间总长。一般分解时间的同时,目标也会自动分解。如果目标时间特别长的话,我们建议优先选择分解目标的方法。复习一个章节前,可以先使用九宫格的方法,绘出自己的“记忆地图”,之后比对课本和教学大纲,找出哪些知识点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记住,记不住一定是有原因的。记不住是因为老师课堂讲解时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脑兴奋点,在丰富和大量的关键词的背景下,图像的使用频率决定了我们记忆的牢固性。在课后复习中,我们应该重点给这些错过的内容添加丰富图像和标记。
  综上,在资源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可有效提高课件的可观性和可理解性。在学生记笔记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也起到了强调重点、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的良好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好的学习方法一旦养成,学生则会在其他课程学习中自发应用,促进学业成就的达成[4]。该方法在其他导论、概论以及通论课程教学中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月婷.合理运用思维导图[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4):18-19.
  [2] 陈彩虹.借助新思维导图进行议论文发散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6):127-129.
  [3] 柴清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J].人民教育,2019(7):76-77.
  [4] 李玉,柴阳丽,閆寒冰.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8(1):16-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8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