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始平公造像》《魏灵藏造像记》《石门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斌

  【作品概况】《始平公造像》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的第一珍品。北魏楷书。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朱义章刻于河南洛阳龙门。10行,行20字。在2000余种北魏时期造像记中,只有此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有,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与《杨大眼》《孙秋生》《魏灵藏》合称“龙门四品”。
  【观典赏析】《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北魏书风的代表作,《始平公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始平公造像》最大特点是厚而不粗,重而空灵。碑文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婉畅流动,特别是在笔法上破隶而出,大胆创新,变柔为刚,变藏为露。方笔斩截,棱角分明,显得雄峻非凡,笔画折处重顿方勒,扁方紧密,点画厚重饱满,锋芒毕露,结字伸缩有变,字势风骨凛凛,开创此魏方笔的典型,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康有为称其“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清赵之谦认其为“北魏遗像中最佳者”。启功诗云:“题宁龙门宁势雄,就中尤数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
  【作品概況】《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10行,行23字。北魏造像习惯用别体字,而在此题记中更多。原石身高75厘米、宽40厘米,与《始平公》《杨大眼》《孙秋生》合称“龙门四品”。现存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
  【观典赏析】《魏灵藏造像记》是魏碑方笔露锋的典型代表,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笔画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坚实丰厚,浑如铁铸一般,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点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怀隐瑰玉之神采。全篇严整肃穆,端庄隽洁,风格既凝练丰厚又灵秀劲爽。初学者学楷书易重视单个字处理,而忽略分布,《魏灵藏》在字距行间颇有建树,习之大有裨益。
  【作品概况】《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摩崖石刻。楷书。由王远书丹,武阿仁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汉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此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六年而成,古称“石门”,《石门铭》记载重开褒斜道这一利国利民大事,是北魏碑刻中记述书写与刻石人名最详尽之作。铭在陕西汉中石门东壁。纵244厘米,横304厘米,28行,行22字,后段题记7行,行9—10字。现割移藏于陕西汉中博物馆。拓本以首页“此”字不损者为佳。
  【观典赏析】《石门铭》融记事、颂功、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是摩崖石刻铭文的代表作,北魏体书格的典型。康有为将其归属圆笔一路。此铭吸取了同处一地《石门颂》苍劲凝炼的篆隶笔法,笔画圆浑,结体的主调是“横斜”,笔势与体势也吸取其跌宕、开张、奇崛的特点,发展成奇崛飞逸的北魏楷书。书法骨力开张,纵横豪放,以奇取胜。因崖面广阔,随山就势,宽博雄伟,大书深刻,笔阵森严。书风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飘飘欲仙,表现出大朴不雕的阳刚之美,似无一处着意而尽显风流,加之千年风蚀,又形成一种若隐若现、月白风清的艺术效果。《石门铭》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魏碑中可以临摹、借鉴的上佳范本,历史上许多著名书法家都出于此。康有为称之为“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其书风即得力于此。常习此碑,令人开阔胸襟,亲近自然,悟对古今。(马斌选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