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物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整体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知识导入、课堂活动及实验过程来实现启发式教学,进而实现生物课堂的高质量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31-02
  引 言
  生物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尤其对于理科生来说。但是当前的生物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由于高考的压力及客观上课程内容难度的增加,各学科教学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生物教学也不例外。一方面,教师普遍将高考作为这一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因此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设置上将应试作为最核心的目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分数,一切从高考出发,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形式都围绕着考试题目来设置和展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实验这一生物学科必不可少的部分,导致学生对生物的学习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后续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的教学活动也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知识内容不相符,从而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教学改革来改善这些现状。
  二、启发式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从概念上来看,启发式教学主要指的是借助教学任务的设置及学科知识内容的内在学习规律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实际学习问题,从而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发散性思考。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1]。
  首先,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转变目前生物课堂上学生因学科知识内容本身理论化、逻辑性强及复杂难以理解等特点而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极为有利,能帮助这一部分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从而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其次,采用启发式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方法,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技能和涵养,进而锻炼和强化其学习能力。最后,启发式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提高高中阶段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关注语言,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趣味导入
  对于采用启发式教学的生物课堂而言,其核心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2]。而提高自主性的关键则在于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持续专注学习的原动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一方面,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本身比较复杂,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受高考的影响,学生也会自主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态度。这两方面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变成了缺乏兴趣的被动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态度会对启发式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先要借助启发式教学的概念,通过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尤其是对课前导入环节的利用来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导入,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学生逐步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
  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需要先确定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基本的教学环节。在确定完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内容选择较为基础的、与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有关联的部分知识作为教学导入的关键点。同时,教师也要对导入环节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关注和创新。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教师既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生物知识讲解视频作为导入,也可以將本章节中可能出现的趣味小实验作为知识的导入。在学生观看视频或者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物知识的趣味和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要想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语言也很重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稍显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有趣,教师要用较为幽默的教学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尽可能地活跃生物课堂的学习气氛,进而缓解学生由于学习困难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躁情绪,帮助学生专注于知识内容的学习。这不仅能真正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还能形成良好正面的循环,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进程。
  2.设计活动,结合启发式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成为决定性因素[3]。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要重点关注课堂上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对传统的活动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使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相配合,实现生物课堂的高效性。在启发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进行教学时要遵循独立、自主和发散的原则,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方式时也要有意识地体现这三个原则,并且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最核心的目的。   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确定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模式和教学讲解的主要方式。根据独立和自主的原则,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探究的方式来组织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课堂表现等划分为不同的可以互补的小组,然后根据章节的内容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也就是细胞的物质活动。其次,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需要结合章节的内容来设置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这一章节的知识主要可以分为结构基础、渗透系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跨膜运输及实例等内容。这些知识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内在的关聯。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环节时也要考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根据内容选择最为恰当的探究活动方式。
  在这几部分中,细胞运输的结构基础是最基本的一部分知识,且涉及较多理论性内容,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应该被放在课堂最开始部分,并且可以采用微课视频加思维导图的探究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根据细胞的结构基础为学生画出简单的结构图,然后将其中的关键部分名称去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结构图的补充,并且让学生自主观看这一部分的微课视频。学生在遇到部分不了解的内容时可以选择视频的重复播放功能,也可以选择将问题集中提交给教师,由教师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进行统一的讲解。在学习完基础结构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渗透系统及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因为这两部分知识的内容偏向于实验,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让学生理解该知识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两部分知识时联系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逻辑性、关联性思维方式,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在生物、物理等理科知识教学中,实验是十分关键且无法回避的内容。因此,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和强化。借助实验,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有更加立体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建立知识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联系。同时,实验也是启发学生生物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的发散性理解和记忆,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课堂模式来组织活动、开展教学时,要适当地增加实验部分,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这一专题内容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其中菊花的组织培养及月季的花药培养这两部分内容来设计专题实验,为学生讲解关键过程和要点,并进行简单的演示,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实验。而在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验的关键步骤及在解答学生的实验问题时为学生穿插知识内容的讲解,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养成将实验步骤与知识内容联系起来的学习习惯。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实验不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为了借助实验过程来实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结 语
  高中生物是理科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意义重大。教师在生物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杨斯然.启发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11):46.
  杨秀利.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6(12):106.
  杨孔文.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J].教育观察月刊,2019,8(02):39.
  作者简介:李群(1979.11—),女,广西博白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9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