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旭昌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为了不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要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148-01
1.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所谓信息意识,是对信息的洞察程度和感知能力,并通过个人感知对各类信息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这对高中生而言,是有待提高的必要技能。一旦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上述的信息意识,便能够通过信息获取对问题加以分析和处理,在最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这样便能够清晰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处理问题的适当策略。在接收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个人的信息意识将信息进行准确、科学的判断,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并将信息的目的和指向分析清楚,充分考虑信息即将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并对结果采取应对措施。在单个人对信息进行充分分析和处理之余,还需注意信息的传递和分享。信息的获取和作用发挥并不只是个人的行为,还需将信息进行加工和传递,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人获取信息,并将其他信息进行共享。这样不仅拓宽了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渠道,还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扩大信息的作用。此外,在教师实施信息意识培养时,还需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将知识和技能日常化、通俗化,使学生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现象和案例来接受信息处理方面的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对信息处理的兴趣。学生乐于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锻炼,便能有意识地将这些技能应用于生活中,进而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师还可将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作为信息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意识。当学生发现身边事物可以通过科学的信息技术进行解释时,便更有积极性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
2.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效的,也可以说是最贴近接受能力的方式是可适应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环境来进行教学和练习,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接受效率,使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实现技能的提高。学生在教师有意设定的情境中,也可以根据教师指定的思维方式和路线培养信息意识,学生在兴趣和探究意识的驱动下,投入到情境的演练中,应用指定的信息处理技能完成教师设定的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灵活应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能一味运用固定思维和方式进行解决,这样会降低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情景中的问题时,可以考虑选择学生关心和乐于讨论的话题,将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汇总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和技巧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这样课本知识便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巧和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子智能方面的知识时,可以提及大多数企业运用的人脸与指纹签到设备,让学生搜集信息,分析该设备应用哪种技术,进而探究到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最后得出人工智能對实际生活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分析整理能力和使用技术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当前社会信息的覆盖率空前增大,对信息的利用和处理将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信息应用和处理时,要注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信息安全,以道德制约信息处理行为,以便在生活中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在提高生活节奏的同时显现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未列入高中考核范畴,因此有些只专注于考试和成绩的学生甚至是教师,都未对该门课程投入应有的重视。因此,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首先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能力提高,将其视为各科学习应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彻底改变功利化思想,转变教学思维。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处理各学科出现的大量知识和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择取有用的、准确的信息,提高对知识信息的处理能力。有效的信息处理能够帮助学生准确锁定核心知识,在正确的知识点上运用时间和精力加以理解,从效能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重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需朝着锻炼学生计算思维的方向加大教学力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处理,区分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并将有用信息加以处理,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思维,用以指导日常学习和实际生活。
结束语
总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基于此,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助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小云.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OL].学周刊,2019(30):95
[2]于颖,于兴华.学科核心素养统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结构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9(08):120-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1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