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学生发散探究精神层面的重要应用方面,已经得到了广大基础数学教师的认可和重视。对此,本文详细阐述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给予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可行的帮助,并以此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健康进步。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创新 应用路径
  引言
  近年来,基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发展,就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引导式教学机制施行下有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课堂,已经成为学科教育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从实际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以往灌输式教学思想影响,使得唯分数论评价机制仍是大多数教师普遍沿用的评价手段,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对此,就问题导学法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索其具体应用路径,符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需求,值得我们给予足够重视。
  一、基于生活数学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就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进行渗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在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改善。因此,教师需在教材知识基础上不断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元素,进而在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有效启发,并以此在适当问题引导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数学学习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于课堂引入环节设置“生活中的圆”这一导入问题,进而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圆形进行思考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比较生活中不同图形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以此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改善。同时,针对圆形所拥有的滚动特性,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合作形式探究生活中汽车选择以圆形作为车轮形状的原因,进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圆”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1]。
  二、基于有序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针对大多数初中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普遍相对较差,在面对比较抽象的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时,很容易存有一定学习难度并丧失自身的学习自信。因此,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就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时,教师需充分考量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尽可能在引导式教学机制施行下创设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课堂问题,进而一方面于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始终给予学生难度适中的探究问题,并以此在保障学生学习自信的基础上确保问题导学法应用效果的最大化发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问题时,教师可分别创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何理解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几个难度递进的问题,进而在给予不同层次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基础上确保全体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的有效培养,并最终在加深学生课堂理解的同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真正改善[2]。
  三、基于实时课堂反馈,提高学生自主意识
  对于问题导学法来说,归根结底其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并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而在听取学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优化。例如,针对《全等三角形》一课,由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学生早已接触,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就《全等三角形》一课进行自主预习,进而在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已知知识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并以此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有效增强。同时,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教师要更加强调自身的引导教育价值,通过及时听取学生的课堂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不足,进而在给予提示性问题如“全等三角形有几种情况”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所学知识,并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素养和學习能力的有效增强。
  四、基于发散问题创设,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仅教学教材知识虽能够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但并不足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在已有教材知识基础上,不断借助教学交流有效拓宽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而在满足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探究意识的有效提升。例如,针对《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在学生广泛练习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适当为学生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在鼓励学生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何不同”的基础上使其对相对枯燥的代数知识产生兴趣,最终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思考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素养[3]。
  五、基于数学模型导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抽象数学知识来说,模型教学法始终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借助数学模型的有效引入,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在学生广泛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例如,在教学“视图与投影”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创设“三视图基本概念”的课堂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投影仪下物品的投影形状来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答案思考,进而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课堂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于引导学生进行三视图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4]。
  结语
  综上,本文基于问题导学法,详细阐述了其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其中,只有进一步明确初中学生学习特点,并在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创设符合学生能力特点的课堂问题,才能发挥问题导学法的最大应用价值,才能促进学生探究素养的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杜皓.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2-163.
  [2]李文英.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3):83.
  [3]谢晶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5):96.
  [4]王美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6):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0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