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从读懂孩子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但爱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如何去对待和教育孩子。爱,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读懂孩子和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教育,从读懂与孩子的交流密码开始。密码之一:同情与理解;密码之二:尊重;密码之三:夸奖和赞美。
  【关键词】交流密码 沟通方法 师生关系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但爱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如何去对待和教育孩子。爱,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读懂孩子和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要呵护好孩子的心灵,激活他们的灵性,使其健康顺利成长,需要我们认真解读孩子的交流密码,这样才能有效地与之进行沟通。教育,从读懂孩子开始。
  密码之一:同情与理解。
  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我们要善于倾听,听他们说了什么,更要听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他们有时候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他们的情绪也只會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必须能够理解他们。我们怎样知道孩子的心情呢?我们应该看着他们,听他们说话,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情感经历。
  例1:课堂上正在教火车,有个小女孩却说:“我的奶奶病得很重。”从小女孩这句话里,我们需要解读的密码是什么?老师可以回答:“那么,你搭火车去看你的奶奶?”
  例2:全班正在学习保护色。有个学生开口说:“我的狗会咬碰到它小狗的人。”甲老师会接下去说:“你认为保护色和母狗保护小狗,两者之间有关系吗?”乙老师可能会说:“你讲的跟上课的主题有什么关联呢?你为什么不专心听讲?”
  这两个例子,恰当地回应学生是老师对学生表示的尊重,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其思维方式,并站在人的立场对待学生,给学生发言的权利。第一个老师是施教,第二个老师是在施威。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我们的爱也更深了。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和老师的同情是情感上的急救药。这种同情并非怜悯可怜的同情,而是有同样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孩子,哪怕是陌生人,也会感激我们对他们的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同情”在交流中的具体做法是:承认对方的感受,描述事实,不做判断与分析。
  现代的老师教导儿童重视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与尊重内心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老师要谨言慎行,不要扰乱孩子的感觉。老师不要告诉生气中的儿童:“没什么好生气的。”或对害怕中的孩子说:“没有什么好怕的。”老师不能要难过的儿童露出笑容,或者要羞怯的孩子不害羞。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儿童听到“没什么好怕的”,他会更加害怕,而且恐惧的程度加剧三倍。因为除了原先的恐惧外,现在多出怕人知道他害怕以及担心藏不住恐惧的情绪。恐惧不会因为你的驱逐就消失,也不会因不承认它存在就从此不见,因此,当儿童害怕时,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坦白尊重地承认他的恐惧。
  例1:有学生会告诉你,他怕考试。老师该如何回应?老师回答:“考试是可怕,尤其是期末考试。”可以故意避开立即的安慰,像“考试没有那么可怕,如果你准备充分就没什么可怕。”那样的说辞会造成学生的痛苦,因为他的内心反应是:“假如我考不好,老师会认为我没有准备。”
  例2:还有学生找老师帮他解答问题,老师希望帮上忙。但怎么帮?有技巧。老师不要急于提供答案给学生,因为儿童难以接受快速的拯救。他们认为那是威胁他们的智力,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愚蠢。“答案这么简单,我一定很笨,不然怎么会认为那是个难题,当初我怎么没想到?我是不是很笨?”迅速给予安慰也同样帮不了儿童。如说:“这不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这种问题”“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不必担心”,等等。老师处理问题时应该聆听、重复、澄清,让儿童自己想解决的办法,然后才问:“你想到什么办法?”或“在这种情况下,你决定怎么办?”学生通常会自己想出对策,由此学会信赖自己的判断。老师是急于帮忙,儿童将丧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自己产生信心的机会。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的交流暗示、心灵密码,很容易把“天”聊死。
  密码之二:尊重。
  尊重是一种能力。就如有人说“善良是一种本性,但与人为善则是一种能力”一样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解读好尊重这个密码。充满批评和指令、否认和争辩的沟通悲剧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不是缺乏才智,而是缺乏技巧。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讽刺尤甚。语言暴力时常可见。
  例1:老师看了某同学的作文后,写了一句批语:“事事无常,唯有无知永恒。你是最佳的例证。”“半个猪脑袋”“脸皮像柚子皮”。这样的语言,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甚至像毒药会置人于死地。
  例2: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磨蹭的孩子,上课时反应慢的孩子。
  轮流开火车发表意见或者朗读,有孩子站起来久不出声,老师会说:“我们没有时间等下去,一遇到你这个闷葫芦火车就熄火了。”全班哄堂大笑,而这个孩子脸涨得通红。以学生的自尊为代价去制造笑话,绝非教学正途。一个温吞学生不会因为受到讽刺而变快。心理问题能力问题不能用讥笑来解决,反而会衍生仇恨和招徕报复。他们报复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我就是不跟你学”。学生有困难时,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援助,为其搭梯子,助其完成任务。
