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线上教学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心强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我国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启了线上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将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的一个契机。当前,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引入线上模式,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笔者在参与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根亲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2019-ZZJH-419)、郑州西亚斯学院2020年度科研资助项目“河南根亲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2020-ZD-03)的过程中,阅读了邓心强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一书,发现作者有预见性地提出了关于结合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开展线上教学的探讨。本书关于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习并积极借鉴的。
  本书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从不同维度上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作者认为,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面对面授课,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内在本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习得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并吸收其中优秀的人文素养。本书着重研究了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写作学、文化概论、美学、比较文学、应用写作”七大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第一编中,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了解到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看法和评价,然后从教材编著、教师素养、授课方式、学生学习等维度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在第二编中,作者综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探究和思考了中国新时期和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并深入分析了网络资源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在第三编中,作者针对“写作学”,结合当下的网络环境,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并探讨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在第四编中,作者重点论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通过地域、校园文化等来改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方法。在第五编中,作者简述了当前高校美学课程的两种教法,并探讨了与实践相结合的美学教学“平衡”原则。在第六编有关比较文学课程的研究中,作者就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本科阶段如何进行全新的比较文学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特别提出针对“90后”高校学生的教学理念及建议。最后,作者在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理念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试图通过写作教学实现教书育人之道。
  漢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发展至今,其课程内容已臻至完善,而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尤其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线上教学的考验之下,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展更是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开发更具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精进自身,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升。毫无疑问,改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
  (郑州西亚斯学院高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