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教育从“懂孩子”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懂得是最好的爱”是教育家李跃儿老师新书的书名,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有人说,你是搞教育一定懂教育,你瞧瞧我家孩子挑食怎么办?我家孩子动辄不满意的撒泼哭闹,你跟我讲讲这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会反问:“你有没有不爱吃的东西,如果有人强迫你吃,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你会因为什么事情发脾气,你发脾气的时候希望别人怎么做?”每每这样反问,家长就哑口无言了。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懂孩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懂得,是最好的爱。首先,你得懂得这些小小的人儿。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我们知道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任何人不可能面对一个天真浪漫的孩子而无动于衷。但是,孩子是什么?他不是木偶,他不会总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做事情。孩子不爱学习了怎么办?不听话怎么办?上课不听讲打架了又怎么办?事实上,有的家长仅仅因为孩子没有达成某种标准或者违反了某種规则而动怒,斥责、冷漠、甚至暴力相向,然而事后又悔恨不已,于是,再想尽办法弥补,如此反复,问题一点儿也得不到解决。其实,在一次次不尽如意的教育背后,正是因为家长不懂孩子,更无法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当然就不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对于小孩子而言,教育的意思是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教给他们什么、或者命令他们什么。举个例子,面对不分场合就莫名发脾气的小孩子,你第一反应选择呵斥制止他还是尝试倾听他,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进而想办法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如果你不搞清楚这背后的原因,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人说,你的这种“帮助”对于大人来说太难了,我又不是教育家,我做不到。瞧,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说别人容易,改变自己难,问题依然不能解决。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要想真的帮助他就必须先要了解他,如果不了解,怎么帮助。那么如何了解这些小小的人儿呢?毋庸多说,就是决心俯下身子好好学习,去搞清楚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和需求,然后针对问题去练习,不断地练习,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不懂而在无意中阻碍孩子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懂得,是最好的爱,搞懂孩子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还得 “懂”教育。作为一名80后的幼教工作者,体悟到传统应试教育对我们的深刻影响。而各个不同年代的老师,又孕育了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而教育是一件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如果我们只把自己放在一个舒适圈中,不去面对发展中层出不穷的新课题,我们就难以成长出自己的教育观。至今依然有的老师认为只要把知识教会孩子就是好的教育,那么试问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它能够感受到幸福吗?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各种教育观百花齐放,我们不去了解、不去研究,只会用批判的眼光故步自封,我们就会停滞不前,感受不到教育的乐趣。因此,当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出现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先尝试着不批判它,而是试着先去了解它,进而验证它,如果经验证这套理论适合我们,那我们就学会了一种教育手段,何乐而不为?
  懂得是最好的爱,这个懂得当然还包括懂得你自己,爱你自己。我们还要敢于不断的认识我们自己,然后坚定信心的去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有的老师说,其实孩子挺好的,我也真心爱孩子,爱教育,希望能够带给孩子快乐和帮助,但一面却已经心灰意冷,有了离职的打算。确是,当今社会,随着网络媒体的报道,对幼儿教师的各种质疑声层出不穷,对许多青年教师造成了一些困扰。
  我觉得外力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尝试增强我们的“内力”。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内心拥有更强大的内在力量。这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就能摒弃杂念,从“心”出发,努力去学习与实践教育的真谛,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去研究它、突破它。当我们能够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中敏锐地捕捉到帮助孩子的时机,不动声色地间接地帮助孩子,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去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尽情、尽兴、尽意、尽心”地去学习和生活时,我们就成为了一个真正具有深厚的素养的教育者,我们的内心也会因此充盈而美好。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就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了。一个真正成长中的人,她才能让生命流动起来,才能真正带给孩子快乐和需要。
  懂得是最好的爱,一个充满信念的、懂孩子、懂教育的人才能给予孩子更优质的爱。愿我们能一直努力“懂”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们无时无刻爱的表达,才能徜徉在孩子们无与伦比的爱中,才有机会向孩子表达我们深沉博大的爱,而这份爱又能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而又给他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徐志国,袁小丽.从看见孩子到看懂孩子——幼儿行为观察的实践与思考[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6(01):3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6841.htm