  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沟通,必须革除惯用的拒绝性语言,学习使用接纳性语言。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和意见。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我们回应孩子的感受,就是在孩子面前做了一面情感的镜子。
  情感的镜子功能与普通镜子类似,就是要把情感原原本本地映射出来,不变形。对着一面镜子,需要的是影像,不是说教。做孩子情感的镜子,映射其本来的样子,做到这一点需要敏锐的观察力,需要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因为“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重要”。透明清晰的影像,不管是在穿衣镜里,还是在情感的镜子里,都能够提供机会让本人自发地修饰和改变。修饰和改变一定是自己的事,而不是镜子的事。针对感受作出反应,行为的改变交给他本人自发地去完成。   要用关心的交流取代批评、说教和意见,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给予孩子慰藉。如果我们给予孩子时间和同情,理解他们,我们就向孩子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你对我很重要,我希望能明白你的感受。”在这个重要信息背后是一种保证:“一旦你平静下来,你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孩子的信心就建立在这样的同情和尊重之上。
  老师们最好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学习永远是现在时,而且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能用“我是为了你以后好”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自己不科学甚至是反教育的行为。表现优秀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倾向,他们不相信霸道,不会说教,也不会抬出伦理道德。他们不对轻微的不当行为分析来龙去脉,或对意外事件追根究底。他们不会对学生的过往经历或长远未来保持成见。他们处理眼前的事,关心学生此时此地是否无恙。最优秀的老师以学生的立场就事论事,最不称职的老师总是批评学生的品格与个性。
  我们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体现平等,缩小成人和孩子之间的落差。我们在尊严问题上,要把孩子当成人。很多时候,我们要把自己当孩子。“一个孩子的老师应该是年轻的,而且,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孩子,希望它能够成为他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卢梭)。
  密码之三:夸奖和赞美。
  说到接纳性语言,就会涉及到夸奖和赞美。民间有句俗语:好话一句暖三冬。有老师说,我只管拣好听的说就好了,这样总可以了吧?事实是好听的就一定能产生正效应吗?殊不知,夸奖和赞美也是有技巧可言的,不能随便使用。
  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那些话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他们需要依赖自己的内心的激励和评价。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真正的自信,一定是“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他人”,不是从其他人那里寻求认可,可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引导的方向就是有误区的。比如,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好才能获得自信。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决不能隨意用药。那么,令人满意的称赞该如何做到呢?
  (1)学会称赞的步骤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前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
  我们的话应该让孩子能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
  我们的话应该像一块有魔法的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2)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3)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绩,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就像直射的阳光,让人很不舒服,很刺眼。
  (4)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也指好意的扭曲变形,如是个好人之类)。
  (5)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
  (6)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而不是用几个空洞夸大定性的形容词来进行评价,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用心观察、真正关心,而不是随意敷衍。
  把对孩子的评价交给孩子自己,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真正的自我。这种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的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在内心重复现实的、积极的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的看法。
  当然,师生间的沟通还有很多小技巧,老师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和实践中摸索出了属于自己和孩子们的特殊交流密码。当“我说什么你听得懂,你说什么我听得懂”发生的时候,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吗?
  参考文献:
  [1][美]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2][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5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