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对高中特长生的历史学科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泽坚

  【摘要】高中艺术特长生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艺考结束后,如何指导艺术生进行有效的历史学科复习,使他们能够实现艺术和文化双上线,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高中特长生 历史教学 心理教育 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艺术院校培养人才的普通高中开始重视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我校从2002年开始,创设艺术特长班,屡创佳绩。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艺术特长生的文化课难教。想要找到适合艺术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并不容易,这一直是让艺术特长班的历史教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笔者长期担任艺术特长班历史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结出历史学科的教学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心理教育,二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
  一、心理教育
  1.关心理解学生。一位特级教师曾对我说:“教育学生,就是改变学生的态度,只要学生态度端正了,学习就变得自然而简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艺术生对学习感兴趣,自主学习,是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遇到不爱听课,上课吵闹的学生,笔者一般不会在课堂上批评他们,我会利用自习课或者课间时间和他聊天,问问他家乡在哪里、喜欢什么运动等话题,跟他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像朋友一般的交流,学生会比较开心,觉得老师也是朋友,下次上课的时候,他也会很讲义气,认真听老师讲,甚至制止其他吵闹的同学。在课外时间,我也喜欢参与学生的活动,有时和他们一起打球,有时去看他们画画,去听他们唱歌。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和他们聊天,交流生活和学习,他们也非常开心,非常欢迎老师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跟他们融合在一起。
  2.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有研究表明,课堂气氛的轻松、和谐,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历史课枯燥乏味,会让人打瞌睡,我在上课时,看到学生精神状态不好,我就讲点小笑话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者讲点课文涉及到的课外话题、古今故事,这样学生就喜欢听,觉得有意思,思维又回到课堂上来。更多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参与课堂,叫他们回答问题,讲故事,谈感想。如果学生答得好,我会给以鼓励,他们也觉得很自豪,对学习就会开始有兴趣。如果答得不好,我会不断提示,最终让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自己并不比其他人笨,学生觉得自己会很有潜力,对学习也会越来越有信心。有的学生好表现,喜欢和老师探讨,我总会给他们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我们始终在共同学习中,共同探讨中,处于十分轻松愉快的状态里,就连平时会开点小差的学生,也变得自律,由自律转向自觉行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运用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1)作业批改激励法。每个学期,我都会安排几次写历史小论文的作业,并给他们认真批改。如果学生作业写得不好或者不认真做,我会写些鼓励的话,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良习惯和知识错误,这样学生心理容易接受些。(2)互助法。我常教育学生,同学间要相互帮助,多人的思想碰撞得出多种思想,对大家都会有启发。帮助他人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复习的过程,在帮助的同时有意识的强化记忆这些知识点,不仅没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二、知识和方法的传授
  1.课堂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总结针对特殊群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技巧、价值观等都能得到全面提高。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仍有积极重要的作用。讲授新课中要注意讲清四个点:一是本章节知识的特征、特点;二是史学界对这一章节内容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三是本章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用和影响);四是与中国史和世界史纵横向知识的联系点。创新方法,如讨论法,一般采用分组讨论法,创新点就在于教师应该好好把握如何分组,把学习能力较强的且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与进步相对较慢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就容易起到带动的作用。还有一个创新的地方就是引导学生讨论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课本,还可以延伸到一些历史剧,讨论电视剧的氛围相对比较轻松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汇总、然后教师在整体点拨,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全面和清楚的认识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上课的情绪去选择,这样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主学习。艺术类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课后也不巩固,叫他们抽点时间学文化课,更是天方夜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十分重要,如果学生经历了高中三年,都还没有学会自主学习,那高中就算白读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懂得自我学习,那才是成功的教育。①问题学习法。直接给学生布置一个问题,在下一次课上随机抽人解答。教师需要注意布置问题的技巧,问题不能太简单,最好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层面的答案,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列举证据;最终教师再对答案进行评判和补充。②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实地访问(历史遗迹等)、历史演义(学生模仿历史电视剧或者演义小说进行角色扮演)等途径来学习历史。③辩论学习法。是在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举证,最后教师引导大家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较为正确且立体全面分析,让学生最终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
  (2)应试技巧。讲评试卷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首先通报考试结果,简介试卷情况,总结共性问题。②要求学生认真对照答案,独立分析错题原因,更正解题思路与过程。③要求学生对试卷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向老师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④教师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及时地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掌握大部分学生学习存在的差异。⑤教师典例评析,点拨归纳,展示典型错误问题,剖析出错原因,从命题意图、设问角度、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等方面重点讲解。在答题时,运用相关知识时,首先考虑的是历史知识,其次也要兼顾到政治、地理和语文知识的运用。⑥梳理巩固,补偿训练,教师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反馈的情况,提供题目,进行针对性补偿训练。讲评试卷要同时应注意一些问题,笔者概括为“十要”“十不要”。“十要”:错误题目要讲透,解题思路要讲清,规律内容要讲死,题目分类要讲明,典型题目要讲活,考点知识要讲全,得分策略要讲对,课后要求要讲好,授课声音要讲大,归纳总结要讲细。“十不要”:不要面面俱到,忽视重点;不要一讲到底,忽视学生;不要就题讲题,忽视拓展;不要偏离考纲,忽视方向;不要盲目讲题,忽视针对;不要见题就练,忽视精选;不要拖拉评卷,忽视时效;不要低头讲课,忽视纪律;不要平铺直叙,忽视启发。
  对于艺术类特长生的文化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但只要老师理解学生多一点,做他们的好朋友,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灵活运用,就能够使艺术班的老师爱教,学生爱学,从而提高考试成绩,帮助他们进入自己理想的艺术类高校,完成人生中的重要跨越。
  
  参考文献:
  [1]胡阳新.新课程观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新思维[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3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