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赛教相长 以赛促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风景园林学,以营建和维护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为出发点的科学和艺术,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园林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高校教育在强化理论教学同时,更要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为对象,分析当前学科竞赛的现状和特点,参与竞赛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竞赛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可行方法,为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以及相關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科竞赛;设计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对人居环境的关注度提升,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在我国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不断强化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创新风景园林学科培养方式,弥补社会环境变化所需的实践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相关组织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了各类园林景观设计竞赛,吸引了各大高校和企业单位参与[1]。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培养设计思维,提升专业能力,也可紧跟时代命题,直面现实问题,使专业人才始终不忘风景园林初心,牢记人居建设环境的历史使命。
  1   风景园林学科竞赛现状
  1.1   竞赛模式
   风景园林学科竞赛,把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合时代热点形成“考题”呈现在公众面前。依据题目的差异和赛事的规模形成了4种竞赛模式:国际级竞赛、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校级竞赛或院级竞赛。学科竞赛集专业特色、绘图技法、细节思维等特征于一体,充分反映参赛人员的知识构架和创新能力。
  1.2   竞赛选题
   竞赛最初围绕专业发展命题,主要集中于规划设计带来的经济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以及展现艺术文化价值。随着社会不断转型,逐渐关注快速城市化对自然和土地空间造成的影响和压力。当前,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山水风光,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无法平衡,促使竞赛主题紧跟国家政策,探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问题,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上。
  1.3  竞赛特点
  1.3.1  反映时代热点。从每年学科竞赛的主题就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竞赛以创造舒适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为宗旨,关注人、自然、城市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涉及的问题集中于热点领域,反映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如道路环境建设、湿地生态治理、废旧工厂改造、科技结合生活、传统文化表现等,关注竞赛也是在关注业界最新动态[2]。
  1.3.2 丰富知识来源。学科竞赛的主题紧跟时代发展,相关案例参考极少,通过竞赛这种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拓展知识面。虽然项目内容涉及层面超过了在校学生课堂内外所了解的学科知识,但所展现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积极引导学生扩展专业知识,补充最新理论从而指导实践[3]。学科竞赛以限期的形式让参赛者在相对统一的时间内构建知识体系,完成整套方案,使其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学习能力。
  1.3.3  启发设计思维。学科竞赛不同于实际项目,需要用创新设计思维把握核心内容,用概念性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竞赛给出场地,就要针对性地分析,带入环境,明白主题背后的真实内涵,求“真”;如果自选题目,难点不是在于单纯找一个场地,而是在于如何平衡选题创意与设计深度,求“新”。学科竞赛就在于完整构思,把破碎化的知识系统重组,完全展现在设计中,发挥无限的空间和技能,启发潜力和创造力,培养综合素质。
  1.3.4  彰显团队精神。一个好的作品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是来自团队的合作。竞赛比的是思维,比的是知识面广度和专业深度,比的是厚积薄发,不仅仅是表现。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竞赛团队,在能力上各有所长,且能互补。团队在一起设计方案,不断讨论沟通,从尖锐的矛盾到能够说服对方,最终形成严谨优秀的设计方案,培养了理解和沟通能力,彰显团队合作精神。
  2   风景园林学科竞赛的参与必要性
  2.1   短期必要性
   一方面,学科竞赛可以补充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集中时间参加竞赛使理论得到实践,设计思维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国际级和国家级的竞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团队或个人参与,相互交流中拓宽眼界、积累经验。通过竞赛可以了解学科前沿发展,也能够在同类型学校学生中找到差距和不足,找寻下一步学习目标。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共同完成作品,也是促进学术进步,让教育更贴近需求。
  2.2   中期必要性
   专业竞赛的成功是学生的设计能力和作品的肯定,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拥有闪光点,丰富简历,特别是对于以创意和设计为第一要务的先进企业。竞赛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快地胜任职业角色。在团队协作中的磨合和历练,认知自我优劣,有助于找准未来定位,更好发挥自身价值。
  2.3   长期必要性
   选择风景园林或景观专业,是一段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路程。竞赛不同于学院派的循规蹈矩,它要求团队开阔思路,脑洞大开;它也不同于工作项目多数时候会迫于现实而妥协,竞赛鼓励设计的原创、激情和理想。通过竞赛产生的思维碰撞和启迪,有助于重新看待周边事物,发现身边存在的不一定是最佳的,培养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的能力。
  3   教学相长,以赛促学的培养措施
   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个跨越学校、国家甚至专业的能力训练平台,应受到高校教育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将竞赛纳入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环节,更新教学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改革。
  3.1   更新培养观念,将竞赛纳入分级教学环节
   竞赛作为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有效手段,应纳入学校的教学环节。针对年级不同,分层有序地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竞赛,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低年级学生设置基础学科类竞赛,如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现代手工艺设计等类型,鼓励学生多接触各种竞赛,以了解竞赛模式、培养专业兴趣为主;高年级学生,鼓励参加专业综合类竞赛,学以致用,并分析设计难点,能提出解决方案的办法。同时,学生通过成员磨合,培养团队精神;研究生则应积极引导参加国际前沿竞赛,鼓励接触国内外学科高尖端知识、为培养学科高级人才服务[4]。   3.2   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科学的竞赛培养体系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专业设计能力,要扩展对应的课程和实践,在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建立科学的竞赛培养体系。在规划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展竞赛命题的行业相关热点,培养竞赛思维;在设计课上,注重课堂的引导,结合国内外优秀竞赛作品,多训练多讨论,触发创新意识;利用寒暑假参与多校联合竞赛,与其他学校积极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第二课堂学习中,可定期展示设计成果或者竞赛作品,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师生中互相借鉴经验,评价总结绘图技巧和创新思路;让有经验的获奖同学分享心得,必要时可以帮辅。
  3.3   争取学校支持,完善竞赛管理和奖励制度
   为了激发师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营造长效的良好的竞赛环境,应建立专项的奖励制度。按照竞赛的等级和名次对参赛团队给予奖励和表彰,在学生考研推免或者教师晋升职称时,视为同等科研或者教学成果[5]。除了鼓励师生参加各种竞赛,学校也应积极组织竞赛,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和协会赞助的形式开展主题竞赛。通过竞赛明确的奖励制度的鼓励和刺激,提高参与率,丰富教育形式,完善教育体制。
  4   结语
   学科竞赛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成效。但由于学科竞赛的类型多、范围广、层次丰富,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使其在课堂内外真正作用于学生的专业思维和价值体系,也能在设计创新、科技研发和专业实践上有积极的意义,为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以及相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李燕妮,庞瑀锡.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竞赛的素质教育方法研究[J].风景园林,2012(04):102-105.
  [2]刘乐嘉,张合平,姚世磊.从大學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谈独立学院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2):122-124.
  [3]唐晗梅,张庆新.从“园冶杯”风景园林竞赛谈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以惠州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7(13):237-239.
  [4]路培,刘贺明,曹虎,等.从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谈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园艺,2016(21):140-141.
  [5]刘森,朱李美仑,高楠.竞赛导向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9(11):103-105.
  作者简介:郭晓华(1984-),女,河南焦作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1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